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甘肃省羊群流产严重的病情,我们对不同地区6个县1047只绵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弓形虫病感染率为17.19%(180/1047)、衣原体病为34.38%(360/1047)、布氏杆菌病未检出。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并发感染为73.9%(133/180)。初步证明,甘肃省羊流产的病原为弓形虫和衣原体。  相似文献   

2.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经后海穴注射免疫山羊,第15大有2/4检出血清抗体,且滴度较低,至第75天血清抗体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113天;皮下注射免疫的山羊血清抗体虽出现较早,但在后期的抗休滴度和持续时间略低于后海穴注射免疫组。对初产怀孕绵羊和山羊用灭活苗后海穴注射免疫后,在怀孕后期用羊衣原体强毒攻击,均获完全保护。田间试验中后海穴注射免疫羊13020只,皮下注射免疫羊4078只,另设对照羊3151只,经一个产羔季节观察,后海穴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64%,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96%,对照羊的流产率为5.21%。后海穴免疫剂量仅为皮下免疫剂量的1/3,采用后海穴免疫途径可节省疫苗用量,降低免疫费用。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玉树县牦牛衣原体性流产病原分离与免疫预防试验袁春华,袁文华,帅永玉,李英才,杨学军(青海省玉树县兽医站816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我县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的免疫防制近20年,经考核监测感染率为2.36%,但牦牛群母畜流产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虽年年进行布病免疫,但在考核验收合格县的山羊群中,流产仍然存在。1984~1985年最为严重,乌什县阿合牙乡牧业队有怀孕母羊7000余只,1984年流产率高达80%;洋海乡,1985年山羊流产率为40%。温宿县恰西力克牧场,1984年流产率为55.9%;古力瓦提乡4大队6小队流产率达74%。库车县二八台农场,1985年流产率为67%。为搞清山羊流产病原,对本地区山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其结果:病原体为羊衣原体,与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的羊流产衣原体相同。  相似文献   

5.
山羊流产对华池县养羊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81~1986年全县山羊流产105614只,平均每年流产17602只,流产率高达20%~40%。特别是1984年,全县山羊流产32404只,流产率高达44.6%,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本县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原是鹦鹉衣原体,还从少量病例检出了布氏杆菌病抗体(《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3期)。为了尽快预防羊流产,在基本确定病原的基础上,我们用山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布氏杆菌弱毒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的羊群流产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31.88%;另外,对湖北省某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3%),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0%~64.71%),母猪为64.91%(47.37%~85.71%);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和哺乳期肺炎死亡仔猪肺中分离出3株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其中2株流产株(HB1和HB2)的ELD50均为1×10-13,肺炎株(HB3)为1×10-12。  相似文献   

7.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现场访问和试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宁夏12个县(市)部分山羊群流产现状调查和试验点三个产羔季节的观察,获得如下结果:全区4个地区有12个县(市)流行山羊流产,包括42个乡(镇)192群(户),流产率为27.88%,个别群高达89.91%。流产时间可持续5个月,以10月和12~1月为高峰期。其中以妊娠1月龄流产最多,占整个产羔季节流产总数的10.23%;2齿羊流产为流产总数的52.27%,营养差的母羊比营养好的母羊流产率高28.22%。  相似文献   

9.
应用衣原体疫苗预防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病的效益方畴鑫(甘肃省华池县畜牧兽医工作站745600衣原体性流产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如青海、内蒙古、新疆、云中图分类号V858.26收稿日期1996-12-16南、广...  相似文献   

10.
羊衣原体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羊的流产率为10~20%,羊群感染率高达60%。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开展了羊衣原体性流产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的研究。经室内外免疫试验均收到了良好效果。该苗又经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结果与免疫试验结果作了比较,认为此法可以作为羊衣原体性流产灭活苗免疫效果的辅助检测方法,也证实该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的血清学调查庄宗唐,刘伯庶,王琼秋,张家问,李永斌,王增华(云南省红河州畜牧兽医站蒙自661100)为了查明山羊衣原体性流产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分布及危害状况,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1991~1993年我们对全州11个县(市)、32个乡镇、...  相似文献   

12.
McEwen和Stamp氏等曾用感染羊流产衣原体的胎衣或羊流产衣原体接种卵黄囊繁殖后制成的灭活苗,接种羊只后可产生高滴度的补体结合抗体,如制成矿物油佐剂苗,1次皮下注射所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3年。近年来,英、法以及苏联等国,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仍使用卵黄囊灭活苗。 1981年起,我们在羊衣原体流产病原研究的基础上,用从甘肃和青海省分得的绵羊和山羊流产衣原体,试制成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以下简称灭活苗)。经过一系列的免疫试验证明,这种灭活苗,注射怀孕绵羊和山羊,均很安全,最小有效免疫量为1ml;免疫持续期和有效保存期,均在2年以上,按《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山羊缺硒症的防治试验陈廷和,李景水,王守智,臧梦龙杨万胜(宁夏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盐池县高沙窝乡兽医站)近年来,宁夏12县(场)42乡192群18651只繁殖山羊中有5201只发生流产,流产率为27.88%,其中最高达89.91%。为查...  相似文献   

14.
山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可致孕羊流产、羔羊 ( 18月龄 )关节炎和结膜炎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调查结果和研究资料表明 ,随着布鲁氏菌病的基本控制 ,衣原体病已成为造成山羊流产的主要因素。广西近年来大力推广山区养羊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了解近期我区山羊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情况 ,我们于 1996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 ,在广西 14个养羊规模较大县的山羊应用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来源 从百色、南宁、桂林、柳州和贵港 5个地区 14个县采集山羊血清 2 168份。…  相似文献   

15.
1991年7月以来,连云港市许多商品AA肉鸡场陆续发生了鸡衣原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和春季多发。15~50日龄肉鸡易感性最高,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为20%~30%。血清学调查发病鸡群感染率为25%~92.2%,父母代鸡群感染率为41.2%~73.3%。该病主要表现沉郁、拉稀、呼吸困难、结膜炎、渐进性消瘦、哀竭死亡、耐过鸡生长受阻。病理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和脾肿大坏死为特征;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心内膜炎、动脉炎、肺炎,肝细胞坏死,脾组织淋巴细胞耗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生,肠粘膜脱落、坏死等。在许多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胞浆内见有包涵体。  相似文献   

16.
免疫酶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免疫化学测定技术。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人和畜禽的衣原体抗体的检测,只是近几年来才开展研究。自Lewis(1977年)报道了用ELISA法检测衣原体抗体以来。Evans(1982年)和Nancy J.(1983年)又分别报道了用ELISA检测人血清中衣原体抗体的试验,之后Evans(1983年)又发表了用ELISA法检测鸭血清中衣原体抗体的试验报告。他们通过ELISA与CF(补体结合反应)和MIF微量荧光试验)比较,认为ELISA是一种简单、方便、敏感的试验方法。用ELISA法检测羊衣原体抗体,在国内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ELISA法检测羊衣原体抗体的试验。其结果:免疫及强毒感染山羊95%表现ELISA阳性;健康对照山羊均表现为阴性反应;从送检的流产山羊血清样品中,有61%查出了衣原体抗体。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 ,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 ,且流产率以每年 11.5 0 %的速度递增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30 .82 % (12 10 / 392 5 ) ,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 .31% (12 6 8/ 392 5 ) ,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 9.35 % (36 7/ 392 5 ) ,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 ;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 ,7份流产胎儿中有 6份分离到衣原体 ;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 ;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 ,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 ,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85年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农场猪群发生流产和死胎率高达30%,为了查清流产病因,同年在该场采集猪流产胎儿10份,进行病原分离,从8份病料涂片中见到了衣原体原生小体,并分纯2株猪流产衣原体(CPD_8,CPD_(13))。另外,又从流产过的母猪群采集血清333份,用衣原体补体结合试验法检查,检出阳性101份,阳性率为33.3%。为了预防衣原体性流产的危害,笔者应用在农场分离的猪流产衣原体,试制成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试验,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49年苏格兰兽医工作者观察到了羊只的衣原体性流产,1950年Stamp首次报道了从母羊流产病料中分离出鹦鹉热淋巴肉芽肿类的微生物,从而确诊了羊只衣原体性流产。之后,在欧洲巴尔干各国以及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苏联相继报道了本病。 在国内,近年来在甘肃、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的一些主要养羊地区所发生的羊只流产(有些地区主要为山羊),从中分离出布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细菌的机率很低。另外根  相似文献   

20.
从有代表性的猪流产衣原体中选择出抗原性良好的菌株,研制成功了猪流产衣原体灭活苗。该苗对猪的最小免疫量为1ml,4~8℃下的有效保存期为2年,免疫持续期为1年。在青海、陕西、广西等省(区)免疫适龄生产母猪1万余头,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