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泰国的大选结果引起了许多人关注,泰爱泰党单独一个党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第一次组成了一党政府,在泰国政坛第一次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吗?一党独大制能在泰国巩固下来吗?它对泰国的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大选     
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后,1933年11月,全国举行第一次大选,到1986年止,已举行了13次大选,三次增补选举。 一、大选。泰国大选是指选举议会议员。大选是根据泰国宪法和国民议会议员选举法进行的。泰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一院制)由两类议员组成,第一类议员由选举产生,第二类议员由国王任  相似文献   

3.
泰国现代政治史是一部军人政变史。从1932年以来的近60年中,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构成了泰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间,也偶而被暂短的文人政权所打断,但充其量,也只不过象漫漫长夜偶尔一道闪电,它是泰国政治进程中的希望之光,但极不长久。军队在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使泰国成为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颁布过14部宪法,举行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家族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角度集中阐述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泰国华人企业集团经受重大考验、持续向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1997~1998年与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对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变化影响迥异的原因,并论述了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在中国与泰国投资和经贸合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5.
1984年,泰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不买日货”的标语布满了整个泰国。这次运动的中坚、学生运动中心向泰国全国人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说:“日本在泰国从事多种经济活动、企图把泰国置于日本的奴隶地位。目前充斥泰国城乡的日货不是泰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这给泰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信中号召泰国人民发扬爱国精神,起来抵制日货,避免浪费钱财。学生领袖把这封公开信寄往各大报社、政府机关和工会,以此信为引爆物,一次抵制日本商品的排日运动迅速波及泰  相似文献   

6.
1月、泰国甘烹碧兰甲巫诗丽吉油田开始产油。2月、原油价格下跌,使泰国原油进口每年可节省26亿铢外汇。3月29日和12月1日。泰国两次降低石油产品售价(但第二次的减价不包括燃料油和天然气)。2月1日、泰国降低贷款利息率1.5%,8月提高1%、12月又提高1%,达17%。5月、泰国大选后成立的炳·廷素拉暖内阁宣布施政方针,其主要内容为: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7.
郑国强 《东南亚》2001,(4):7-11
自从 1992年泰国发生“五月事件”结束了军人干政的历史后 ,泰国政治进入了议会民主时期。各种政治派别纷纷走上政治舞台。经过几次大选 ,先后有川·立派、班汉·信拉巴阿差、差瓦立·荣哉育等人上台执政。泰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政治家当政的时代。然而他信 秦纳瓦的上台执政 ,则使各路职业政治家黯然失色 ,表明泰国已进入了一个企业家当政时代。一、泰国企业家集团的成长泰国企业家的成长是从《鲍林条约》签订之后开始的。在西方强行打开泰国的国门后 ,先是英国控制了泰国的主要商品出口权 ,如大米、柚木、锡等。而后是日本对泰国的占领 ,再…  相似文献   

8.
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即泰国曼谷王朝初期)至今,泰国先后出现四次越南移民高潮。大批越南难民涌入泰国,这给泰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安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对待越南移民问题上,泰国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取得怎样的效果?目前及今后的对策如何?这  相似文献   

9.
泰国诗丽吉王后于2000年10月16日至31日代表普密蓬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泰国国王和王后33年来第一次正式出访,充分显示了泰国王室对泰中友谊的重视,该年也是普密蓬国王和诗丽吉王后结婚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他们恩恩爱爱,相濡以沫,有关他们的故事在泰国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0.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是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从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这期间,约4/5的时间由军人执政。军事政变几乎全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自然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本身诸多因素相联系的,其中涉及本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权力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军队本身的特点等。这里仅就泰国的具体情况剖析政变的各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泰国肇起的 ,泰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 ,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五大受灾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与分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在金融危机后的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的历程、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应 ,并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若干比较以探索其共同规律与特点 ,最后作一些展望。一、金融危机前夕的阴霾泰国经济在1988年到1995年其间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期 ,主要应归因于 :(1)世界经济正处于景气扩展期 ;(2)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  相似文献   

12.
继2006年泰国军事政变之后,2007年的泰国政局充满了党派的争斗和变数。一年内,素拉育临时政府两次改组内阁。8月,新宪法获得通过;12月23日,泰国大选如期举行,人民力量党胜出并在2008年初与其他政党联合组建新一届政府。亚洲金融危机过去整整10年,许多机构认为泰国已经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但经济危机的阴影仍然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3.
泰国印象     
1994年秋和1996年初冬,我有幸两次去泰国开会和参观访问。泰国古时称暹罗,位于东南亚半岛腹地,地处南太平洋边缘,面积五十一万平方公里,人口六千万。二战结束时,泰国还是一个落后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自五十年代以来,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八十年代末就被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回顾和总结2004年泰国所走过的历程那就是:在天灾人祸中谋求经济发展。2004年泰国遇到的天灾是禽流感和海啸,而泰国南部分离主义的动乱和造成的损害,以及世界油价猛涨的冲击,则可归之为人祸。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因素干扰下,泰国的GDP仍保持6.5%的增长,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之所以取得这样一个巨大的成功,其秘诀在于维持了政治的稳定。以他信为总理的泰国政府,顺利完成了4年任期,并获得大选连任,这在泰国的历史上,是二战以后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充分显示了其政府的稳定和得到人民的信任。他信政府与泰国以往历届政府…  相似文献   

15.
泰国自1972年从“替代进口”的工业发展政策转向“出口导向”政策,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泰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于80年代下半期,在差猜·春哈旺担任总理期间,他在一次年终总结报告中说,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抓了三项工作,即旅游、出口和投资。进出口贸易对泰国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发展外向型经济要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和向国际贷款来筹措资金,引进外国先进  相似文献   

16.
泰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农业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泰国整个国民经济;泰国的出口收入有80%来自大米、橡胶、玉米、木薯和蔗糖等初级产品。80年代以后,泰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开始逐渐减少。1986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被工业超过(农业的比重是22.3%,工业仅制造业就占21.4%左右)。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泰国政变团发动了一次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的政变。政变团声称这次政变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国家政治制度,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它便授权乃比里起草一份《黄书皮》——《国家经济计划》。反映泰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观点的《黄皮书》的草成,引起保皇派的惊恐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党右翼的不满,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党左翼则力促实施这份计划。于是在保皇派、人民党右翼和人民党左翼之间,便围绕着这份计划展开了斗争,直至乃比里第一次被逐出泰国为止。因此,认真探讨乃比里的《国家经济计划》及其经济思想,对于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泰国一九三二年政变史、泰国近代思想史,以及正确评价乃比里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泰国的人口政策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政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过程1911年泰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只有800万左右。当时的内务部长认为,泰国理想的人口数应是该人口数的5—6倍。从那时起,泰国不断增加卫生健康服务,以降低死亡率,提高人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国总理提出,需要一亿人口才能使泰国成为地区性大国。因此,政府鼓励早婚和多生育,1956年甚至向大家庭提供津贴。60年代,官方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持自由放任的立场。在此期间,内阁只允许自愿的家庭计划生育措施。从60年代开始,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和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不断提醒泰国政…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纵横》2000,(11):40-41
最近,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空·达巴兰西在曼谷举行的中泰卫生合作第三次联席会议上宣布,泰国卫生部已经以法律形式批准中医在泰国合法化.他说,中医历史悠久,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公认为治疗疾病的科学,泰国批准中医合法化将使  相似文献   

20.
被泰国人民誉为泰国民主制度之父的比里·帕侬荣曾任泰国总理、拉玛八世摄政 ,他组织发动了建立泰国君主立宪制的“六·二四政变” ,在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 ,由比里·帕侬荣领导的自由泰运动 ,是泰国最主要的抗日爱国组织 ,在反对日本侵略和战后初期的泰国政治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试对比里·帕侬荣及其领导的自由泰运动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比里·帕侬荣 (pridiphanomyong) ( 1 90 0 - 1 983) ,爵名銮巴立·玛努探 (Luangpradistmanutham) ,中文名陈嘉祥 (一说名陈璋茂 ) ,1 90 0年 5月 1 1日出生于泰国中部阿瑜陀耶府古稿 (Krungk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