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法律》2004,(3):i003-i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2 8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 ,自 2 0 0 4年 12月 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  相似文献   

2.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七届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1年12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已全面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地在法的贯彻实施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3.
<正>一、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1944年12月6日台湾当局制定"传染病防治条例",全文35条,经1999年6月23日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全文47条;于2007年7月18日重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全文共77条;其间另有几次的条文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一共修订了十次,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一次比一次规定复杂。其中有关主管机关强制权力的规定,侵害人民基本权利,本文试以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美国、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强制规定作一个比较法之研究。(一)"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及时查明传染病病因,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防止疫情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病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的解剖查验工作。第三条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工作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具有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资质的机构(以下简称查验机构)内进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指定具有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的医疗机构或者具有病理教研室或者法医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传染病防治法中涉及人身自由限制的立法内容进行述评,以分析其对于完善我国大陆传染病防治法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姚澜 《行政与法》2003,(11):69-71
抗击“非典”工作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本文在总结抗击“非典”工作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论述了宣传、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11月份广东发生一种未知病毒的疾病流行,相继在北京、内蒙、山西等地暴发,一直到4月8日卫生部卫疾控发〔2003〕84号文件,明确将此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范畴,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SARS”有了正式的传染病的身份。在此非常时期重新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这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具有法的约束力的行政规章中存在着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1.主体的适用范围过广。《办法》第五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消毒服务和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这条规定确定了《办法》中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是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  相似文献   

9.
《司法业务文选》2013,(13):35-42
1.2012年11月23日卫生部令第89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法制》2013,(2):51-51
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办法》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郑刚 《法学杂志》2003,24(4):2-5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是健全法制。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健全法制是战胜各类传染病,特别是战胜“非典”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现行《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发出传染病预警,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行政预警的迟延性。《传染病防治法》《医师法》《生物安全法》都规定了疾控机构传染病信息监测权,而信息监测是发布预警的必要前提。赋予疾控机构独立的科研预警权,提高预警的及时有效性,是我国卫生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吴星  薛晨 《江淮法治》2011,(13):24-25
时值春季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凤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年来连续监督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先行调研确定检查内容,又在今年3月有的放矢地检查了全县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情况,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李广德 《政法论坛》2022,(2):150-163
传染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关涉传染病防治制度的启动和运转,决定了整个传染病防治法的目标实现和功能发挥,须认真对待.根据立法对病种的确认方式,可大致提炼出国家主义防治观和专业主义防治观两种理论类型.国家主义防治观通过法律事前明确而严格地列举传染病病种及其等级,以体现国家权力对紧急状态的谨慎态度和对维护秩序的重视,凸显国家角色...  相似文献   

15.
卫生法律从本质上分析,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技术规范,依据调整法律关系特点不同,可划分为《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等,从而构成了我国卫生监督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根据我国卫生法律体系划分,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是《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等法规、规章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通过近年来的监督管理实践,感到现行的有关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立法存在明显缺陷,影响了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为了尽快改变该领域卫生立法滞后的局面,加强对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市场监  相似文献   

16.
《方圆》2020,(3):52-57
一依法惩治妨害传染病防治犯罪【法律要旨】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不符合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规定的,依照刑法第330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13年3月24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故意或过失地将传染病病毒传染给他人的行为,首先是一种侵犯被传染者健康权的侵权行为,对此种行为的民事责任缺乏规定,不仅使受害者所受损害得不到救济,而且也不利于《传染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 保障人体健康”的立法目的的实现。本文就传染病恶意传播者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春季,全球暴发流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下简称SARS)。中国在抗击SARS之后,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并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模式向法治模式的转变。然而,2020年年交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仍然暴露出了诸多法律问题。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本文试图从疫情防控中的具体现实问题入手,归纳出《传染病防治法》已有法律原则之外,还应当遵循的其他法律原则,以期为日后修法和法律适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