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要顺利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 长期以来,我们曾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相似文献   

2.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核心问题。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建立以来,我们党对这个问题一直在进行艰辛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相继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改革方案,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观念,并最终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在党的十四大上作出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决策。这是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如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个过程有13年;如果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计算...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粮食企业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桎梏下,对市场经济不敢探寻,仿佛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讲得非常明确,非常透彻,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他的这些精辟论述,进一步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当作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98页)这一论述冲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点的传统见解,它按照当代科学成果,实事求是地把计划和市场还原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体制取向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那种仍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看法,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专利品的思路,在今天已完全过时.  相似文献   

6.
政府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来看,总的趋势是市场调节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直接的计划将越来越少,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据此,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就必然要从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的产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因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论断,就其本质而言是"结合说"而非"取代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是建立在对计划的否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机制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上述不足性的发挥。并且,计划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先天不足",科学制定并有效利用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而言,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体制,而非以市场排斥计划的单一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坚持计划机制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利用,这种利用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层面的客观中立性。  相似文献   

9.
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使我们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一种经济手段,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经济才能腾飞。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最终建立起来。因  相似文献   

10.
一.重大的突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重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基本制度范畴,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的确,这个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在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使用市场经济这一概念问题上的分歧,根源也在于此。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论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他在1979年、1985年、1991年几次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谈话的拓展和深化。这一科学论断是他在认真总结我国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深入思考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实践而得出来的,是他在放眼世界、冷静观察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而提炼出来的。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肯定了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 五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理论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改革的基本走向和目标是什么,必须确定下来。当时讨论的计划与市场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涉及到两者之间一些本质层面的深度,如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否应当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否分别…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常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是邓小平。他用言简意赅、鲜明精辟的语言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云对新中国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改革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贡献。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过程中,陈云主张在保持国有经济统治地位和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引入某些市场经济因素,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简称"主补"体制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构想,为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陈云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中计划与市场之间"主要"和"从属"关系的论述,渐渐发展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规范提法,成为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指导方针,也为后来逐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了重要的历史铺垫;此后,陈云又提出了"鸟笼经济"思想,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思考,对于经济生活的健康运行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长久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以来,今年在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再次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历经十三年改革的探索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党对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发展轨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战略性的重大突破与飞跃,开始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必须正确地把握它的理论层次和思想脉络。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生产力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邓小平第一次把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联系起来认识。他不仅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科学命题,而且论述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本身都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提出了选择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其实,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划分为姓“社”和姓“资”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后的重要谈话中,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70年代末以来,小平同志经过深邃思索,曾多次论述到市场经济问题。92年初的南巡谈话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观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并不矛盾的观点;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的观点;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点等。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飞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南巡谈话提出了这一理论,才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得以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以南巡谈话为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必要性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段讲中,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科学命题,人们往往误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