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经济必须高度警惕滞胀风险1、通胀显著上行,风险加大从物价指数上看,从2009年3月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从目前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成本增加推动物价上涨,如果需求并未增加,高物价低需求必然导致滞胀。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1%。截至目前,我国CPI已连续22个月上升,连续11个月涨幅在3%以上(今年6月~9月还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5%)。根据以往的传统经验,4%左右的价格总水平上涨是居民生活可以承受的价格涨幅。但由于目前价格的上涨主要由粮食等食品价格引发,因而某种程度上,CPI上涨给低收入居民带来了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18):4-4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高层的调控思路也相继发生了变化,并且,手段的灵活性也在随之提高。 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是中国经济第一次提出“双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27)
<正> 当前要关注已出现的粮食涨价预期苗头,杜绝炒作"灾情",谨防游资"兴风作浪"杂粮一幕重演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在我国夏粮产区调研了解到,由于南方持续强降雨,暴雨洪灾加大了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向的不确定性,使得今年以来多轮上涨的农产品市场再次传出"粮价上涨"言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价格总水平上涨不是上游工业品价格向下传导的结果,而是来自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自2003年起已连续17个月上升,价格涨幅已由1%左右的涨幅扩大到4%,并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对此,目前各方观点不一:有专家认为,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已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由此引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的扩大;也有专家认为,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目前并没有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的扩大是由别的原因引  相似文献   

6.
一、未来物价上行压力不容忽视(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强劲。首先,粮食、蔬菜、猪肉价格上涨引领食品价格上升势头。2011年上半年粮食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上涨态势。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增加使得蔬菜价格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同时,当前我国猪肉价格正处于上行通道中,我们认为,猪价在2011年上半年至少上涨10%以上。其次,棉花供应紧张,棉价上涨势头迅猛。棉花短缺的局面将日益严重,未来一段时期内棉价将仍然处于高位。而棉花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价格的上涨对CPI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一段时间,不断上涨的菜价引发广泛关注。菜价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子",两头都是大民生。保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是一道考验管理者智慧的民生必答题。深层次观察菜价上涨,反映出蔬菜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呈现出"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从生产环节来看,蔬菜产区由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8.
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以低通胀为目标而对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听之任之的货币政策,不能长期维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商品房的特性,决定了商品房的价格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情况下超越一般商品价格过快上涨,且在短期内上涨到超越其在长期时的均衡价格水平,造成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而引发金融危机。政府用货币政策细分的方法维持房价年上涨或下跌的比率不应超过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年利率与契税税率之和,以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9.
"双防"遭遇潜在的粮价上涨压力和投资、消费"双膨胀"威胁近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多种迹象表明,价格运行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上涨的风险仍然存在,全年实现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难度很大。怎样科学、准确、及时处理好价格运行的主要矛盾,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历史  相似文献   

10.
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三年出现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全国人民对此议论、埋怨、责难甚多,经济理论界在这一、二年内对此问题的讨论也极为活跃,其中的热点主要是在对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的对策及价格改革的思路上. 一、我国物价大幅上涨的原因我国近三年的物价上涨,不是结构性价格变动引起的物价上涨,而是或主要是由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上涨.由于这几年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的轮番上涨,包括工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原材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5%,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是引领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扩大对CPI上行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一段时期CPI上涨压力仍较大。宏观调控应以稳定物价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结构性物价上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有效地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2.
小春 《瞭望》2004,(15)
据悉,我国农资价格近期出现了上涨过快的势头。自去年9月份明显上涨以来,某些农资品种同比涨幅已超过20%。 前段时间的粮价上涨和中央一系列扶农政策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农资价格也随之上涨,令人担忧。据有关部门统计,按照当前上涨幅度粗略计算,粮食平均亩物质费用投入会比上年增加20多元,这将直接抵消粮价上涨带给农民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涨幅不超过3%;二季度价格总水平可能有较大幅度上涨,有关部门应对此有所准备,以采取相应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叶锋  王蔚 《瞭望》2007,(32)
近来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原来中饭两荤两素,现在减少一只荤菜。”上海虹口区居民徐雅卿说。近来多种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中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城市居民生活已或多或少受到物价快速上涨的影响。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面对物价的快速上涨,政府应承担更多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5.
刘客 《党政论坛》2011,(16):9-9
1.气候异常导致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多地异常天气的影响,蔬菜、水果及部分养殖业产品的供应量减少,致使食品价格上涨明显。2.油价上涨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首先,油价的上涨会带动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传输到非能源产品当中。尽管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会使这一传输过程更长一些,  相似文献   

16.
全球物价都在涨 大宗商品国际价格的持续上涨,传至全球超级市场,引起消费价格上扬——  相似文献   

17.
粮食增产反而市场价格全面上扬,显示出我国粮食供求格局正在发生耐人寻味的变化近来,我国各地粮油价格全线恢复性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袁元 《瞭望》2003,(46)
今年刚进入9、10月份,农产品市场行情就格外活跃起来,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一路飚升,呈现出近6年来首次全面上扬的态势。 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据了解,10月16~19日,我国主产区小麦价格突然强劲上涨,每吨平均涨幅40~80元,黑龙江小麦每吨价格达到1100元新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上调,华北地区同比价位每吨上涨80~120元;而在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和10%左右。 在油料市场,国庆节后不久,一些地方大豆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32  相似文献   

19.
徐连仲 《求知》2011,(7):17-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阶段,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在3%至5%将是正常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5,(1)
首先,气候的不确定性将影响粮食及食品价格变化,进而对价格总水平产生不确定影响。 受粮食恢复性增长影响,我国粮价涨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从发展来看,粮价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受其影响,饲料价格、肉、蛋、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也将相对稳定,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2004年国际粮食产量增长幅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