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属于自己     
古人在评论梅与雪谁是春天的使者时,发出了“梅须让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感慨。然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你无法完完全全地将两个人进行比较。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完全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鼻子。”这句话是几乎没有破绽的,因为即使是双胞胎也可能会因性格、爱好不同而区别于彼此。所以,不要轻易将两个人划上等号,更不要将两个人毫无根据地进行比较。人人都各有其特殊的一面。这特殊的一面往往会折射出…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3.
关于自然美,美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是纯自然性质的,与人没有关系;另一种则认为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美。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只注意了自然美的一种形态,而且是一种形态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一种形态的另一方面和另一形态的自然美。实际上,自然美有两种形态,每一形态都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又有与人发生联系和关系的一面,只不过对于这两方面,两种形态各有侧重、各有主次而已。为说明这一点,我拟从阐述两种形态入手,然后论及两种形态的相互关系,最后再分析两种形态同人的联系和关系。  相似文献   

4.
卢仁江 《今日浙江》2012,(22):62-62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桑德尔上课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圆点,然后问学生:“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答:“一个黑点。”桑德尔说:“你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这其中最大的部分却是白的。这就好比我们看人,如果只看见这个黑点,就会把人看成是黑的;而如果在看到黑点的同时,看到其余部分是白的,看人就比较客观了。总盯着他人的黑点,就把他人的黑点放大了,就会使自己失去朋友。相反,你不盯着别人的黑点,别人的心门就会为你敞开,辅助你成就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既要看到他犯严重左倾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努力纠左的一面;既要看到犯大跃进左倾错误的主观因素的一面,也要看到犯这一错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一面;既要看到毛泽东对大跃进左倾错误负有主要责任的一面,也要看到确有党中央乃至全党集体责任的一面。对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应予以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韩正君 《现代人事》2000,(11):46-46
耿直人爱说耿直话,做耿直事。喝酒用茶杯,吃饭端老碗,最见不得拐弯抹角、口是心非、阴阳怪气的人。一看见那些甜言蜜语、奴颜媚骨的人,血都黑了,恨不得上去唾他一脸,咬他一口。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既要看到他犯严重左倾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努力纠左的一面;既要看到犯大跃进左倾错误的主观因素的一面,也要看到犯这一错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一面;既要看到毛泽东对大跃进左倾错误负有主要责任的一面,也要看到确有党中央乃至全党集体责任的一面。对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应予以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心窗     
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在家里西窗前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不禁神情黯淡,泪流满面,蜷缩在窗前发呆。爷爷看见了,把小女孩叫到东窗前,推开窗户让她看,只见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喜庆幸福的气氛顿时感染了小女孩的心情,她破涕而笑了.从此,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永远铭刻下爷爷颇有哲理的教诲:人生有悲剧也有喜剧,有失败也有成功,有痛苦也有欢乐,你不能只推开一扇窗,只看一面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细心的电视观众屡屡发现,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中央的很多会议上,面前放着一个自备的茶杯。这个茶杯是用一个果酱瓶改成,上缠两色交错的胶线。 这个茶杯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七十年代我国坐办公室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过类似的茶杯,二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曾经使用过这种茶杯的人,又因其“落伍”而相继将其淘汰,三是时髦高贵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安勇 《传承》2008,(23):53-53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自己也没有看答案,就出给了学生。题目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以前的学者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往的哲学家尤其是近代资产阶级人性论者,在关于人性问题上,把人看成是脱离任何社会现实的思想中的人。他们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一面,但都只是抽象地谈人的社会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人的本性之一便是“自然合群性”,“人的这种本性必然把人们导向社会生活,而人生来  相似文献   

12.
每次到母校看儿子,经过闽江洪山桥时,我都能在车窗外看到几根旧桥墩。桥墩是石头砌的,黑乎乎栽在江流中,依稀可看见上面的野草。矮的两根临近水面,可还是兀自屹立着。车子从新桥经过,没有人像我这样,看到旧桥墩,而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本期说法     
云鹤 《中国保安》2009,(7):44-47
娱乐场所应向毒品说不! 案例: 陈宏是一家娱乐场所保安员,主要负责疏导门前车辆以及协助内部工作人员搞好安全工作。娱乐场所主要的经营项目是KTV,一到周末就有许多年轻人来这里消费,生意还算红火,老板给员工也不时地发些奖金,这让陈宏工作起来很卖力。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一个包房内的客人因为一些事情扭打起来,陈宏被经理叫去拉架,当把客人连说带劝的拉走后,陈宏发现包房内的桌子上有白色的粉末。这样的情景在电视上看多了,他很快想到这可能是毒品。陈宏没有言语,随后他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了经理。经理无奈对他说:"你就当什么都没看见好了。"经理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07,(8):37-37
今年,“牵手互助”曾三期连载了赵庆玲女士的《穿用假肢常见问题指南》。赵女士的《指南》都是她在日常生活中琢磨出的经验。当初,我看见她的文稿时很是兴奋,真是太实用了!后来,赵女士给我打来电话说,她看到杂志也是很兴奋。早时,她记录下这些体会后,许多残疾人朋友都跟她要着看,于是她就试着投来稿件,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乎,我俩都兴奋着。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各国都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把选用人才、知人善任作为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当,已成为事业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识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内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面。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处认识人才,尔后综合求出“平均值”,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古…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其中一个老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都要来给树苗浇水。而另一个人一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卷起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老人种的树几乎都被风刮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另一个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和树叶。  相似文献   

17.
诱导性询问常常被用作启发证人如实作证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让被询问人按照询问者的意愿回答问题。从其作用看,可分为积极的诱导和消极的诱导两类。英美法系国家不仅允许诱导性询问,而且规定了较为具体的使用规则。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确立诱导性询问的法律规则,而其做为一种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有效方法在侦查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当前,如何在法律中对它进行规范?在实践中又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它积极的一面,防止消极的一面?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在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引起广泛共鸣。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看形势、作决策,都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要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6)
正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秀"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秀"为展示,展示给别人看。既然是为给别人看,肯定想让人看到好的、不同凡响的东西。故"秀"有两种:一种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因怕"养在深闺人不识",将确实好的、有意思的、有特色的东西展示、推介给人看;一种是本无那么好、本不值得看的东西(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为了使之"看上去很美"或为了让人相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政协是“花瓶”。我没当全国政协委员以前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当了之后,看法改变了。 外界都把政协看成是参议院、上院,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就看你拿什么标准来看了。1949年因为来不及开人代会,中共就召集民主党派的人协商,所以1949年的政协起到了临时人代会或者临时国会的作用。等到1954年人代会召开后,当时就有人说,这个政协还要它干什么呢?这时中共提出来保留,给它规定的性质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协商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甚至还不是咨询机构。既然是协商机构,就没有决定权,就像俞正声主席讲过的,政协主要的功能是“说话”,该说什么你就说,说了人家不听怎么办呢?你还是得说。从这个标准讲,如果把它解释为一个“花瓶”,那我就希望这个花瓶里放的是真花,而不是假花。放假花,就没什么意义了;放真花的话,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能增加点色彩、趣味,也是不错的。既然让我们“说话”,我就拼命地说,有空我就说,对大家说,对媒体说,这样我就尽职了。至于我说的话有什么用,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希望有用,但我也只能多说说。大家看政协有没有发挥作用,就看我们有没有说话,看我们说话有没有水平。至于说话的结果,我们的建议是否被执行了,这要问执政党和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