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格陶 《实践》2008,(1):40-40
"自从草原上来了巡回医疗小分队,我们农牧民就有了保健医生。他们定期给我们检查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为我们的健康上了‘保险’。"提起察右中旗人民医院医疗小分队,一位牧民这样说。察右中旗地广人稀,各乡镇、苏木虽然都有医院,但因条件有限,乡亲们看病仍存在许多困难,不少农牧民因居住偏远、检查治疗不方便而贻误了病情。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察右中旗人民医院把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放在全院工作的重要位置,组织院内的专家、教授成立了医疗小分队,装备了手术车,配备了药品,在全旗开展巡回医疗,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继明 《实践》2008,(Z1):37-37
察右中旗共有175个嘎查村党支部,938个村民小组,农村常住人口10.5万人。全旗共有党员8936名,其中农牧民党员5680名。嘎查村班子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保守。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干部老化弱化、后继乏人的问题,察右中旗旗委组织部响应中央"在一线使用干部、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的号召,结合本旗实际开展了在苏木乡镇大专以上学历干部中选"村官",在优秀"村官"  相似文献   

3.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突出实践,在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上下功夫,开展了一系列为农牧民服务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世界各国在解决国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上有各自的高招,它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医改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郑重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理所当然属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大多数老百姓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现状,加上中央高层关注并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参与。一、2005年医改的三大公共事件和一个政策焦点若要记录下2005年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公共事件,必然会入选的至少有三件事:…  相似文献   

6.
陈峰涛 《共产党人》2010,(20):40-41
看病贵、看病难是国民呼声强烈的问题之一,能否有效解决,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检验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所谓看病贵,是药品价格贵,医疗耗材贵,检查费用  相似文献   

7.
医联体     
《当代贵州》2015,(9):61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5):24-25
正对于铜仁400多万居民来说,"去哪儿看病"曾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在家看,医疗水平信不过;出门看,周折辗转费用高。遇到疑难重病,人们只能越过武陵山到重庆就医,或是颠簸5个小时到贵阳求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成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真正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贵州省卫生厅和铜仁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2013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与铜仁市人民医院建立  相似文献   

9.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据统计:2004年度,卫生部门所属医院的人均门诊医疗费为117.7元,人均住院费用4283.7元。个人年均医疗费用的支出由1980年的14.51元上涨到512.5元,增加了30多倍!由于经济原因,很多群众有病不敢上医院治疗,许多应住院的患者不能住院治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尽力尽快解决。为此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10.
“农民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有句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得场大病,往往会倾家荡产。在农村,看病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得了不好治的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因为“实在是治不起呀!”为了化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矛盾,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我们强调“新型”,是因为过去有过,但出现了问题和危机。要解决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70%的人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中央政府为推进农村医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中国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如春风般唤醒沉寂的土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在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中央的意图是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既然是试点,肯定会有先进的经验,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其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们策划这组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先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  相似文献   

11.
“农民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有句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得场大病,往往会倾家荡产。在农村,看病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得了不好治的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因为“实在是治不起呀!”为了化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矛盾,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我们强调“新型”,是因为过去有过,但出现了问题和危机。要解决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70%的人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中央政府为推进农村医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中国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如春风般唤醒沉寂的土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在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中央的意图是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既然是试点,肯定会有先进的经验,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其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们策划这组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先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  相似文献   

12.
“农民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有句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得场大病,往往会倾家荡产。在农村,看病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得了不好治的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因为“实在是治不起呀!”为了化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矛盾,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我们强调“新型”,是因为过去有过,但出现了问题和危机。要解决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70%的人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中央政府为推进农村医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中国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如春风般唤醒沉寂的土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在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中央的意图是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既然是试点,肯定会有先进的经验,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其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们策划这组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先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  相似文献   

13.
“农民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有句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得场大病,往往会倾家荡产。在农村,看病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得了不好治的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因为“实在是治不起呀!”为了化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矛盾,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我们强调“新型”,是因为过去有过,但出现了问题和危机。要解决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70%的人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中央政府为推进农村医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中国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如春风般唤醒沉寂的土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在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中央的意图是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既然是试点,肯定会有先进的经验,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其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们策划这组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先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  相似文献   

14.
北京朝阳医院多年来努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从患者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创造舒适文明的就医环境,减轻患者负担,方便群众就医,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着扎扎实实的努力。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呼吸病学专家王辰博士,请他就当前情况下医疗机构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何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等问题发表看法。记者:大家都认识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复杂,有政府投入问题,有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问题,还有社会保障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5.
“农民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有句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得场大病,往往会倾家荡产。在农村,看病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得了不好治的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因为“实在是治不起呀!”为了化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矛盾,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我们强调“新型”,是因为过去有过,但出现了问题和危机。要解决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70%的人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中央政府为推进农村医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中国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如春风般唤醒沉寂的土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在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中央的意图是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既然是试点,肯定会有先进的经验,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其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们策划这组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先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  相似文献   

16.
田伟 《奋斗》2005,(6):25-25
近些年来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凸现,一些贫困人口得了病也不敢上医院接受治疗,耽误了治疗。卫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百姓看病难、农民看病难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也成为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可 《实事求是》2007,(1):59-60
新疆昌吉州自2003年起在5个县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但还存在着部分农牧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工作的力度;切实提高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扩大受益范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都亭街道办事处是利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有9个社区3个村共13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6967人,其中农村人口39589人,城市人口47369人;65岁及以上7230人。为切实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近些年来,我们切实履职尽责,不断加  相似文献   

19.
农四师七十一团医院始终坚持常年派出医疗队深入偏远牧区巡回医疗,为各族农牧民防病治病排忧解难,受到了牧民的好评。 30多年来,该团医院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为偏远牧区的各族农牧民免费服务。截至到今年5月份,团医院已派出50多批、80多个巡回医疗队,行程16万公里,诊治病人19万多人次,培训少数民族医务人员34人次。  相似文献   

20.
陈宏 《奋斗》2012,(9):53-54
近年来,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种种原因,濒临关门停业状态。对这些区级医院进行有效的托管改造,既是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广大社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彰显公立医院公益作用和带头作用的具体措施,同时也能有效地扩大医院的医疗覆盖范围。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及时觉察这一政策所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在2008年就开始全面布局,相继托管了大民镇卫生院、龙沙区医院、昂昂溪区人民医院,建立了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