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开放条件下政府能力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政府公共行政的影响是双重的。对政府公共行政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挑战,这表现在对传统公共行政能力,即政府的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强制能力和合法性能力等向度的挑战上。全球化并没有消弭民族国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但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政府必须重塑自身的能力基础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必须从理念上重新理解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行为上调整政府国内国际行为方式、从制度上改革政府体制以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的能力。这一行政工具理性的转变和建立将使民族国家政府成为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
政治资源开发:转型时期政府形象重建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资源开发不仅为政府有效性提供必要的物质性资源支持,也为政府的合法性提供权威性资源支持。政治资源开发是转型时期重建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政府因物质性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政绩困局"和"信任危机",政府开发政治资源有利于满足尽可以多的公众要求,有利于协调社会冲突,也有利于公平地分配资源。政府形象的重建与政治资源的开发是一个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强调:以重建政府形象为目标,从强调物质性资源开发到重视权威性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信任可以增强整个政府体系的政治合法性,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我国一些基层政府信任陷入一定的困境,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进而提出走出这些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合法性从本质上讲是民众对于政府统治的心理认同,它以一定的物质因素扣相对独立的精神因素及特定的社会基础为支撑,对保持政府秩序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导致现代社会政府合法性危机出现的因素主要有政治正义性不足,现代性因素对传统舍法性来源和基础的结构性挑战,转型时期政府供给能力的下降,腐败现象产生的政治离心力等,社会结构的分化也构成了对政府合法性的威胁。要维护政府合法性,就必须顺应客观规律,在充分借助现有合法性资源的基础上,致力于创建现代合法性的结构与内容。  相似文献   

5.
刁瑷辉 《学理论》2014,(9):9-10
当代中国面临全球化与转型时期双重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之间的边界模糊,国家认同遭遇困境。在转型时期,贫富差距、政府寻租等社会问题导致民众对政府认同产生疏离感。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完善制度的公正性,培育良好的市民社会是重塑中国政治认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二是在此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只有把这两方面及其关系都解决好,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一、要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有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现在政府和企业仍未分开,政府的职能也没有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诺斯"国家悖论"所揭示的两难困境告诫我们在充分利用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和政府失责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我国已建立了初级市场经济并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法治,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法治的确立.而法治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我国要顺利实现市场经济的现代转型,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保护产权,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是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责任政府是法治理念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体现.责任政府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必须确立的政治基础.责任政府需要一系列制度构架确保政府对人民责任关系的确立.责任政府制度构架的基本方面包括:政府责任规范体制、政府责任履行的评价制度和政府责任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政府制度要重点把握行政权力制度、依法治国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胡书东 《理论视野》2013,(11):34-37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必须尊重、促进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合理化。通过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科学、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善预决算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效能。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发展都内涵着财政转型,现代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需公共财政。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公共财政的确立。公共财政因其内在性质和基本结构,已不仅是一项经济制度,更是一项政治制度,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立足于公共财政这一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研究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演进的逻辑及改革有其学术价值。国家能力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控制动员能力,政府间财政关系通过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对这两大能力均有重要影响。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进始终围绕提升国家能力而展开,它在不同时期,在各级政府层面,均有不同的展现:统收统支制度通过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集权,来提高国家的控制动员能力,从而强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分灶吃饭制度通过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运用辖区控制动员能力来创造市场;分税制有效提高中央政府的控制动员能力,同时中央与地方分别在建设统一市场、促进局部市场发展上合理分工。为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仍需进一步改革,中央税要导向生产性税基,地方税要导向消费性税基和财产性税基,事权分配要体现事权分置与中央制衡原则,转移支付要扩大分类拨款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农村基层政府"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家"构建的视阈中,农村基层政府的产生是国家向农村社会汲取资源的历史性的需要,而现实中农村基层政府的存在合理性则来自于乡村社会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治理能力问题的乡镇政府必须通过革命性变革的政府"再造"完成从"汲取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模式的转变和功能的转换。而政府"再造"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财政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民意表达机制等方面的制度短缺或不足,因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法律依据。但是,实践中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存在许多困境和法律支持的不足。因此,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法律制度,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型期,行政环境和行政条件日趋复杂,因此,充分认识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认真分析转型期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应当转变观念,构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理念;加速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转型;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监管;问责纠错,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途径,加速电子政务建设;信息透明,加强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民主参与;以民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救助,从而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政府角色的重塑崔华华1在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一身二任:其一,改革自身体制;其二,增强自身能力。这双重任务,其实便是为政府在转型时期的角色进行了定位与重塑,即通过职能转变使其由微观经济管理者转变为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需要,国家财政有必要筹集专项资金。而欠发达地区资金不足和资本形成能力低下是制约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须要强化地方财政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滚大雪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农民、多予与少取、重建与保护、外表形象与生活质量、集体经济与发家致富五个与财政相关的关系,从各个角度向农民倾斜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戚如强 《理论导刊》2008,1(3):70-7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政府更是首当其冲.然而,与中央的高度重视相比,许多地方的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惰性":消极、被动、冷漠、懈怠甚至是抵触,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党的新农村政策的成果.要实现国家政策与乡村社会的有效融合,必须高度关注基层政府的"失灵"问题.从增强制度供给、重构政府职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着手,帮助基层政府走出执行困境,做到勤政、善政.  相似文献   

18.
政府合法性是政府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体现为社会和民众对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过程所构成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服从与认同。中国政府合法性基础正经历着从传统阶段、过渡阶段向成熟阶段的历史变迁。同时,面对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新宪政理论为政府合法性的维系与巩固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民主选举、有效政府、执政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其公共服务职责的合理分工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和多元供给格局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还面临着"职责同构"下的笼统供给、财政制度限制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乏力、"GDP增长"指标波动压力下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扭曲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应理顺政府职责配置关系,合理划分各层级服务职责,加快对省级以下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分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权责一致原则细化财政制度设计,规范公共服务供给的操作和执行;科学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激励机制,确保各类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之上,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无法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平性,不仅不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为此,必须从进一步推进分税制改革、优化和创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出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