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陈东琪 《求知》2013,(7):61-61
在当前全球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美国经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呢?我认为应该是:经济回升看中国,经济稳定看美国。若干年前,美国人搞了两次拯救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反危机计划,首先是布什、鲍尔森当时搞了7000多亿美元,后来奥巴马又搞了7000多亿美元,美国最重要的是要融资,它不像中国有60多万亿元的国民储蓄。所以,要扭转全球范围内经济下滑的趋  相似文献   

2.
许多年来,美国经济一直被形容成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美国的经济增长强劲。带动了美国消费者强烈的消费欲,美国市场的消费又带动了其他国家的生产。然而,美国人用来消费的钱是借来的,美国的国债不断增加,外国人掌握的美元资产也越来越多。美国的外债总额已达9万多亿美元,为此美国每天要从国外引进几十亿美元的资本来平衡账面。美国吸引外国资本的手段无非是两条,一条是利息率高,引得一些资本到美国追逐利息差;另一条是资产市场泡沫腾起,资产价格不断攀升,吸引外国人来美国资本市场上投资。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举措,在缓解危机和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着眼于解决美国经济的长期问题,启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贺军 《理论参考》2009,(12):51-52
全球压力下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无可回避 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海啸重创之后,低碳经济浪潮正在兴起。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浪潮至关重要:一是美国选择以新能源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美国的政策在全世界掀起了新能源经济的浪潮。二是哥本哈根会议将对全球的碳减排形成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王春  何黎明 《学理论》2010,(26):177-178
联邦政府在战时通过调整税收、改革货币政策应对国民财政支出;美国由自由放任主义经济逐步转向政府干预经济;战争刺激了了农业的繁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美国军方与私人企业、科技人才的广泛合作使美国国防和民用工业得到了很大革新;战争引起美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和资源的匮乏;美国从战争中获利,逐步确立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祝慧  孔华 《理论参考》2008,(4):24-24
房价走稳,金融体系将稳定 记者:美联储将利率降低75个基点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的可能性是否降低了? 格林斯潘:对于美国经济,我的看法是美国经济衰退、经济萧条的可能性是50%.但目前还没有很过硬的数据可以证明经济恶化。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为解决国内就业问题,推动经济增长,在国内消费投资疲软和财政赤字不断加大情况下,美国希望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提出了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观点,目的就是利用世界力量来帮助美国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8.
于鹏 《理论参考》2008,(4):44-45
长期以来,虽然房市低迷仍在继续,次贷危机阴影笼罩,各界人士仍对美国经济看好。然而,最近的经济数据却显示,美国经济的调整远未结束,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将出现“恶性循环,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将推高金融业的损失,而金融业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金融业整体的崩溃将进一步加剧此轮美国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10):13-13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23日专艮道: 中国将有可能在2016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表示,为了实现这一前景,中国需要对社会和经济政策领域的五个关键因素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拖累,也让全球金融市场随之震荡不已。现在,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都在关注这场危机的演化趋势。预测其对美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去年增长一般,它被房地产危机所累,信用市场出现的危机也在威胁着美国经济。一些观察家曾神化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但最终不得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还是摆脱不了出现衰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中国的商界领袖们明白中国接下来可能面临怎样的风险,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则变得极富价值——为什么美国的大萧条会如此严重?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有三个因素造成了美国经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次贷风波通过恶化消费现金流、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给美国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短期内美国消费增速放缓,但长期内美国消费并不会大幅萎靡。 美国经济在长期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消费并没有出现长期萎靡的趋势,而具有易变性的投资放缓很可能是造成短期GDP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且本身波动较大的净出口则不可能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打击。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6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2.2%、2.8%。IMF对2007年全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美国1.9%、日本2.O%、欧元区2.5%,2008年分别为美国1.9%、日本1.7%、欧元区2.1%;OECD的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7年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则分别是1.9%、2.4%、2.6%,2008年分别为2.1%、2.4%和2.7%;英国《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为2007年美国增长率为2.0%、日本2.0%、欧元区2.6%,2008年美国2.1%、日本为1.8%、欧元区为2.0%。  相似文献   

16.
卢建祥 《各界》2007,(4):65-66
美国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表明,美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高度关注。美国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区分了一般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行为,并平衡了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一月·外媒     
《侨园》2012,(11):5
美国年轻人奔向中国寻机遇乔纳森·莱文是个雄心勃勃的25岁硕士毕业生,在研究了海外的就业机会后,他最后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教书。"在美国,每个人都那么无精打采……简直像世界末日,没工作,收入差距大得要命。我们回到了镀金时代的美国。"他说,"你可以说这就像是一次长征。"莱文属于认识到新现实的一代人。美国已不再是机遇之地。中国才是。  相似文献   

18.
于祖尧 《理论参考》2008,(11):54-55
“次贷”及其危机并不是美国经济局部的、偶然发生的问题,“次贷”实际上是美国经济的缩影,它所引发的金融风波可能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先兆。  相似文献   

19.
2月13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为重整美国经济迈出的第一步。然而,方案中赫然在目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却招致了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非议。该条款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经济刺激方案的资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6):40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日前发表文章称:自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经济繁荣之后都将伴随一场经济萧条。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以出口驱动型增长为基础的。由于中国的出口依赖于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