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要克服信用建设的不利因素,倡导信用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完善信用中介、培养守信公民,促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潘晓珍 《求实》2005,(3):50-53
政府推动型市场经济改革的路径所造成的社会信用意识供给不足是造成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意识缺失、社会信用严重恶化的根本原因。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必须承担起培育公众社会信用意识的职责。对此 ,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抓住政府自身信用意识的加强这只把手 ,走出“市场经济不成熟导致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两难困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的现代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勇 《理论建设》2009,(3):22-26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其主要体现在信用定义及本质的界定、信用的职能与作用、信用与虚拟资本等方面。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对当前中国的信用整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核心之一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用”一词已成为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信用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意识、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5.
信用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邛 《探索》2004,(5):63-65
信用不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外在标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信用就是指诚实守信、无欺、说话算数,能够自觉履行与他人约定的承诺而取得的信任。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几乎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经济生活领域更甚,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全面推进和加强信用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浅议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打造我国政府信用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信用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加强信用道德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发挥监管作用,引导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用缺失的成因与对策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从信用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信用如何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是推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进而分析我国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政府、法律、企业、信用中介等四个方面提述在近期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则。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应注意: 宣传信用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标准;从个人信用开始重建社会信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各种腐败现象;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9.
兰武亮 《求实》2006,(9):62-6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信用体系的建设。我国地域广阔,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全国范围内一时难以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基于此,先“区域”后“整体”,最后达到“统一”,就成为我国建设信用体系的现实选择。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我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江西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信用的重要性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信用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把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或称为契约经济。有信用才有发展,有信用才有市场。反之,破坏了信用关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混乱。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转型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东西已被打破,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伟清  付玲 《求实》2002,(8):31-34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然而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缺失 ,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正常沟通交往的平台和正常运行的基础 ,让人没有安全感。信用体系的瓦解还会给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银行、个人、乃至政府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良信用记录。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倡导并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用方面的法制建设,构建我国的政府信用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机构,推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经济秩序的规范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良好的信用,二是完善的法规。本文从转型时期突出存在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违约违规、偷税漏税、逃废债务等现象分析入手,揭示出导致我国市场经济混乱的本质原因是信用失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信用重建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信用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条件。政府信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制度保证。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和政府信用体系等,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爱萍 《求实》2002,(12):31-33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国当今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过程中 ,忽视践踏信用的现象极为普遍 ,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失信行为 ,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相 《理论学刊》2003,(1):95-97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遵守承诺的契约基础上的经济 ,经济过程的信用化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没有信用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化信用意识 ,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着重在构筑信用文化氛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活经济主体的守信效应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阮德信 《求实》2005,(6):43-45
自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是在法制基础上的经济和谐发展;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制度安排并使其健康运行;信用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切入点,并主要体现在信用道德、信用契约和信用体系三个层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区域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8.
甘强 《探索》2005,(5):80-8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因而信用关系空前发达复杂。现代社会分工体系是在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无人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信用,便无法在市场中生存。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及其危害,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商业信用缺乏主要有立法缺位、监控系统失灵、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道德规范缺失等外部原因。建立和完善道德商业信用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商业监控系统,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强化道德环境对商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