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公安院校开展心理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培养学生特殊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加强学生心理品质中智力因素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训练、社会心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情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女子院校中男生的培养与教育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培养高素质学生。女子院校更要注重培养男生的适应能力及其重新建构和谐人际环境的能力,还要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肩负起社会、家庭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运用青少年健康行为(HBsC)模型中青少年健康幸福感测评指标,从社会支持、心理、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纬度分析我国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结果发现:家庭氛围良好的青少年情绪更稳定、更自信、身体更健康、幸福感指数更高,对学校环境满意的青少年感觉更幸福,容易向朋友倾诉、拥有好朋友数量多的青少年幸福感指数更高,心理积极、情绪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青少年幸福感指数更高.可见,应该从社会环境、人口变量、个性心理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提高青少年健康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伴生现象,下岗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下岗必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对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父母下岗问题,因势利导,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苦任务。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和谐的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因此,在全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和社会要抓住时机,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青少年获得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的弊端,要让大学生成为有效率的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就得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普遍较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普遍较低,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从尊重学生的需要;学习时间计划和管理;学习评价方式;学生自我监控和反思;学习策略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培养等角度,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学习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最难以适应的方面之一。通过对9名北京大学理科学生入学后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过程是其“自我及自我概念打破和重构”的过程;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不仅仅是其个人适应能力问题,而且还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为提高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大学应当采取对新生进行基础性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进行学习方法训练、在第一学期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等措施,中学应当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开设研究性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时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结合一个犯罪青少年的个素分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此期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网络四方面加以论述。在文章最后,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健康是身体的、精神的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在于健身,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与训练,以健康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1.
"就业能力"论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就业能力”概念是根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市场提出来的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 ,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 ,是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一概念的提出 ,正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大学生个人成才、高校育才多方面的特点和需要。这一概念有其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发展空间 ,有其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议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强化实践教育的趋势。这种教育形势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社会公关及个人沟通方面的能力等能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强调专业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目的在于协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方面,它向高校德育提出了信息化、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方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只有实现教育渠道、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创新,才能应对新形势,培养跨世纪人才。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进行创新还应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网络管理,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形势下,人民警察只有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公安工作的特点和实战要求,警察科学素质分为四大内容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五大能力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革新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谈高职会计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人才,为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高职会计教学必须对现有的会计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训基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管理执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成效。加强社会管理执行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八个方面的能力,那就是人口管理与服务能力,就业服务与管理能力,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能力,公共安全的管理能力,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力,公民权益的维护能力,社会保障服务与管理能力,信息网络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生应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正确进行自我分析、职业分析,确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同时应当考虑社会需求和所学专业,兼顾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在总结试点院校改革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把握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团员民主评议活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团员民主教育评议工作的实效性,强化团员青年的模范意识和先进意识,促进团员的先进性教育,并以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素质,对协助高校党组织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深远而又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