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有两种概括:一是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二是学界的"中国模式"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在实践上全面推进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构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鲜明中国特色内在统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是其"特色"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准确判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望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最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节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最璀璨的光环就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时代语境相结合,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仅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独特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转折点,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篇章,结束了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个领导中心"、一个社会模式的局面。随后,苏东国家的诸多改革虽未成功,但却留下了宝贵遗产。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用人类文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道路及其历史使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攻克难关,奋力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在社会主义改革6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黄宗良教授和项佐涛副教授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6.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期间有高歌猛进,也有低回跌宕。在以往国际国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的必然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加布里埃.佩里基金会于2006—2007年组织了一系列以"市场与民主"为主题的研讨会,并于2007年夏将研究成果收录在《市场与民主》论文集中正式出版,本文即选自该论文集。西方许多分析家认为,受到世贸组织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必然会终结。而法国著名左翼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则通过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好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以及面对全球化的威胁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与"中国模式"是不可分离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由此可见,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这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体现中国特色内在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路向、路标、路径三个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向"问题;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标"问题;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之际,回望过去30年,发生在世界与中国几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意义深远:1989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中东欧轰然崩溃,执政的共产党全部下台。而早在1978年,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中国命运实现了大转折。1991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2.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探讨络绎不绝,但是大多数限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至多是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Chi Zhang 《欧亚研究》2017,69(8):1333-1334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举办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大型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前景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卢森堡前首相、前欧州议会议长雅克·桑特尔博士认为:中国同欧洲、同世界的关系,在未来几年中将有一个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The China Model     
The return of the Middle Kingdom to the center stage of histor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geo‐civilizaitonal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rise raises anew the great question, thought settled after the Cold War, of what system of governance will stand on the right or wrong side of history. In this section the leading ideologists of the China model and its “peaceful rise” appear alongside the fiercest critics of China's way.  相似文献   

17.
China’s Future     
Ronald Torrance 《欧亚研究》2017,69(10):1666-1667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1,(20):95-95
《南风窗》创刊于1985年。26年来,"为了公共利益",坚守理性、良知、责任,为怀抱理想的写作者提供了一个最宽容的平台。今天,南风窗再出发,立志打造中国一流的传播机构。如果你关心中国命运,热爱新闻写作,拥有创业热情,对传媒业有远大抱负,欢迎加入我们!  相似文献   

19.
《Communist and Post》1999,32(1):1-21
What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to China in the next one or two decades? `More of the same' is not a likely scenario, because one-party rule is not optimal for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 interdependence. A second model, Singapore's authoritarian capitalism, appeals to many CCP leaders. But Singapore's scale and way of life are so different that its example cannot be very relevant to China. Nor does the Soviet imperial model fit, because China does not suffer from imperial overreach as did the USSR. The post-Soviet Russian model—a move from rigid hierarchy to free enterprise anarchy—could await China. Both countries have lacked institutions of civil society that could stabilize the country if central authority collapses. Another alterative would be a return to regionalism, spurred by economic and ethnic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Some PRC leaders hope to find a Chinese way that transcends other models, but this is not realistic. The most useful model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would be a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multi-party democracy, as has taken place in Taiwan. In one or two decades, China could edge in that direction. If so, animositie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would also diminish, removing a thorn from U.S.–Chinese relations.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 gain may then overshadow present tensions.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中国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中,国家制度是首要问题之一,与此相关的就是民主问题,这也是中国在目前就应考虑的大问题.由于中国正处于大变革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尚未形成稳定的国家制度,只能说是一种混合型制度.关于中国当代的民主化进程,最重要的首先是妇女的公民地位和权益问题、地方自治权问题和如何给公民提供法律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