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政党一个重要职责是让执政党听到各方面声音,特别是批评的意见。"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开启党建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加强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有利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参政党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不仅需要执政党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其自身也需要加强建设,同时执政党与参政党应共同努力,完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参政党民主监督工作,要求中共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勉励党外人士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目前,相对于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两大职能而言,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发挥还不充分,成为三大职能中的一个弱项。这其中与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化、成熟化有一定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参政党民主监督研究方面投入精力,将民主监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基本问题研究清楚,作为指导民主监督实践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民主监督实践。  相似文献   

3.
提出不断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思想建设,解决"不想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能力建设,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组织建设,解决"不能监督"的问题:借以有效实现参政党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三大职能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作用,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的研究,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参政党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强化参政党民主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参政党民主监督履职中整体上出现"上热—中温—下凉"的状况,在自身建设、法规环境、信息知情、运行机制等方面制约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最根本的是要创新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创新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包括改进完善参政党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参政党知情监督机制、创新特约人员工作机制、推进民主监督立法和法治机制、健全民主监督考评机制、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和加强舆论引导,并探索参政党的网络媒体民主监督新载体及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一项重要职能,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是对执政党权力实施有效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为改变参政党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方面的被动局面,必须搞清楚民主监督的性质、问题的结症和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然而在多年的实践中,民主监督受重视的程度和发挥作用的程度都远不如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因此,我们需要对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进行再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参政党民主监督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对当前参政党民主监督现状的再认识;对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的再认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历来是短板,参政党基层组织民主监督更是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城市基层治理需要参政党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治理体系。随着执政党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的深入,通过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完善地方党委政府接受民主监督的党内规范,促进参政党党内建设、提升监督质量是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民主监督职能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民主监督由来已久,参政党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的实质也是民主监督,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对象、内容、方式、性质和依据;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要在对决策执行的监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参政党广泛参与、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民主监督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课题,积极开展参政党民主监督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主监督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参政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参政党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还不够理想,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作用,关系到国家政治文明和民主法治的发展进程,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历来是短板,参政党的基层民主监督就更是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城市基层治理需要参政党发挥民主监督,完善治理体系。济南市在近几年的参政党民主监督工作中积极探索各种监督形式,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但是面对新时期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监督效能的问题。随着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的深入,通过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完善地方党委政府接受民主监督的党内规范,促进参政党党内建设提升监督质量是加强参政党基层民主监督职能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法治建设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法治建设的前行有助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地位的确立以及职能、体系、机制等的健全;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完善也丰富了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成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阈下,要依法夯实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基础,保障民主党派成员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的系统化以及民主监督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民主监督是我国参政党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参政党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而且,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为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参政党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民主监督水平,实现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的横向合作,优势互补,形成监督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参政党参政议政的特点是:以宪法为准则;以"一个参加三个参与"为基本点;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民主监督的特点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是其互相监督中的最重要方面;监督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是坚持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性质是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通过参与政治协商的方式来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是中国参政党履行职能的一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参政党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一环,但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短板"。完善民主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政党职能是政党学理论的一个科学范畴。明确中国参政党即各民主党派的政党职能,对于参政党自觉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利益表达、服务社会、自我教育等五项职能,其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其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为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宝贵经验。参政党参与依法治国要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政治保障,立法协商是参政党参与依法治国的主要形式,参政党民主监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进一步发挥参政党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应着力发挥参政党在立法中的民主功能,推动形成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着力发挥参政党维护法律秩序的作用,健全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着力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效能,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着力发挥参政党法治人才智力优势,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障;着力发挥参政党协商民主作用,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法治建设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法治建设的前行有助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地位的确立以及职能、体系、机制等的健全;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完善也丰富了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成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阈下,要依法夯实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基础,保障民主党派成员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的系统化以及民主监督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是实现我国公共权力的党际监督和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必须多方位地认识我国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的特色和优势,切实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来促进这一政党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参政党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履行职能,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即有为才有位;有位要有为;作位不越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蕴藏着政党"互相监督"的政治资源,并且重点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参政党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能够更好地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因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然而在现实层面,参政党民主监督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与人们的期望值尚存差距,民主监督的内容和效果尚未达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审视标准。因此,参政党要明确监督内容,突出监督重点,健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两个转向",即由局部的事务监督转向全面的党务监督、政务监督;由实体的正确性监督转向程序的正当性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