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食素渐渐成为时尚。那么,什么人适合食素?人们在食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为大家解答。1.在选择食素前需要考虑个人体质吗?答:通常,素食分为两大类:可以喝牛奶吃鸡蛋或至少吃其中一种的"蛋奶素"和完全不吃任何动物来源食物的"纯素"。"蛋奶素"一般不会明显影响营养素供应,而"纯素"需要科学安排膳食,避免营养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为何食素素食是佛教寺院里的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其含意,素是洁白、纯朴;食即饮食的意思,素食指不夹杂任何肉类荤踉味的食物。佛教的教规是大慈大悲的,为了培养教徒们的慈悲之心,它讲因果报应.严禁杀生,所以中国佛教特别重视清淡食品。中国佛教(大乘教)...  相似文献   

3.
简单是金     
柳融文 《广东民政》2009,(12):51-51
什么是简单生活?顾名思义,它主要是指入的清心寡欲、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其实,它早就是我们老祖宗崇尚的养生之道。笔者虽阅书不多,但仍可举出几例:最早孟老夫子就发过“养心莫善于寡欲”的高论。“寡欲”其中就包含了简单生活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10,(1):63-63
粗粮扎嘴、柠檬发酸、大蒜太冲、苦瓜太苦……很多食物的“口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它们却是被营养学家们推崇的保健食物。难道食物也是“良药苦口”吗?营养学家们为记者道出了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5.
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主宰。可是要把人放到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去,人简直不可捉摸。人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的本质不是指某一个人的,而是一切人的;人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抽象的,而是极为现实的,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关系等的总和。首先,这是对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性论”,的  相似文献   

6.
素菜浅谈     
素菜又叫“斋菜”、“素食”。它最早以“羹”为主,辅以茶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不断充实菜品,到了北魏,就初具规模了。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素食的传统。古老的《诗经》中已有“肉食者鄙”、“野老献芹”等典故。但是,这仅是素菜的源头,还不是现在所讲的素菜。作为一个菜系,素菜只是在佛教传人我国以后才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唐人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说:“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  相似文献   

7.
某地有一因吃喝嫖赌而贪污上百万元的官,在绑赴刑场处决时,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地说,“若能将我释放,我愿终生过风来雨去、粗茶淡饭的清淡百姓日子,不再当官。”临死说出此话,令人思索。该死刑犯时至此时,仿佛才知道一个当官者的生活享受,是“风来雨去,粗茶淡...  相似文献   

8.
苗语有没有形态?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人谈及。我认为苗语(指湘西方言,下同)是有形态的,词缀就是它的形态标志。苗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都有词缀,其中又以名词的词缀最丰富。什么是形态学?岑麟祥教授说:“形态学这个术语有两种意义:一指语言中在历史上形成的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一指研究语法科学中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即指研究词的构造和词的变化的那个部门。”岑教授又说:“应该认为构词法是在语法学和词汇学之  相似文献   

9.
蒋乃珺  王晓 《今日广西》2007,(12):71-73
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当“素食风”袭来时,全球为之动容:在中国,北京大学成立了素食协会;在美国,人们更以“吃素”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世界权威营养学家、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博士,近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大谈了他的“素食经”。素食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改变?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会不会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颠覆?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来看,有关历史,涉及到四个重要问题:到底有没有客观的历史?到底有没有历史规律?历史有无意义?到底什么是历史?历史的真相就是人性的真相,它有它的客观性,当然不是绝对的客观性,而是渗透了主观性的客观性。历史有规律,但不是自然规律,而是自由的规律。历史学就是人学,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人是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又要发展到哪里去?历史学的意义在这里。历史就是人,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是有历史的,而动物是没有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汪洋 《统一论坛》2001,(2):15-16
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海和平的基石,是两岸谈判的前提和条件。而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上台后,极力回避这一原则,给本已紧张的两岸关系更增加了不少变数。“一个中国”到底指什么?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是一个地理存在,它是指有史记载以来,从五、六千年前一直到现在,在亚洲的东部华夏族  相似文献   

12.
第四大项:人本管理的创新 ——人本管理是指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 理解人本管理的概念时,首先必须认识:“人”指的是什么。它不是狭义中的“人”,而是不仅包括组织内部的成员,还应包括组织的“利  相似文献   

13.
所谓“公民投票法”,是指近日来岛内一些人士推动的一项议题,即企图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公共政策、“宪政” 改革,甚至台湾前途,以及是否加入联合国等.民进党首提,并竭力催促,各党派观点不一.当今的台湾岛各种问题丛生,靠公民投票的办法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吗?这种办法从根本上到底是符合还是违背台湾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呢?  相似文献   

14.
自从在1988年的第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以笔名郎郎发表的“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这篇文章以来,在大学生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我们的生活目的应该是什么?我们将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呢?难道就这样看小说、翻杂志、下围棋,看电影,最后混张文凭吗?大学生们在向父母、向老师、向社会诉说我们同代人的苦恼和困惑、丑陋和渴望。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学生是“幸运儿”、“天之骄子”,每个人头上仿佛都笼罩着一个个炫目的光环。是的,当代的大学生是生逢盛世,从小在顺境中长大,从小被父母和老师宠爱,后来又顺顺当当地跨入了多少人为之神往的大学校园,心里好  相似文献   

15.
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舆论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楠 《思想工作》2006,(5):15-15
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在当代社会,到底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公民道德树起了新的标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面对“八荣八耻”,新闻工作者要怎么办?既要把它作为自己的潜意识行为,从自身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让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自…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先”,如果饮食得当,就如同有了一个保健医生,时刻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抵御外界的各种疾病。同样,饮食的宜忌,历来也为百姓所重视。那么春季的饮食宜忌是什么呢?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所以,春令时节可以多食: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艺”(包括这个总称属下的“社会主义文学”等分称)这个习闻常见的说法,指的是什么呢?从具体运用来看,有时是指作品,有时是指事业。按作品而言,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只是其中一部分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性、倾向性、政治性的作品。按事业而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党所领导的统一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倡导组织、精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国内科普界、科学传播界经常谈到科学素养,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中也破天荒地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列入重大专项课题。我个人倾向于仍然称“科学素养”而不是“科学素质”,而且最好不用“公众”、“全民”修饰词,而用“公民”修饰词。公民科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子集”,简单说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四个方面的问题:(1)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2)它是干什么的?即人们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3)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4)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走近禽流感     
去冬今春,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发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它对人的威胁到底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20.
“第五代人”的提法在中国的出现,到底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社会事实?弗洛姆曾提出过“社会性格”这一概念,并认为通过它可以解析社会现象、了解社会过程。如果在“第五代人”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使他们具有一种社会性格,那么或许通过分析“第五代人”的社会性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当今中国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第五代人”的出现是由当代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因素所致,“第五代人”的社会性格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