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5年我国首次开始大学生“村官”工程以来,越来越多地区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能否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而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主要重视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忽视了大学生“村官”机制的制度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设计及建立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也将引发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不经济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因此,应从制度成本角度分析构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赵武 《支部生活》2010,(6):29-29
2008年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出台优惠措施,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被人誉为“天之骄子”,昂扬奋进、青春蓬勃;“村干部”则是中国农村职位最低、人数最多的“官”,工作琐碎、责任重大。我省从2007年起实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将两者结合生成了一个充满了时代感的名词—大学生“村官”。两年来的实践,使满身书卷气的大学生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愈发步调一致,广裹的农村大地正在唱响激昂的青春之歌。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有志大学生立足农村,我省各地都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应政策和规定,为大学生“村官”创建一个“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及时宣传我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省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从本期开始,我刊推出大学生“村官”专栏,重点反映我省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开展的情况,报道各地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宣传大学生“村官”中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优秀典型,并为大学生“村官”交流心得体会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4.
严祖山 《党课》2011,(10):60-61
江苏盐城市组织全市900多名大学生村官给8000多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当“政治秘书”“文字秘书”和“生活秘书”,为老党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将服务情况列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完善了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同时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向老一辈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加快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剑阁县积极为选聘的497名大学生“村官”构建成长机制,激励他们扎根基层,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即大学应届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到农村基层担任职务。本文介绍了上海市闵行区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组织管理政策及其思想生活状况,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对闵行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7):48-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1月30日召开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要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选优、干好、流得动,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2,(8):37-37
蓟具县委立足于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坚持寓教育管理于关心关爱之中、在关心关爱中强化教育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建立贴近实际、务实有效的关心关爱机制,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而且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搭建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9.
宿浩懿  杨群 《党课》2013,(23):70-70
海南省东方市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市委坚持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市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分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建立结对帮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制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新时代统筹解决农村基层人才短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实践中,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建构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制,需要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荣誉感;激发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同感;培育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归属感;催生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助力大学生村官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李鹏飞 《党的建设》2012,(11):46-46
今年以来,迭部县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本领人手,建立完善了大学生村官“三帮一”帮带培养机制,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任县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学得快、留得住、干得好、有作为,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机制,着力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推行"老带新"帮扶制度。在新任大学生村官中推行"一名乡镇党委委员+一名农村‘两委’干部+一名农村老党员+一名往届大学生村官"的"四位一体"帮带制度。通过乡镇党委委员直接关怀、农村干部直接帮扶、老党员直接指导、大学生村官互助帮扶的形式,加强对新任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的扶持,帮助其尽快进入状态、发挥作用。目前,全县20名新任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有人教、工作作风有人带、工作困难有人帮”,顺利实现了由“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2):25-25
为做好即将服务基层期满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和心理调适,河南省沁阳市为大学生村官配备“心理导师”,及时解决大学生村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心理问题。该市建立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乡镇党委(办事处)班子成员、村党组织负责人三级大学生村官“心理导师”制。“心理导师”利用手机信息、微信、  相似文献   

14.
为激励大学生村官有效发挥作用,确保村官们留得住、干得好、扎住根,阜城县探索推行“一三三”管理模式,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施展才华搭建实用平台。一项机制重关怀。为确保“留得下人、拴得住心”,该县在大学生村官中实行激励互动机制。考核激励增动力。该县实行“半年一评议、年末一考评,平时测评+年终考核”的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刘艳泽 《实践》2013,(12):41-41
提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选优配强苏木乡镇党委书记,增设党建专职副书记,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将机关干部、退伍军人、创业能人、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增强嘎查村干部队伍活力;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书记、新发展党员、党务工作者、党代表、大学生“村官”等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将农村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向自然村、“党员中心户”、机关、企业、合作社延伸,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各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路录平 《党员文摘》2008,(11):26-26
安阳市委组织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城市信用联社联合下发通知.将“大学生村官”纳人小额担保贷款范围.以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大学生村官”申请的小额贷款一般不超过5万元,期限最长为2年,到期归还后可再续贷2年。对“大学生村官”申请的小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经小额担保贷款中心认定,由同级财政全额贴息。“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7.
马丽 《党课》2012,(6):66-67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能力,加快其成长步伐,云南省大姚县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十个一”实践锻炼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选聘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我党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大致了解了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稳定,在各自岗位上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仍存在选聘制度不够完善、福利待遇偏低、未来出路堪忧等三方面突出、共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大学生村官”要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成长环境、选聘录用、社会保障、监督考核奖惩、创业成才及退出机制,或可为推进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可资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奉贤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奉贤在教育培养大学生“村官”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剖析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厘清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的内在规律。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村官,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监督;从“大学生村官”自身来讲,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农村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