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王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对“超前”的生产关系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所有制关系必须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并着重宣布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制: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呼志慧李安兰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改革的六个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六个突破。一、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误区,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由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对立”到非公有制是公有制的“补充”,再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转变,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二、多种所有制结构法律地位的突破。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上,突破了只能将其作为一种“方针”的误区,明确地将其升…  相似文献   

5.
学习党的十五大文件系列辅导之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方针政策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在所有制结构改革领域内,总结了近20年来的实践和理论的经验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决策。坚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作用。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变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为以公房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第一,科学地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科学地界定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确立的一个重大经济政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处理好"主体"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从而,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给我国经济的全同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近二十年,作为非公有制形式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得以健康、迅速的发展。时至今日,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要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三、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经济内涵的扩大。突破传统意义上公有制观念的局限性,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这是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又一个新的突破。党的十五大认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联合经济等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段时期以来,没有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剥离出来,以致在统计和测算时往往低估了公有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多种所有制黄铸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美中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上的讲话中,他还加了“始终”二字,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这意味着既有与国际市场经济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带有中国具体国情下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一切照搬资本主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具体研究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对流通领域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这至少应包括下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流通领域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在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15.
认真学习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傅金铎黄鹏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所有制结构不断得以调整,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别是在县城经济中.民营经济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民营经济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必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过程王文昌郑秋生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科学论断,实现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论...  相似文献   

18.
一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的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经济制度,向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根据我国将近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因此,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五大报告的诸多思想理论突破中,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论述是最具新意的突破。报告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关于公有制经济含义的诠释,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的论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关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法等等,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和鼓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论述,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意义重大而深远。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