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以下简称“公选制”)在我国是一种新的选拔领导干部的具体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含量很高。从现阶段看,公选制的技术需求主要包括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运用技术、试题命制技术、考试组织技术、比较考核技术和试用评价技术等。对于这些技术必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加以创新,以适应公选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黎辉 《政府法制》2009,(8):33-34
公推公选领导干部,作为不少地方探索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一种方式,无疑具有独特的进步意义。但当前公推公选领导干部也给干部工作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入世”与我国仲裁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  王娟 《法学杂志》2000,(5):22-24
本文旨在以制度创新学的观点初步探讨宏观层面上的“入世”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影响 ,勾勒出我国仲裁制度的创新机制的主要理论框架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民主与法制的历史舞台上,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独领风骚。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被西方国家称之为“东方经验”或者“东方一枝花”。但是,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为保持生机和活力,彰显其促和维稳作用,急需改革完善和加快人民调解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飞 《行政与法》2003,(11):30-32
本文运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将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地方政府引入分析框架,探讨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形成的低成本效应,同时指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行为偏差,创新行为可能会锁定无效率。最后指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会通过一个博弈过程退出锁定,我国的制度创新会向其他制度创新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0,(22):27-28
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新通过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异地“漫游”  相似文献   

7.
2013年我国《公司法》完成的资本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沿袭了法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近10年来的做法,于我国国情考虑很不周延。工商机关从公司登记事务切入取消公司法定最低资本数额和实缴要求自始不合法治原则,谋求逃避监管职责的制度“走私”利益,欠缺正当性,存在违法情节;而深圳创造的“认缴制”概念在法律上没有确切的含义,没有体系化的制度结构,深究起来不知所云。地方政府越权修订国家的公司法,冒犯全国人大权威,实质获取“举改革大旗”、“挖制度洼地以引流抢夺国内金融资源”、“摘皇榜”等行政机会利益,倒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吃改革宴席中的立法“剩饭”,污损了民意机构的尊严。实施颠覆性的改革措施,忽视了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背景及底线。英美授权资本制下维护交易安全的配套制度非常完备和精细,我国则缺乏那种系统性的法律配置和软文化,依托法定资本制保护债权人利益是我国长期的最适合制度选项。所幸的是,本次改制后,法定资本制的框架尚得以保存,我们必须戒急用忍,通过公司法的进一步修订建立及时、妥当的配套制度,跟进补救其错漏。  相似文献   

8.
椿桦 《政府法制》2009,(20):43-43
河南固始县2008年公选的12名乡长大多是当地官员子弟,让人感觉有“继承”之嫌。固始县委组织部部长周辉回应媒体采访时反问:“公选符合程序,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吗?”判断官员之后当官是否合理,关键要看其官位是怎么“选”出来的。很多国家都出现过“父子总统”、“官员世家”什么的,但由于他们经受了选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刘方 《中国司法》2012,(7):109-112
刑事辩护、代理制度的完善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所努力的方向。中国的刑事辩护、代理制度,特别是律师辩护制度,是在极其贫瘠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作为现代刑事诉讼基石之一的刑事辩护,中国传统的法制对此始终采取排斥和轻视的态度,在诉讼制度的建立和诉讼方式变革方面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对诉讼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图从根本上摈弃传统的纠问式诉讼,引进西方的控辩式诉讼,彻底改变由法官“大包大揽”的法庭审判体制,构建“三角形”的刑事诉讼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1日,我国《社会保险法》中所确立的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正式满一周年。经历了一年的光阴,这一堪称是工伤劳动者保护史上具有重大突破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制度执行得顺畅还是“画饼充饥”?这条为工伤劳动者铺就的道路走起来有多艰难?  相似文献   

11.
分类管理和专业化建设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应在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具体框架内考虑其制度设计,必须以有利于专业化建设为基点,并结合监狱劳教工作的实际;同时解决好二次分类环节及把“矫正教育师”纳入专门的警务技术序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梁霞 《政府法制》2009,(7):55-55
我国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了将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杰文津 《中国监察》2009,(16):50-50
进入8月份,国务院规定的每年一次带薪休假制度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央领导同志也陆续开始休假,给广大上班族做出了表率。可是,我们仍然会经常听到有的人说:“今年假又休不上了,领导说工作忙”。这些话初听起来像是“领导”们对工作很负责任、不容许员工有丝毫懈怠。但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这其中折射出的却是“领导”们制度意识的弱化,因为事实上,工作并没有忙到无法休年假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四川省德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公推直选中江县县长过程中,积极发挥监督职能,较好地防止了用人失察、查用脱节等问题,保证了公选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选前,市纪委、监察局派出监察局长进入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和主任评委,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市公选领导小组,对公选领导小组成员有无在“公选”工作中随意变更公选条件、标准、事项的情况进行监督。公选中,市纪委、监察局选派业务骨干对市委组织部在组织笔试过程中有无违纪违规行为,参加面试的正式评委、群众评委、记分员、计时员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等进行监督。市纪委、监察局还派…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月下旬,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市政府组成人员公推公选工作,把市政府47个工作部门的“一把手”全部纳入公推公选范围,其中通过电视、网络现场直播的形式,让16名竞选市政府4个部门“一把手”的候选人逐一登台演讲,现场回答提问。这一选人用人新举措,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举荐贤才,为政之要;公正公平,用人之策。公推公选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公开透明、民主选择、社会参与、平等竞争、科学决策等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所构筑的社会经济新秩序中,传统的产权框架面对消解了民族国家的世界秩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其带来的新问题。当知识产权在新秩序中将自身权利通过登记制度和国际贸易扩散到全球,登记制度也就蜕变成了一种“霸权”力量。对于货币产权的霸权,比特币的兴起及其提出的金融“去中心化”是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应。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产权确立的机理延伸到知识产权的领域,也就呼唤了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以超越登记制度所建立起的知识产权确立框架,从而回应新秩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庭审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与抗辩式相配套的证据适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使证据制度由“突然出示”向庭前证据开示制转变。然而与抗辩庭审方式相适应的严格意义的证据开示制度并没完全建立起来,与抗辨庭审方式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治》2017,(1):6-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16年7月22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为改革确立了思路和框架。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授权“两高”在部分地区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授权决定...  相似文献   

19.
继上海试点实行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之后,我省的司法机关也提出了“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这一制度在探索在现行的刑法框架内对一些轻微伤害案件的折衷处理,在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刑事和解制度毕竟是对现行刑法的一种突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引发一些争议的问题,因此对这一制度的实施应当慎行。  相似文献   

20.
那些被警方抓去关押起来的人之权利状况,被喻为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度,这块“木板”在变长。这是那些被限制人身自由者的福音,但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