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达萌 《政府法制》2012,(15):25-25
毛人凤,国民党蒋介石时期著名四大特务之一,被称为军统的笑面阎罗,蒋介石的杀人机器。他是戴笠坠机后军统头把交椅的接班人,后任台湾保密局局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进入军统工作时,已经40岁了。他只用了13年时间,便从一个普通的县城科员一步步爬上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宝座。这对讲究资历的特工职业来说,可谓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民闫元老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的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逸民 《政府法制》2013,(3):31-31
1974年年初,马康卫“大使”即将退休,并返回美国,蒋夫人为蒋介石能否与马康卫在离开台湾前见面担忧了很长时间。她担心,如果他没有与马康卫会面,将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并有可能对华盛顿和台北脆弱的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她决定,在1974年的3月25日和已87岁高龄的蒋介石为马康卫举办个饯行宴会。这将是1972年7月以来蒋介石第一次接待外国客人。  相似文献   

4.
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陆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再加上一口难懂的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蒋介石很是烦心,于是前往黄埔散心。 当时,黄埔四期步科的学生正在上战术课,蒋介石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地坐在了教室后面。课题是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要学员分析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这一仗恰巧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他当然对此再熟悉不过,于是兴致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蒋介石是个秃头,其实不然。蒋介石既不是光头,也不是秃头,而是因为他的头发长得非常细,而他又不喜欢留长发,只要头发长得稍微长一点,他就会让自己的理发师予以修剪。所以,一般人如果不用心去观察,还真很难看出他的头顶还有一层细发。  相似文献   

7.
游聪 《政府法制》2014,(14):37-37
1941年9月,张季鸾逝世,蒋介石唁电中称:“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东、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吴玉章、林伯渠的联名唁电称:“季鸾先生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亲往丧礼吊奠.中国报业史上,有很多报业伟人,如王韬、梁启超、于右任、戈公振、张季鸾等等,但就观察敏锐、立论磅礴、专业精神与爱国精神,并在国内国际发挥重大影响者,应以张季鸾为第一人,他是报界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总裁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一下子显贵起来,但他对自己的祖先是谁不甚了解,还不时有人攻击他,说他本不姓蒋,是他母亲带他到蒋家的,借此贬低蒋介石。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急于弄清自己的祖先是谁,一时间,他手下的文人忙了起来,但他们搞出的东西,蒋介石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9.
黄开富 《政府法制》2013,(20):44-44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疯狂地轰炸战时首都重庆市,生灵涂炭,日月同悲。这天,浓雾弥漫,料想空袭不会再来,蒋介石吃完早饭,便召集了包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在内的几位干练随从,准备“便装巡视街道,亲自察看灾情”。一行人长衫礼帽,蒋介石拄着手杖。他们走过大街小巷,只见断垣残壁比比皆是。突然,蒋介石驻足于自龙池街口,他昂首斜视,表情骤然严肃。  相似文献   

10.
唐仁 《政府法制》2013,(33):14-15
60多年前,蒋介石败走台湾。凭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经济实力……他哪方面不超过中国共产党?可是,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1.
张蓬云 《政府法制》2013,(29):29-29
戴笠刚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时候,被老蒋看不起。既不派他事做,也不称他全名,只是叫他“乡下来的,去买包香烟”,“乡下来的,去把茶倒满”。如果一般人碰上这种待遇,早就受不了啦,但戴笠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不争,还引以为荣。对别人说:“蒋校长(那时蒋是黄埔军校校长)这样叫我,是种亲热。叫我雨农的话,反倒见外了.”  相似文献   

12.
谢涛 《检察风云》2013,(2):84-85
在大陆公众眼中,蒋经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大凡有点近代史常识的人,一般都知道,他是蒋介石的公子,是曾经统治台湾多年,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家。但是,或许也正是因为蒋介石公子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似乎永远处于其父的盛名之下,有关于他的很多细节,对于海峡对岸的人们来说,永远都隔着一层纱。  相似文献   

13.
秦海 《法治纵横》2011,(7):67-68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谭平山曾是身兼国共两党要职的风云人物,但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先后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不得不另寻出路,成为中华革命党的创始人。不久,他又脱离中华革命党,在抗战爆发后重新加入国民党,但又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后来参与创建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最终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4.
阿不思 《政府法制》2013,(15):40-41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婚礼,也是日后注定要被过度阐释的婚礼。《纽约时报》发布了蒋介石与孙夫人的妹妹结婚的消息,并称一位英国裁缝正在替蒋介石赶制礼服。  相似文献   

15.
陈仓 《政府法制》2011,(5):50-50
蒋介石及其“党国体制”日渐进入历史的深处,作为后代人,既无利害关系,也无个人好恶,我们研究他的执政史主要是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蒋介石在任期内创造过不少历史记录,其中兼任职务之多,堪称绝世无双的兼职冠军。  相似文献   

16.
路琰 《政府法制》2010,(10):34-34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即使在败逃台湾前夕,蒋介石仍然在考虑如何与黑社会组织互相勾结,“铲除共产祸害,反共复国”。  相似文献   

17.
徐焰 《政府法制》2014,(35):13-13
蒋介石很爱开办军校和训练班,又经常亲自讲课,他的一句名言是“打仗就是打将”。毛泽东同样也注重开办学校讲课,但他强调“军队的基础在于士兵”、“兵民是胜利之本”。一个是注重“将”。一个是注重“兵”。结果“兵”赢了“将”。蒋介石一直非常注意笼络军官。可是,他没有那么多钱收买兵,抗战前募兵时便常常欠饷,到抗战期间和随后的内战中主要用绳子捆绑的方式“抓壮丁”。  相似文献   

18.
林履明,福建福州人,1903年5月19日出生于一个林场主兼木材商家庭里。清末,他堂房伯父林森跟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其父深受影响,将大部分的家产给林森去捐献革命了。他少年时代就读于南开中学,尚未毕业,由其兄带到日本读书,1926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系。回国后,他先在福州挂牌当律师。1929年起,林律师出任过国民党省政府参议等职。在蒋介石“围剿”苏区红军时,他通过关系为苏区红军送去了三十万斤盐因而得罪了复兴社特务分子,被抓到南京军法处。他与方志敏烈士关押在同一看守所。八十年代后,他多次参加上海市有关部门接见…  相似文献   

19.
蒋经国是蒋介石与王老夫人早年为他从溪口挑选的妻子——毛福梅所生.多年后,蒋介石为了与陈洁如结婚,在王老夫人死后,与毛夫人正式离异.蒋介石写给毛福梅的二哥毛懋卿的一封信,描述他对结缡20年的妻子之感想是:“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  相似文献   

20.
金满楼 《政府法制》2014,(23):33-33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课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玉祥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石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介石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