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今 《人民政坛》2008,(3):43-43
每年人代会前夕及人代会期间,都有很多代表,为自己准备提交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征集代表联名。有几次,有代表来找我联名,由于对建议内容不太了解,我很犹豫该不该签名。将心比心,我自己有建议也希望多几个代表联名,所以最后我还是签了名。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不够慎重,也有违代表的责任。请问,当有代表来找我联名提议案、建议时,我该怎么做才能既尊重对方又不违背代表的职责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今 《辽宁人大》2010,(1):34-34
问:每年人代会前夕及人代会期间,都有很多代表为自己;隹备提交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征集代表联名。有几次,有代表来找我联名,由于对建议内容不太了解,我很犹豫该不该签名。将心比心,我自己有建议也希望多几个代表联名,所以最后我还是签了名。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不够慎重,也有违代表的责任。请问,当有代表来找我联名提议案、建议时,我该怎么做才能既尊重对方又不违背代表的职责要求?  相似文献   

3.
成刚 《观察与思考》2008,(14):63-63
英伦半岛的小说我所知不多,因为不喜那里短家常、贵妇绅士的无穷尽纠葛。虽然浓雾下湿漉漉的感官享受甚得我心,却仍无法拯救我对英国文学的偏见,这也影响到了英国随笔作品于我的印象,古板冷硬的大理石庭院哪又敢奢求生出摇曳的白菊。另,英人随笔多有幽默的美誉,我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因为这,很多人打击过我,赵宝刚就曾相当直接地对我说‘你长得太难看了’。虽然备受打击,但是我从来没觉得我的长相对我的演艺事业有局限,我很清醒地知道演员的形象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你的才华和演技。现在时代进步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变了,越来越多的小姑娘喜欢我了,我想我也能挤进偶像派行列了。”从《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征服》,到《半路夫妻》、《刀锋1937》、《大工匠》、《潜伏》,孙红雷走了一条由坏变好、由鲁莽硬汉到斗智斗勇的特工人员的戏路。  相似文献   

6.
数字     
《小康》2009,(2):12-12
“也真难为了摄影记者,每次要拍出不同姿势,我又不是体育运动员,运动员摆不同的姿势还有意义,我拍来拍去不就那个样子吗?不要老报道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希望对领导活动的报道过多过密,媒体应多做有新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袁宏军 《现代人事》2001,(11):18-19
八十年代我还在上高中,看过一篇叫《职称忧思录》的报告文学,里面写计划经济件下职称评审的种种弊端,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振聋发聩。里面有句“高级工程师不知道三角函数,高级政工师不知道马克思”,对我触动很深。几年后。我从劳资专业毕业,搞劳动人事工作也有十多年,考上了劳动经济师,  相似文献   

8.
初学伦理学或只是想了解一下伦理学的人经常会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伦理学是难还是不难?但我自己其实也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我开始学的时候是觉得不太难的。因为伦理学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不像其他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比如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学,其中充满了大量专业术语,甚至符号、定理、公式,外行几乎完全不懂。  相似文献   

9.
我谈妇联宣传工作●马新景我在妇联工作年头不短,可从事宣传工作时间不长,3年多的实际工作中,我边学边干,对宣传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认为,宣传工作,既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服务性。这就要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既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  相似文献   

10.
我的简历投出之后,有几位律师约我面试。他们看过我的办案手记,对我的办案思路比较赞赏,但得知我不会说也听不懂广东话,而且刚来深圳。不熟悉深圳地形,纷纷表示抱歉。有一位女律师本来已经决定以1000元的月薪聘请我。考虑再三还是打了退堂鼓,令我沮丧万分。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30岁,按理说应该度过了最容易受到诱惑的少女时代。我有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刚刚升任处长的丈夫,他一直很爱我,也是个对家庭、对工作极负责任的人。我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担任办公室秘书,我们办公室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为人热情、开朗、有朝气,同事四年,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我们一起逛街的时候,他总能挑出最适合我的服饰,有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他的事情也从不隐瞒我,他交了什么样的女朋友,也总是给我讲述他对她的种种感受。那天天色已晚,办公室只剩下我们两个,我们仍然像往常那样闲聊,他突然用很认真的口气对我说…  相似文献   

12.
(Situation:Johnconsultshisfriend,XiaoLi,onaproblemhehasencountered.)约翰:有一件小事我不太明白。小李:什么事啊?约翰:我今天去李老师办公室,很不巧,他不在。我问另一个人,“请问,老李呢?”那人奇怪地看了我一眼。难道我说错了吗?小李:你确实说得不合适。对自己的老师不能称呼“老…”约翰:有的书上说,称呼“老…”是表示尊敬、亲近,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称呼呢?小李:书上的说法不全面。能不能称呼“老…”,要看双方的身分、地位。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都不能这样称呼。约翰:嗅,原来是这样。汉语的称呼比英语复杂…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与便当     
前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广州, 4月份,也是 4月份。阳光好得不得了,花花草草特别多。那时候的我看上去与其说像个打工仔不如说更像一个乞丐。那是桩臭事,我正因为找不着工作满街乱窜,就像一条身在外婆后花园(我对天堂的另一说法)的野犬。我正在遭难,遭难的意思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放个屁把脚后跟砸得疼上好半天。倒霉到极点我反而不在乎,因为物极必反,总有时来运转的时候,我就怕有更大的霉头等着我去触。就像踩雷,地雷也行,粉了身、碎了骨就什么都不知道,倒是一种长治久安的解…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文弱的人,平时不喜欢锻炼,对体育也不太关心,所以对奥运有关知识也知之甚少。与奥运结缘,喜欢上奥运,关心上奥运,始于一次我对一位老红军采访,被一位老红军深藏于心中75年不了的奥运情怀深深感染,对国人、全世界华人华侨期盼奥运、支持关注奥运会的热情也有所理解,对奥运精神也有了一种灵魂的触动。  相似文献   

15.
1969年,我从福州到闽北插队,34年来,我一直扎根在这块土地上,有一种执著的情感,已经和闽北融为一体了。1998年,我任建瓯市市长,2001年任市委书记,这对我的人生成长历程来说,既是幸遇,也是对我的智能和体能的挑战和考验。上任伊始,我就想,一定要用我所有的忠诚和智慧,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不给后人留下麻烦,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6.
民政工作干万件,件件都要抓落实。工作落实靠什么?我有一条体会:工作落实在于细。扶持特困户,我注意把工作做细。对每个特困户,我一家家走访;对他们缺衣、缺被、缺粮情况,—一了解清楚,记在本上;凡应解决的困难,—一帮助解决。有的特困户,对政府要求过高,我不生气,不厌烦,把道理讲透,把工作做到家。抓敬老院建设,我注意把工作做细。采用社会集资的办法,对敬老院进行了装修,办起了宿舍区,使老人们住房条件有改善;帮敬老院铺起了水泥路,解决了走路不方便的问题;又帮敬老院,建立了小菜地,满足了蔬菜供给;又办起了院办…  相似文献   

17.
来中国后,我见识了餐桌上喝饮料的各种情形。在有些家庭,吃饭就是吃饭,不喝饮料。他们只在不用餐的时候喝饮料。在餐馆跟朋友们吃饭时,我也曾听到:“不用点饮料了,我们已经点了一个汤(或几个汤)”。有时候,如果有米饭,人们就不喝啤酒,我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相反,我看见桌子上摆着白酒、啤洒、红酒,果汁甚至牛奶。我没有说是“在桌子周围”,而这么多饮料都是摆给同一个客人的。  相似文献   

18.
我没有稿子,准备了一点素材,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引证。一篇没有稿子的报告,人们不会求全责备,说错了,大家批评就是了。今天我是来跟大家谈心的。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用心写文章。对于文学艺术家来讲,可能还要求你们用心创作,用心演出。许多老的文学艺术家,是我的前辈,应该说我是读着他们的作品长大的。许多比我年轻的文学艺术家,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心里又感到非常高兴。在座的许多文学艺术家,你们的许多作品我读过,有些人认识,有些人未曾谋面,有些人还通过信。但是,你们不一定很了解我对文学家、艺术家的感情。记得那年冰心老人去世的时候,我在夜里赶到了北京医院,向老人作最后的告别,她的女儿拿出一个笔记本让我签个名。我非常尊敬老人的为人,喜爱她的作品。她是一个有风骨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有爱心、有感情的人。2003年,我到上海看望巴金先生的时候,他已经不太清醒了。我过去读过他的不少作品,那本《随想录》出版后,我读了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部写真话的著作。吴祖光先生病重期间,把新凤霞先生画的一幅牡丹送给我。我不懂得画,但也觉得好,  相似文献   

19.
在说到优秀的、有能力的管理者时,首先我想指出我不赞成的那些管理者类型。我不欣赏所谓的“三年奇迹”.在3年这么短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以前,我对这种短期内获得成功的人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总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但是,与短期的成功相比,长期的成功更有价值——长期不是3年,而是30年。  相似文献   

20.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