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92,(1)
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进程的加快,东南亚地区逐渐步入了和平发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中南半岛国家中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5国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并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无疑有利于中南半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中国特别是云南省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本文打算对近年来上述5国相互间在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估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安全关系发展方向,认为东盟不会发展为军事联盟,东南亚形势总体将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以合作求安全将继续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安全关系的主线.中国将继续加强与东盟的战略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在东亚地区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东盟(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将在马来西亚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30年来,东盟已从当初的一个松散的地区性组织,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存在与发展对东南亚地区的稳定、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形势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尽管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在1967年就已经成立,但在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同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基本上没有来往。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开始公开赞扬东盟的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的巨大努力,支持东盟的地区中立化主张,明确地将东盟视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并且注意加强同东盟的关系。80年代期间,中国同东盟在一系列涉及地区安全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加强了合作。同时,在相互交往中也各自程度不同地增加了经济方面的份量。  相似文献   

5.
亚洲3月1日国家主席杨尚昆会见泰国外长巴颂·顺里西。杨主席说,近年来泰中关系有很大发展。中泰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见巴颂时重申了中国对柬埔寨问题的原则和立场。他说,中国欢迎并支持泰国、东盟及有关国家旨在推动柬埔寨和平进程,实施巴黎协定的一切努力。3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会见由龙达章灿主席率领的蒙古大呼拉尔对外政策与安全常设委员会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越南,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大国,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其极具特色的国家构成与政治走势,不可避免地要对东南亚地区的总体性安全与稳定构成战略性影响。冷战时期,越南曾是东南亚地区动荡的主要根源,也曾是中国西南边陲安全的主要威胁。而随着冷战的结束,越南的政治、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因应变化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及地区格局的新形势,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开始了其联盟政治、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此,一个和平友好的越南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近年来,在东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演进的双重作用下,越南的军事…  相似文献   

7.
2022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东南亚地区虽经历了系列内外风险与挑战,但区域政治、经济、外交和经贸合作等领域发展成效显著。政治方面,东帝汶、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完成政府换届,泰国、柬埔寨等国即将进行国家大选,缅甸危机仍在持续。地区政治发展整体平稳,部分国家政局稳定存在不确定性。经济方面,为加快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东南亚地区国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整体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态势,部分国家经济增速超出官方预期。同时,由于世界经济面临着“滞胀”的风险,2023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复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外交方面,东南亚地区外交压力持续增大,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强调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将持续推进多边对话合作,确保本地区总体和平稳定。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增长强劲并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与产业合作取得新进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成果丰硕,可持续发展成为合作新热点,澜湄合作打造成为区域合作“金色样板”,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了突出进展,伴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和释...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的伊斯兰教: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已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东南亚多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现状进行扼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分布及发展、宗教特色、政治性等方面探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一些内在特点,指出伊斯兰教已经对部分东南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为现阶段这一地区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伊斯兰运动。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向来是大国政治和军事角逐的焦点地区。东南亚国家为了保障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安全机制"东盟方式",这一模式在稳定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8 年东盟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出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但在 2008 年 7 月以来柬埔寨和泰国发生的边境争端中作为不大,则反映出东盟安全机制的局限性。"东盟方式"在这两次重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截然不同,正反映出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的国际生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东盟为立足点“新加坡这个岛国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有赖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①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倡导东南亚区域合作。1965年,前总理李光耀指出:“只要这种联盟或集团不是基于种族或思想意识的排他性,那么新加坡对参加任何联盟或集团都不会有什么损失。事实上,从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我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东南亚是世界上相对稳定的地区之一,和平、稳定符合大多数国家根本利益,是这一地区的主流。但是,该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如领土、领海主权争端,国家内部矛盾,军备竞赛,金融危机以及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等。这些问题都将会对本地区的安全产生影响。一、当前东南亚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1.“大国平衡”关系是维护东南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础东南亚地区国家一直把大国势力的平衡作为本地区安全的思想基础。从目前来看,左右这一地区安全形势的美、中、日、俄四大国之间关系基本稳定,特别是被视为整个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形…  相似文献   

12.
张秀三 《东南亚》2002,(2):1-4,16
世纪之交 ,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人们普遍认为“综合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安全的主要形式。东南亚作为世界上相对稳定的地区之一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主流 ,而冷战结束导致美国收缩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后 ,这一地区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地区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挑战 :如民主与政治稳定、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军备竞赛以及最近的“9 1 1”事件后的恐怖主义等都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东南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产生、发展的演进历程,是我们把握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演变的关键主线,也是了解同期地区主义与区域安全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安全复合体的出现为开展地区安全合作创造了条件,也是安全区域主义发展的起点。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在构建过程中遵循了安全连续统一体的演进规律,地区安全结构经历了从冲突竞争为基调到对话合作为主旋律的显著变化。东盟国家一方面借此调解和缓和地区国家间的矛盾冲突,达到团结和整合地区安全力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推动"地区中立化"的安全机制,实现冷战两极体系下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平衡和稳定。从寻求"共同安全"到地区"合作安全"的最终建构,东盟把一个分裂对抗的东南亚逐步发展过渡成为一个团结互助、相互依存,愿意为了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而共同奋斗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主义合作典范。同时,冷战时期培育"合作型"安全复合体的实践培养了东盟国家间的政治安全互信,增强了对地区的认同,这为冷战后东盟地区安全结构向更高一级的"安全共同体"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佟应芬 《东南亚》2001,(1):56-59
东南亚地区的穆斯林妇女一向被认为是参与社会活动少 ,社会地位偏低的社会阶层。不过 ,从最近几十年来看 ,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地区的穆斯林妇女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群体 ,不再是男人主宰妇女这一思想的被动接受者 ,她们纷纷走出家门 ,争取就业、参与政治 ,穆斯林妇女已成为东南亚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支力量。本文将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妇女为主体 ,从政治、宗教、家庭婚姻、就业等方面说明东南亚穆斯林妇女的状况。一、政治方面早在殖民地时期 ,印度尼西亚的仲裁法即删除了宗主国荷兰仲裁法中有关妇女不能担任仲…  相似文献   

15.
东亚已经提前进入多极化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还在变化中,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正在调整,支配和影响东南亚地区格局的各种力量正在重新组合,一切都在变化的过程中。事实上,东盟一直在应对多极化时代和更加复杂的地区与全球环境,但是,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东盟在很多方面都还来不及做好准备。在这样一个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的时代,东盟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东盟还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吗?正在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东盟?本文提出这些问题,希望与学界同仁一起共同探讨与切磋。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与宗教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在所有宗教之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是最多的,本文讨论了穆斯林在东南亚的早期活动,结合伊斯兰教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传播进行研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具有和平、包容和本地化的特点.而华人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郑和7次下西洋是东南亚伊斯兰教传播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非洲总体政治形势继续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经济保持着中低速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国际战略地位稳步提升,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步入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总体政局继续保持稳定一年来,非洲仍存在着局部冲突和战乱且面临一些非传统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但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积极推动一体化建设,力争实现“非洲复兴”伟大目标的大势未发生逆转,总体局势继续保持稳定。1.非盟在维护非洲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自2002年7月正式运作以来,尤其是2004年5月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成立之后,非洲联盟已逐步…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区新近的安全问题和挑战蕴含着多元“安全—发展”知识背景。长期以来,安全和发展基于“安全—发展”事实本身,由早期的二元分割上升为联结整体,使安全和发展摆脱了原有的抽象分离的样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引领,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和发展互动迎来契机,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日益形成联结并进的新形态。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迈向安全合作,安全合作又助力经贸合作,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行为体,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发展联结”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区域合作提供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消解东南亚地区的矛盾、分歧和不确定性风险。这种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和东盟积极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适、升华的产物,超越了纯粹中国—东盟双边范畴,为包容、开放、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建立提供了强大引擎“。安全—发展联结”和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存在理念、目标、功能和手段四维内在逻辑“。安全—发展联结”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应采取如下布局和策略进行实践探索:加强战略互信、拓展制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日关系中的东盟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璐  周青 《国际观察》2001,(4):45-49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发展与合作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初,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日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稳步前进,影响中日关系进展的不仅有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作为亚太地区第五大力量的东盟的崛起与发展,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从政治与安全角度探讨东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印尼政府于1967年“冻结”对华外交关系。1989年2月,苏哈托总统决定同中国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印尼对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印尼是亚太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国之一,在本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和印尼发展友好关系,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