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贫困人口与日俱增,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城市贫困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从影响城市贫困的因素来深入的探讨城市贫困的成因问题,只有找到了城市贫困的根源才能为解决城市贫困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而在西部欠发达的省份尤为明显,该文以贵阳市为例,从城市贫困界定、城市贫困形成的原因、城市贫困的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城市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贫困是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又出现了另一个贫困群体,即城市贫困,这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概况和特征,并分析了它形成的原因,重点总结分析了它的治理手段,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市政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弊病和问题,其中城市新贫困问题可谓是市政管理的软肋.贫困是一个老话题,但城市新贫困却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现的有新特点的问题,本文在探析新贫困的定义及其主体、剖析城市新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对市政管理中如何解决城市新贫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中国社会沉浸在农村扶贫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喜悦之中时,城市贫困问题突然像传染病一样爆发流行。种种城市贫困现象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城市反贫困势在必行。本文将试图探讨社会工作在我国城市反贫困领域中面对的任务,以期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的反贫困策略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主导产业的衰退造成的贫困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较严重的集体性失业、群体性贫困等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贫困问题除了资源枯竭这一客观因素外,与一系列的失衡不无关系;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难题的主要对策,就是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在城市反贫困领域中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对于消除城市贫困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由于一些非政府组织不断的介入城市反贫困工作中,使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文将从非政府组织参与反贫困的理论必然性出发,分析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优势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城市中分化出一个规模庞大、数量可观的贫困人口群体.这种城市新型贫困群体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副产品"和"牺牲品",他们与传统的乡村贫困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贫民有根本性区别,他们的生存能力更加脆弱,更需要社会安全网的保护.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建构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代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根据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及其特点,针对当前城市贫困保障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从四个层面构筑城市保障贫困群体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城里人的日子比农村好过,城市里根本不存在贫困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下岗职工问题日渐突出,城市也出现了弱势阶层。仔细揣摩一下两会代表、委员的发言,并不难发现人们对正在扩大的城市贫困群体的关切。包括朱总理本人在内,许多代表、委员都对“扶弱救贫”发出疾呼,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还介绍了发生在当地的不幸事件,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出现了“弱势群体”这个词。这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贫困问题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城市贫困群体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本文指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权利和利益有被忽视和侵害的倾向,其社会地位呈现"边缘化"趋势。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措施或提供条件进行调控,维护城市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还在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中国城市贫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城市贫困群体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本文指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权利和利益有被忽视和侵害的倾向,其社会地位呈现"边缘化"趋势.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措施或提供条件进行调控,维护城市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贫困群体救助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参与度不够、贫困者自我救助不积极等,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救助城市贫困群体需要实现"政府引导、社会互助、个人自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促进社会救助理念转换,在注重生存性救助的基础上关注发展性救助,在激发贫困者自助意识的同时提升其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颖 《法制与社会》2012,(33):166-167
新时期,我国物质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精神贫困的人数日益攀升。着眼于因物质匮乏而精神贫困的群体,从对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新时期我国精神贫困滋长的原因,提出转变我国反贫困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反贫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静 《法制与社会》2010,(11):184-185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贫困问题仍不容乐观。反贫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内涵之一,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有责任和义务为陷入贫困的民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断完善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政策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郭纹龙 《法制与社会》2010,(10):210-213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顽疾。为深入探讨我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本文从影响贫困的两个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方式)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它们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也如人们预期的一样:即经济增长能显著减少贫困,而收入分配方式的扩大却抑制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果。最后又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任烛 《检察风云》2005,(12):16-18
2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人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和安康,贫困人口的锐减是中国为和平安宁的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然而,早期的“消耗型”现代化路线也使我们本来就很稀缺的水资源更加捉襟见肘,“水贫困”成为各界不能回避的新名词。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淮河污染、黄河断流连年不期而至,水贫困威力日现,达摩克斯利剑已经高高悬起,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正在和水资源一起面临“干涸”的危机。本组文章中,我们试图从北方的山西和南方的一座江城切入观照中国水贫困的现状,前者是中国水资源最贫困的省份,后者是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然而他们的问题把我们的视线引向同一的方向。直面水贫困是因为我们心存希望,愿我们的希望不要像水资源的稀缺。  相似文献   

18.
魏三珊 《法制与社会》2011,(16):249-249
本文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和作用,佐以实务研究结果,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切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贫困助学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教育成本从家庭向国家分担的国家福利模式并不能完全消解当前贫困助学的困境。公益信托形式开展贫困助学有很多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比较分析西方公益信托制度具体规则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教育公益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权利的贫困——宪政视野下的小产权房问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产权房的法律困境折射出农民权利的贫困。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必须从宪政的角度探寻农民权利贫困的原因。本文以小产权房为视角,分析、探讨了农民权利贫困的立法根源、公共利益下农民权利的弱化和集体所有制下农民权利主体地位的虚化.进而提出要以宪政的精神救济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