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1993年9月13日,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协议规定:巴勒斯坦人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在实行自治的5年过渡期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将就巴勒斯坦永久自治协议进行谈判,以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边境、遣返难民、以色列定居点和军队驻扎等问题。巴以协议的签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至此,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经过近两年的艰难谈判,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而使人们看到了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曙光。  相似文献   

2.
袁越 《党建文汇》2011,(11):22-22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换俘协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名以色列士兵交换1027名巴勒斯坦被俘人员。以色列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同时体现出以色列的强势和弱势。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大力斡旋下,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经过9天艰苦卓绝的谈判,于10月23日凌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作为见证人也在协议上签了字。协议的签署使长期停滞不前的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巴以双方根据奥斯陆协议开始最后阶段的谈判打开了大门,因此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根据代顿协议的规定,波黑穆斯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三个民族如期于9月14日举行战后首次选举,将产生波黑统一的执政主席团、议会等.据统计,大约60~70%的选民参加了投票.阿盟部长理事会第106届例会15日闭幕.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压力,敦促它根据巴以签署的协议认真开始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同一天,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强调,以政府希望通过阿以双方的相互妥协来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25、26、27日,巴勒斯坦警察和群众与以色列军警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持续发生严重流血冲突,三天双方共死亡70多人.伤约1000人.  相似文献   

5.
3月28日举行的以色列大选很平静,结果也不出人所料。然而,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选举前后关于实现与巴勒斯坦人的分离,划定以色列永久边界的表述却引起世人关注。奥尔默特3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熏如果他领导的前进党在大选中获胜,他将领导下届政府努力在2010年之前实现与巴勒斯坦人的分离,划定以色列永久边界。以色列《新消息报》4月10日报道说,奥尔默特计划在2008年10月前划定以色列永久边界,这比此前他声称的时限提前了两年。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以色列坚持尽快划定巴以边界呢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  相似文献   

6.
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已成为国际问题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所涉及因素最复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涉及到大国争夺、历史恩怨、宗教信仰、民族感情、领土争端、阿以冲突、各国利益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异常困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经过半个多世纪刀与火的争斗后终于在1993年9月,双方签署了著名除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外,它在国际地缘政治中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制高点。冷战后,美国利用在中东地区建立起来的强势,将中东地区纳入其构筑全球霸权战…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9日,约旦河西岸希伯伦城上空天气晴朗,空气清新,6万多名巴勒斯坦居民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庆祝1月17日巴以正式签署希伯伦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站在希伯伦市巴勒斯坦警察总部大楼庄严宣布:“希伯伦解放了!”顿时,广场上人群欢欣雀跃,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天。  相似文献   

8.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血雨腥风中走过了新世纪的第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巴以冲突高潮迭起,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大开杀戒,中东局势几度濒临爆炸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起源于领土争端。巴勒斯坦(古称迦南)是指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是这里的最初居民。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还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公元前60年罗马帝国征服此地,先后有 100多万犹太人被杀。其余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历时一年半的阿拉伯——以色列谈判处于僵持状态之际,巴勒斯坦方面最近重新提出了建立约旦——巴勒斯坦邦联的主张。这一建议有可能为中东和平进程注入一点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宣布,他决定派国务卿鲍威尔赴中东斡旋,以设法结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暴力冲突,敦促以色列从包括拉马拉在内的巴勒斯坦城市撤军,推动双方贯彻有关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特尼特计划”和“米切尔报告”,重新恢复谈判。布什还说,他以“以色列的忠实朋友的身份和为以色列的长远安全考虑”,呼吁以色列执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尊严,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先后绑架3名以色列士兵,以军分别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大打出手,导致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以色列借报复真主党武装之机,扩大打击目标范围,对黎巴嫩发动了海陆空全方位军事打击。这轮冲突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中东最严重的武装冲突,个中缘由发人深思。以色列:确保北部边境持久安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历来是真主党袭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因此,以色列一直视真主党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次的军事行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黎真主党是一个在反以斗…  相似文献   

13.
<正>耶路撒冷以色列坚持"完整、统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人想把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东耶路撒冷曾由约旦控制,但1967年被以色列夺占;美国不承认以色列吞并东耶路撒冷。  相似文献   

14.
李成 《党建文汇》2002,(8):17-17
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已持续18个月,共造成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300多名以色列人丧生,而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冲突给巴以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估计,巴勒斯坦经济共收缩了40%,几近破产。而以色列则陷入了自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失业率接近10%。由于恐怖事件频发,以旅游业一片萧条,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50%。《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一度出现的以色列经济繁荣景象已成明日黄花。  相似文献   

15.
6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巴勒斯坦总理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在约旦红海城市亚喀巴结束三方会晤。会晤后三方各自发表声明,宣布正式启动久已盼望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沙龙在声明中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权利,并承诺拆除约旦河西岸未经许可建立的犹太人定居点。他说,统治巴勒斯坦不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巴勒斯坦人应在他们的国家内自己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16.
国际4月3日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宣布,埃及政府决定断绝同以色列“除有利于巴勒斯坦事业的外交渠道外的一切联系”,以抗议其对巴勒斯坦肆无忌惮的军事侵略。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伊拉克自即日起停止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口石油一个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事业。4月10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命令,立即拨款1000万欧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4月20日美国各地近5万人会聚首都华盛顿,举行反战示威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并要求美国有关当局停止对阿富汗的战争。4月21日中国…  相似文献   

17.
泰蒙是位于约旦河西岸不远处的一个巴勒斯坦村庄。对这个村庄的1万多名巴勒斯坦村民来说,他们整天生活在以色列军警的控制下,没有正常人应当享有的起码尊严,他们像是正经历着一场无穷无尽的噩梦。泰蒙的巴勒斯坦人不明白,以色列军警为什么总是和他们过不去。每天晚上...  相似文献   

18.
李鹏出访亚非六国 11月15日至12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应邀对毛里求斯共和国、南非共和国、肯尼亚共和国、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国、阿曼苏丹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中美就我"入世"签署双边协议 1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美就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从而使中国"入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11月15日至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江泽民、朱镕基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9.
王昌义 《湘潮》2013,(6):43-45
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和政府多次邀请江泽民访问以色列,魏茨曼访华时又当面向江泽民重申邀请。此后,他还具体建议,江泽民可以不只是访问以色列,还可以访问埃及、巴勒斯坦等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20.
停火前的祈祷:8月13日清晨,以色列士兵在以色列北部边境祈祷。联合国宣布的黎以冲突停火决议于格林尼治时问14日5时生效。从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到如今的黎以冲突,中东局势乱象纷呈,在战争频仍的这一地区不断掀起新波澜,使世界多个热点问题同时在此爆发。目前,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美国、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