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2010,(2):64-64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成为全球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逐昌、云和县等地,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如美玉著称于世。龙泉窑系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场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8,(23):F0004-F0004
第三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于11月28日晚隆重开幕。本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紧紧围绕做强做大龙泉宝剑、龙泉青瓷传统产业的主线,分剑祖欧冶子公祭、龙泉宝剑锻造技艺展示、“古韵、名剑”精品刀剑展、国宝青瓷回乡展暨龙泉青瓷精品展、经贸洽谈签约仪式等16个活动,高潮迭起,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3.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共224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释永信作为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传统医药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有17名专家被推选为中医方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本次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浙江省共有16位成功入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沈新培、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徐朝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等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4.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共224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释永信作为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传统医药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有17名专家被推选为中医方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本次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浙江省共有16位成功入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沈新培、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徐朝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等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5.
学院于2009年7月的一天,告诉我们浙江馆里“最浙江家庭”方案要交给同学们来做,从所有同学中选18个人分成6组来完成6户最浙江家庭设计方案。经过方案的初步筛选,我有幸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成了这六分之一。我们三人小组负责龙泉青瓷世家张家的展示。进入创作团队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家庭。方案的主题是“最浙江”,我和组员将目标锁定在了龙泉,这个山灵水秀、世代传承的青瓷烧制与宝剑铸造的地方。起初的找寻家庭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蔡晓春 《今日浙江》2012,(22):38-38
“世界青瓷看龙泉,上蝉青瓷远名扬”。作为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上蝉自古商贸繁荣,民间制瓷盛行。新中国成立后,龙泉县根据周恩来总理“五大名窑首先恢复龙泉窑生产”的批示,在上蝉镇设立国营龙泉瓷厂总厂及青瓷研究所,使龙泉青瓷在极短时间内恢复到较高的历史水平。50多年过去了,上蝉国营瓷厂青瓷研究所、工业厂房、大烟囱、龙窑、倒焰窑等保存良好,成为不可复制的青瓷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张昊武 《台声》2010,(7):30-35
<正>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中国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  相似文献   

8.
鄢鸣 《今日浙江》2014,(18):24-24
正"龙泉青瓷产业的65年,就是我们国家65年大发展的缩影。"陈根如是说。陈根,1949年出生于龙泉一个青瓷世家,至今已从事龙泉青瓷生产、管理、工艺研究40余年。他几乎经历了龙泉青瓷由凋零走向兴盛的全过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衰败至极的龙泉青瓷行业送来了希望之火。在政府的支持下,龙  相似文献   

9.
王英敏 《时事报告》2011,(10):84-85
河南省汝州市的汝瓷历史悠久,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哥、定、钧)之首,汝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汝瓷被评为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年初,汝州市荣获“中华名窑瓷魁之乡”称号,这是汝州市打造汝瓷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汝州建设,强力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0.
德化素以“中国白”(Blanc de chine)著称于世。从考古资料上看,德化自商周日寸’期建窑烧瓷开始,就有烧窑匠师在为德化窑火默默地奉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德化窑工总结了一套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龙窑装烧技艺,并在德化龙窑的窑火繁衍中代代相传。随着岁月的流失,许多记忆中的传统烧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有的技艺已面目全非。连史料记述和幸存的实物中部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但是,他们以实际的存在实现了自我创新的诺言。  相似文献   

11.
尤蕾 《小康》2013,(9):94-97
用青瓷茶具泡金观音,青碧如玉,杯中茶色如琥珀。金观音身上融合了"瓯江源头水,江浙顶峰茶,千年龙泉窑"的独特优势,茶、水、瓷集于一身,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初入龙泉,青瓷、宝剑、灵芝以及金观音茶叶元素随处可见,高速路旁的路牌广告、农家院落的宣传海报,无一不在提醒——你已进入"青瓷之乡"、"宝剑之邦"。显然,文字提醒还是不够具象,通往市区主干道的中央隔离带中矗立着  相似文献   

12.
钧瓷的由来     
禹州,古称阳翟、钧州,有发展陶瓷的天然资源和悠久的制瓷历史,远在4000年~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已从事陶器生产,在汉晋时期已烧制出原始青瓷。到了唐代,瓷业发展更加迅速,出现了一种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成色不同的釉料,经高温烧制而泛现出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或蓝、白、绿、灰相间的流纹,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面的彩釉瓷,这种彩釉瓷是钧瓷的前身,被陶瓷史学界称之为“唐钧”。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年-1125年),在钧台(今禹州)北关颍河南岸…  相似文献   

13.
徐年瑞  陈烨 《友声》2009,(2):35-37
<正>瓷器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早在汉代就烧成晶莹如玉的青瓷了。到了唐代烧制成胎质致密的洁白瓷器,烧制陶瓷技术已到了成熟的阶段。英国著名科学家、剑桥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技史》  相似文献   

14.
图说     
《今日海南》2010,(9):6-7
世博·海南“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8月7日至11日,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里掀起了一场“海南热潮”。舞台表演、技艺演示、旅游产品三大板块讲述的“海南故事”贯穿了整个海南周演艺活动,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椰风海韵、黎苗文化、传统琼剧等让游客在世界行走,为海南停留。海南借此向世界宣布: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15.
2002年9月1日,“中国名牌产品”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金龙泉”作为湖北唯一的“中国名牌”,为湖北产品跨入“中国名牌”殿堂开了个好头。 在鲜花和掌声中,湖北金龙泉集团董事长李大红百感交集:为缔造“中国名牌”,金龙泉人进行了万里“长征”。  相似文献   

16.
浙江龙泉青瓷,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釉色青翠、造型古朴而著称的。龙泉地处浙闽边界,这里的崇山峻领中盛产优质瓷土。茂密的原始森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烧窑燃料。清澈的瓯江横贯全境,为龙泉瓷器外运提供了水上通道。龙泉青瓷始于五代(九○七——九○六年),到南宋时(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达到鼎盛。当时,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器的船舶来往如梭。相传,宋朝时有章氏兄弟两人。均擅窑术,各有一窑,所烧瓷器,各有千秋,都为世人所珍爱。哥哥烧出的瓷器釉色粉青,胎薄质坚,紫口铁足,釉面显现纹片,十分美丽,人称「哥窑」。兴  相似文献   

17.
袁士坚 《乡音》2012,(3):32-32
位于冀南的磁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磁州窑烧制技艺、纸扎技艺、磁县迓鼓、磁县怀调等,均已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委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非常重视。围绕"非遗"议题,2009年秋天磁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了一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我自始至终随委员参加了这次调研。一天上午八点半...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台声》2006,(5):92-94
很多人都知道“China”这个英文单词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最早的瓷器可追溯到东汉越窑烧制的青瓷,中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行销世界各国,并和各国器物交流融合。自唐朝以来,丝绸的出品量虽然没有减少,但“瓷器”则显得越来越多,17世纪中国每年输出瓷器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有一百万件。中国瓷器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  相似文献   

19.
张德俐 《政协天地》2009,(12):48-48
9月30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日前于屏南县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及与会的闽浙11县市代表共同呼吁加强对木拱廊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了五项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面临传承与发展的新问题。阐述中国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演进和不同时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差异,并从传承思想认识、传承过程和传承要素的视角分析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明确技艺传承的导向,即多角度的行业定位、兼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传承,理清技艺传承的途径,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性传承为主体、确立个人传承的核心地位;构建技艺传承的服务平台,即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融资渠道平台、政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