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巴蜀文学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家、 名家属于“流寓,作家、诗人。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因缘,从四面八方来到巴蜀大地,在这块热土上或仕宦,或游历,或创业,或避难,与巴蜀民众呼吸相通,共同奋斗,并将其见闻感受、喜怒哀乐化作吟咏,著为篇章;为巴蜀文学增添了奇光异彩。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就是继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之后最为杰出的一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家庭,自幼便培养起忧国忧民的思想,立下了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壮志。数十年间…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2,(14):59-59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把时光转到南宋,同样是过夏天驱暑热,南宋人的办法花样百出,绝不是开窗纳凉这么简单。他们除了吹风扇(一种风能的扇车)、吃冷饮冷食(此类饮食品种很多)之外,还喜欢走出家门,到广阔天地之间寻觅清爽的凉意。  相似文献   

3.
雨蔚 《传承》2008,(9):39-41
"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南宋诗人陆游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家乡社戏上演时的场面。近千年后的今天,绍兴社戏在农村上演时依然延续了这样的壮观。去绍兴坐乌篷船、喝黄酒、吃茴香豆、看社戏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但最最令我心动的还是那里的社戏。最早知道社戏,是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虽然时隔久远,但那一大群顽童穿梭于观众中的热闹场面,以及河道中停满  相似文献   

4.
英达──中国影视导演里的新面孔伊夫在北京建国门内那幢豪华辉煌的国际大饭店底F,有一条普通的短巷,在这条短巷北端的一个普通的红门里,往来着当代最活跃的文艺界人士,他们有作家、诗人、作曲家、剧作家、摄影师、画家、歌后、导演、曲艺演员和影视明星们。此外,还...  相似文献   

5.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军大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南宋流亡小朝廷的行宫所在地厓山(今广东新会)。此时的南宋,尚有战船1000艘,军民近20万,他们决定拼尽全力,背水一战,绝处求生。然而,命运之神已完全抛弃了存世300多年的大宋王朝,厓山之战以南宋近10万军民纷纷跳海、慷慨赴死,  相似文献   

6.
陶短房 《同舟共进》2010,(10):18-20
清朝是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分别按两个朝代计算),它的覆灭,标志着中国皇权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9,(3):76-78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辽国和北宋,建立起与西夏、南宋中足鼎立的大金帝国,  相似文献   

8.
略论南宋妇女的财产与婚姻权利问题唐自斌新发现的明刻足本《明公书判清明集》(以下简称《清明集》)是宋代一部诉讼判词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它为研究宋代特别是南宋法制史,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本文拟从《清明集》出发,对南宋妇女的财产与婚姻权利问题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9.
古宅与老人     
<正> 杭州孩儿巷,曾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5次游宿,并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名句而闻名。然而,在旧城改造中,深藏巷内98号的一处古宅是拆是保却争论了三年。这三年中,在这里生活了73年的钱希尧老人始终对百孔千疮、风雨飘摇的古迹怀着深厚情愫。为古宅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他不但奔走呼吁和附近居民联名上书市政府要求保存,还依然留住在后进院落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厢房里,日日夜夜地守护着,使古宅里的  相似文献   

10.
梦窗词结构方式初探潘裕民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继姜夔之后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也是词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现存词约340余首,其数量于南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然而,自宋末以来,特别在近一个多世纪内,对梦窗词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究其原因,恐怕与它...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开元二十五年又中博学宏词,迁校书郎。开元二十八年被贬江宁丞,后又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后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身后十分凄凉。王昌龄与当时诗人常建、王之涣、辛浙、高适、王维、李白、岑参都有交往,与王之涣、辛浙交往最深。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其诗擅长七绝,能以极短的篇幅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不少成为当时乐府歌词中的绝唱。在同期诗人中,只…  相似文献   

12.
“九龙”的由来施丕基“九龙”的位置在广东珠江口东岸,是向南突出于海中的一个半岛,与香港正好隔水相望。九龙半岛这一名称的由来,说来话长,却与南宋的沦亡有关。据说在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忠臣陆秀夫揩同幼帝邴(bing丙),从福州到达香港东边的鲤鱼门,再转向九...  相似文献   

13.
林盛 《政协天地》2012,(7):57-58
在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朱熹“朱子故里”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中仙乡龙门场,有一片全省最大的古银杏林,也是三明市唯一的省级摄影创作基地。这片如诗如画、似一幅幅动念与静态融为一体的绿野之美古银杏林,以其自然生态景色的美妙画卷,令人憧憬、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4.
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也被用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头上……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既爱国,诗又写得好,人们爱他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  相似文献   

15.
周松  余兆钢  祝敏松 《人民政坛》2009,(3):F0002-F0002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这是清末举人王国瑶将北京琉璃厂与福州南后街相提并论所作诗句。2009年春节前夕,经过一年多时间修复重建的三坊七巷中轴线——南后街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宾客。这标志着福州市三坊七巷修复重建工程进入新的阶段。在未来的两三年,吉庇路、光禄坊、通湖路、衣锦华庭巷(雅道巷)四条街的沿街立面,拟将修复成明清风格,像南后街般古香古色。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爱国思想简论庞士让正如但丁是欧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一样,龚自珍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近代最初一位的著名诗人和爱国思想家。龚自珍(179—1841),字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与中国近代第一...  相似文献   

17.
白爱平 《求索》2011,(8):182-184
唐末五代时期,面对纷繁多向的诗歌审美旨趣和创作取向,士人们试图将众多前辈诗人排比归类,从而为诗歌之道做出最基本、最简洁的划分。齐己在其《还黄平素秀才卷》诗中首次将姚合、贾岛置于对举的地位。南宋时期真正出现了姚贾并称的说法,一些诗人群体如永嘉四灵以及江湖诗派诸人明确地将姚贾诗歌作为效仿接受的典型范本。姚诗的随和纤细与贾诗的寒涩苦僻以及二者所共有的清冷深幽的审美趣味,在南宋人眼里,正可以矫正江西诗派末流的圆滑熟烂之弊,从而为充斥着陈陈相因之气的诗坛重新开疆拓土。释永颐于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或稍后创作的《悼赵宰紫芝甫》诗,是现存最早出现"姚贾"二字的宋人文本。姚贾诗风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在严羽等倡导的诗禅理论兴起之后,逐渐沦为及目直寻诗论的反面注脚。  相似文献   

18.
刘蔚 《群众》2018,(12)
正范成大,南宋名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江苏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江苏文脉研究工程重点关注的古代文化名人之一。其为学为官为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仕优仍学成文化巨擘范成大一生有志于艺文,在诗文、书画、谱录、方志等创作和研究领域均为一代之冠冕。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并与陆游被清初诗坛奉为圭臬,一度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  相似文献   

19.
夏玉兰 《群众》2011,(2):40-42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南宋诗人陆游曾用诗歌赞美潇湘美景、湖湘文化。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湖南传媒文化破冰提速,“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等一鸣惊人,异军突起,蜚声业界:湖南卫视以“快乐中国”叫响华夏大地,收视率排名居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的第2位,  相似文献   

20.
金人 《统一论坛》2009,(6):61-6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南宋时台湾就被列入中国行政区划,隶属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管辖。元代设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管辖台湾、澎湖地区民政。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63年),恢复澎湖巡检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