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对西藏社区矫正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然而,作为一项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法,西藏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目前西藏地方的社区矫正工作以适合西藏特色的方式正在推进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批准「西藏地区各县、区、乡农民协会組織章程」和「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办法」的通知 1959年9月19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員会: 1959年9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議第92次会議批准了「西藏地区各县、区、乡农民协会組織章程」和「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办法」。全文请在西藏登报發表。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3.
张经武是毛泽东亲自提名、中共中央任命的唯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是西藏地区唯一一位获得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的开国将军,也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中央委员。他笃信“家和万事兴“的信条,并将其贯穿于经略西藏的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民族构成、文化心理及发展状况等,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在西藏地区活跃着数目庞大的一批境外NGO,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它们试图嵌入到当地的治理体系当中去,在此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对西藏治理产生影响.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对当地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怀有敌意的境外NGO在西藏地区开展违反中国法律、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有效识别和监管,利用这些组织的力量推动西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是实现西藏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飞  杨剑 《传承》2010,(28):20-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地区的上层分裂主义势力联合国外敌对势力,掀起了一股对抗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历史逆流,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在此形势下,解放军第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长吴忠奉命率北路先遣支队先期挺进甘孜,为大部队进军西藏建立前进基地。吴  相似文献   

6.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6):36-40
达赖的谎言——罔顾事实、混淆黑白的谬论 近年来,达赖高唱“和谈”,大谈所谓“中间道路”。同时,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进行攻击,捏造所谓“西藏环境遭到破坏”、“西藏的宗教和传统文化面临灭绝”、“藏族成为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西藏人权得不到保障”等伪命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规定,在西藏应当成立军政委员会,但是现在我国已经颁布宪法,各大行政区的军政委员会业已撤销,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三年多以东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显著成绩,情况已经有了变化,因此,在西藏地区不用成立军政委员合而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是完全符合宪法精神和西藏当前具体情况的。为此,最近曾由中央人民政府代表  相似文献   

8.
1995年12月8日,由金瓶掣签产生的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在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坐床仪式。这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表明,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继位成功。解放前西藏地区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宗教领袖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1950年初,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的庄严命令,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军西藏。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圆满成功。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参加会议的西藏两大宗教领袖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分别当…  相似文献   

9.
党在西藏的宗教政策,是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具体实施和反映。它体现了党的宗教政策的性质。在西藏,由于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复杂性、影响大等特点,所以,党的西藏宗教政策更为世人瞩目。党在西藏贯彻的宗教政策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西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它不仅比内地特殊,就是比其他边疆少数民族更有特殊性。”因此,“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来自西藏的大学生,我深深感到奥运会的召开,将更加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迎接奥运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那就是——环保。  相似文献   

11.
桑耶寺,全称“吉祥桑耶永固不变自成寺”,座落在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境内,始建于公元八世纪后期,是我国西藏地区最早的一座具足佛、法、僧三宝的著名寺院,被誉为“三宝的宫殿”。在西藏佛教发展史上,它占有重要地位,为西藏佛教徒和藏族群众所无比崇拜。长期以来,一直有为桑耶古刹供佛灯换取酥油之举,藏语称之为“桑耶(口戈)麦”,其威名由此可见一斑。桑耶寺是一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群体,规模宏大,殿塔林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位于全寺中心的乌策大殿,  相似文献   

12.
藏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使得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具有鲜明的特殊性.本文以西藏办学最早的高等院校--西藏民族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和直接观察法,从基础教育、学习态度与动机、多元文化等方面对西藏高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14,(3):71-74
记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经过了15年迂回、曲折、复杂、艰苦的民主建政。在1965年9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这反映出西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内地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王朝势力向西藏地区的延伸,藏事日繁,川藏线成为沟通内地与西藏联系的重要通道。为保证官员、军队出入和物资运输、信息流通等的顺畅,清政府在康区入藏沿线安设了不少来自四川绿营的塘汛驻军。  相似文献   

15.
宋海花 《传承》2009,(16):12-13
"自上而下"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西藏地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所说的"自上而下"是指一切社会改革不是通过发动群众,采取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由少数民族上层提出,并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的方针。实际上,这一方针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达赖集团提出的所谓"中间道路",核心内容是通过鼓吹"大藏区"、"高度自治"恢复其农奴主集团的特权,恢复其对西藏的政教统治权力.但是,从行政区划、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上,"大藏区"的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而且不尊重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特点,不符合体现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不利于西藏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不利于西藏地区各民族间的团结.达赖提出"大藏区",是用来欺骗国际社会、维系流亡集团并以此和我国政府讨价还价."高度自治"本质上是达赖集团企图恢复对西藏的政教合一统治.事实上,西藏早已实现了政教分离,完成了民主改革,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自上而下"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西藏地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所说的"自上而下"是指一切社会改革不是通过发动群众,采取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由少数民族上层提出,并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的方针.实际上,这一方针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叶,随着印度茶业的发展,英国殖民主义者力图将印茶打入边茶市场,通过印茶的渗透,企图在经济上掠夺西藏廉价的珍贵药材和工业原料;在政治上排斥川茶,离间汉藏感情,截断自古以来内地与西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从而实现其把西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大步骤。印茶侵销西藏一开始便成为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早在光绪十二年,驻藏大臣色楞额便认为印茶侵藏,后患无穷。此后不少封疆大臣具奏陈述印茶侵藏的种种危害,因而引起清廷的密切关注,以致在清代末期四川、西藏地区均掀起一场抵制印茶侵销的斗争。在一个时期,有效地拒印茶于国门之外,在中国近代反对殖民主义侵略史上写  相似文献   

19.
清政府主要依托西藏当地上层统治集团来实现对该地区的管理,作为清朝官僚系统一分子的西藏官员,其服饰必然受到中央政府官员服饰规制的影响而显示出一些有别于地方的特点。同时,清政府根据时局变化随时调整治藏方针,且各种势力和文化交汇于此,最早接触这些变化的西藏地区官员,其服饰必然相应改变。本文将以1653年到1911年间西藏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纵线,对与时俱变的西藏官员服饰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圣地,中华瑰宝。余曾赴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瞻拜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住歇之灵塔祀殿,有感其对西藏地区安定与发展付诸的不朽努力,以及对中华民族大团结所作之杰出贡献,仅作四言诗文祭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