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的重大决策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政府的重大决策应该进行社会风险评估。风险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以感知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这种感知是以认识到的危险的质性特征而不是量化特征为基础。如果政府的重大决策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风险,那么在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政策信息披露的可信性、特异性和行动信息的具体性。在政府重大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该注意:(1)风险评估主体除了官员和专家,应该把一般民众纳入进来;(2)政府机构与普通民众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关键;(3)在政府重大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中,应该正确使用媒体的力量;(4)树立公共优先的原则,协调重大决策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在反贪办案中构建独立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不仅能促使检察机关正确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而且有利于检察机关参与并创新社会管理,防范社会风险。检察机关应在准确把握反贪工作风险评估预警的基础上,全面、严格实施评估预警方案,提升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社会稳定风险总量持续增加之现状,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相继在各地建立。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独立性不足、评估多维视角缺位、政法领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法治精细化不够等问题,还需解决;评估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还需提升。同时,一个开放的评估系统,一个充分、畅达的公民表达机制,或许有助于将社会稳定风险转化为激发社会活力、激励改革创新的社会进步加速器。  相似文献   

4.
由于风险防控的特殊性,环境问题的综合性以及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要,行政机关必须在环境风险防控中进行行政裁量.从行政过程论的角度看,环境风险防控可以分为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决策三个阶段.在风险评估阶段,行政裁量主要针对专家选拔,为防止行政机关通过影响专家选拔从而操纵风险评估结论,应对这一阶段的行政裁量加以明确限制;在风险沟通阶段,行政机关对于公众参与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程度、效果等享有裁量空间,有必要强调建立和完善民主统制的保障;在风险决策阶段,对于“风险”的要件裁量,涉及高度科技背景与专业判断的事项,属于行政机关专业判断范围.对于利益衡量的效果裁量,现有裁量空间并非不足,应设计程序制度从整体上对环境风险防控中的行政裁量运行进行较好地规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将16种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风险因素划分为两大类,采用风险矩阵法定性评估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层级,同时采用"博达"序值法定量计算相同风险层级中不同风险因素的数值。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风险因素既具有恐怖活动的相关性,又具有"合理怀疑"的可能性。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分类分级的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风险管理及处置给出更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谣言如清泉可以为"信息饥渴"的民众传递事件信息,同时也像雪球一样可以迅速扩散信息从而引发"信息雪崩"的风险。2013年两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展现了网络谣言风险中政府与网民的博弈。政府应正视网民在网络谣言中的诉求信息,及时处理其话语博弈信息,"耗散"网络谣言的"风险能量",缓释网络谣言的潜在风险,达到在网络谣言风险博弈中的均衡状态,降低社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立法已从评估主体设置、评估范围界定、评估内容构造以及评估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重大环境决策社会风险评估进行规制,但还存在诸多可完善之处。首先,现有立法没有实现决策主体和评估主体的有效分离,难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应设立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的多元评估主体;其次,现有立法在界定评估对象的称谓、范围及方式上存在差异,不利于社会风险评估的有效实施,应统一界定重大环境决策社会风险评估范围;再次,现有立法只着眼于对重大环境决策自身的静态评估,具有片面性,还应将潜在受影响公众对重大环境决策的认知态度列为主要的评估内容;最后,现有立法在评估程序设计上还存在缺失,应进一步细化程序设计,确保风险评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以及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建立。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对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带来了治理技术的安全隐患、治理主体的替代 危机、治理行为的价值缺失和治理责任的模糊不清等风险。人工智能的技术复杂性与不确定 性、赋能治理与侵犯权利的双重效应以及兼具治理工具与治理对象的自反是其风险根源。人 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风险规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性公共政策框 架。概而言之,要以数据与算法治理为基础,加强人工智能风险的根源治理;以优化与完善社会政策为保障,彰显技术治理行为的价值理性;以风险评估与社会实验为手段,开展人工智 能风险的监测预警;以社会合作与共治为架构,推进人工智能风险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风险社会,任何职业或行业都存在其程度不同的风险。警察的职业风险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相比,显然要高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袭警案件的频发是其佐证,究其原因主要是:警察的性质与职能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法外职责的参与,人为增加了警察的职业风险;处置突发事件,使警察处于冲突与矛盾的风口浪尖;刑事犯罪的高发期成为警察执法的安全隐患;警察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使风险雪上加霜。预防、避免或减轻警察的职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收集与研判风险信息,增强抗风险的承受能力;科学进行风险评估,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科学预测风险后果,寻求风险应对之策;制定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建立长效性、规范运行的防范机制。这不仅是对警察人身安全的尊重与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警察违法犯罪行为主体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警察违法犯罪既有警察人格因素导致的内在风险,也有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工作因素、婚姻家庭等造成的外在风险。建立一套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绝对评分法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警察违法犯罪风险的单项指标、风险水平折线图和警察违法犯罪风险四分图等,对警察违法犯罪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维护社会安全,实现长治久安,是任何法治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使命所在。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的核心议题,既是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也是治理机理的价值导向。各族民众安全感与获得感则是这一建构的首位目标和重要标尺。民众应将社会安全作为政府和自身共有共享的理念,把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化为自身维护社会安全的内在动力。引领民众觉醒,汇聚民众磅礴之力始终是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的重要议题。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是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民警执法风险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民警自身的权益、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本文以风险管理的源起与界定为导入,在陈述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民警执法风险管理机制,弱化和消除执法风险的初步策略,以期为降低警务风险,充分保障民警合法权益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更注重对重大错报风险因素的评估,扩大了风险评估范围,重视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在知识技能上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邻避冲突是社会治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不同学科视角,现有邻避冲突研究大致形成了"影响因素-互动关系-行为动机-技术工具-内在机制"的研究谱系,但邻避问题离不开公众对邻避设施的认知,现有研究却缺乏将外部客观影响因素与公众主观认知结合起来的分析。本研究以杭州九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通过对案例素材和访谈资料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个体风险认知评估和风险感知情绪引致邻避冲突的三个研究命题,并由此构建了整合性的邻避风险认知分析框架。将邻避冲突置于"主体-客体-场域"三要素闭环内,围绕影响因素这一内核,从风险认知视角探究风险认知评估与风险感知情绪双路径诱发邻避冲突的过程机制,为邻避冲突提供机理性解读。该分析框架在补足现有研究短板的同时为邻避冲突治理提供了几点启示:重视事前风险沟通的必要性,关注地方民众的情绪调控,及时回应地方民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社会科学观察社会现象与规律的范式工具,在法学研究中也成为普及、有效的话语体系.我国破产法作为专门处置破产风险的法律规范,在应对现代风险层面显然未做好准备.破产风险是自反性现代化的产物,破产法的正当价值应在此基础上被重塑.风险社会理论为法律提出了因应未来调整的认知开放性的要求.界定破产风险需要坚持专业与民...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它以互联网为背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偏差性和蝴蝶效应等特点。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极大地挑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效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事件信息公开是否及时、真实、准确有关。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应主要围绕网络事件信息发布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在食品安全市场,信息缺失是消费者与政府共同的难题.基于我国监督资源的有限性、监管手段的软弱性以及风险监测的微观性和滞后性,构建预测性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体系可以提高以抽查作为监管主要方式的现行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同时,基于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的特点与难点,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体系必须确立以食品企业作为主要的评估对象,重视整体性的评估框架搭建,致力于指标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越来越体现出“风险社会”理论的特点,一个偶然事件将导致网络社会处于失序的风险之中。在此背景之下,公安机关需要规范网络参与者法律责任的自我定位与自律遵从,采用“必要多样性”治理思维,提高模块化、适应性、协调性、舆情化的网络执法能力。同时,降低网络社会风险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权威信息的引导力,公安机关的事件调查是权威信息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可以引入“第三方警务”对反权威信息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运作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推进。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多元流动的主体、相对无限的客体、虚实结合的元宇宙空间与柔性引导的机制共同构成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整合模式。在此模式运行过程中,既面临着数字经济激发社会整合的内生动力、多元价值环境赋予民众网络归属感、网络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权力合理施行等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信息茧房”削弱社会粘性、人工智能冲击社会结构和“网络民粹”侵蚀网络生态等风险挑战。基于此,要深挖网络空间的“社会共同性”,严守网络社会分化的底线,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协同构建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重共同体,推动我国社会整合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调查报道、政府权威发布的传播效能相对下降,碎片化、情绪化、音视频等渲染式信息则很容易成为社交舆论场主流,造成舆论被“带节奏”、民众固化“社会成见”、在社会面形成“塔西佗陷阱”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因此,应建立风险研判体系,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防控协同机制并做好决策与执行的衔接,落实责任机制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