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天地     
丈夫的情人 玛丽和彼得昨天才在教堂里举行过婚礼。这天一起床,玛丽就问彼得:“现在我们已经是夫妻了,你能否把你婚前的情人告诉我,我不会怪你的。” 彼得说:“婚前我一共有五个情人,她们叫兰丝、甜娜、云妮、海伦和琼丝。” 玛丽说:“还有罗拉呢,她刚还给你写了一封情书。” 彼得说:“你说是罗拉呀,她可不是我婚前的情人,她是我结婚时在教堂里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孙振军 《小康》2005,(3):15-15
近一二年来,短信十分流行,几乎所有的电台、电视台和部分报刊都设有短信参与或竞猜栏目。但另一种怪味内容的短信也呈风生水起之势。圣诞节之夜,一位外地的副处级公务员熟人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向你祝贺圣诞的各国友人有:伊朗的他没内衣,日本的松下裤带,韩国的嫖娼妓,越南的软中硬,罗马尼亚的急了就撕裤,沙特的摸了还摸得·摸还摸不得。”见我没反应,这位熟人还专门又打来电话询问:“收到没有?怎么样?”我说:“你从哪儿搞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熟人却不以为然:“同事发的。这有啥?比这更刺激的海了去了!”为此,我专门询问了一些官…  相似文献   

3.
雨不大,霓虹灯映照着一把移动的伞,伞下有这样的对话:“你说,我刚才的表演怎样?”怯怯地。“整体感觉还是好的,服装模特儿的气质你是体现出来了,不过还可放松一点。”“是吗?”惊喜。“我一直没有信心的,我觉得自己毛病很多,所以一上去就紧张。”“其实,你不必强求完美,作为业余模特,你已经很不错了。”伞远去,一句淋不湿的话留在雨中:你不必强求完美。一切都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完美,也都不会像你策划的那样顺利,不必强求完美,你会少一些抱怨多几分洒脱。(摘自《今晚报》)不必强求完美@曹政军  相似文献   

4.
<正> “求求你啊,可怜可怜吧,发一条短信啊,给一点吧,求求你啦……”这个虚拟的声音,来自中央电视台,堂堂央视,几乎所有频道、所有节目都发疯地开设“短信有奖竞猜”之类的“互动栏目”了——似乎就《新闻联播》还没有撕下那张脸皮。主持人重复得最多的就是“请你给我们发短信,参与我们的节目”——不难从中听出连哄带骗、死乞白赖的意蕴;除了主持人时刻不忘提醒你给他们发短信之外,节目当中反复插播“请发短信”的字幕,节目最后绝对不忘播出“请发短信”的字幕。为了提高“短信收取率”,这些“发短  相似文献   

5.
“最近千万别去××路,那里有一群人得了艾滋病还害人!他们把自己的血打进针筒里,看谁不顺眼就戳谁!那里贴了通缉令。提醒一下所有你关爱的人吧!”这条足以引起许多人恐慌的小道消息,一下子成了杭州市民传播的“热门短信”。幸好警方次日便通过媒体公开表示,这种短信纯属谣言。(据《都市快报》)  相似文献   

6.
心灵小语     
●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你 ,但结果往往是苦难塑造了你。●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 ,不生过夜的气 ,所以也没有过夜的病。●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赞赏多了 ,应酬多了 ,时间少了 ,骄傲来了。●想追求完美的人 ,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世界都“完美”了 ,这世界还有趣吗?●生存是什么?就是继续让自己“不容易”。心灵小语  相似文献   

7.
刚认识他那时,短信是我们之间首选的交流方式,这应该也是现代男女恋爱常用的方式。他还提炼出充足的理由,一是中国男女含蓄,不见面,多酸多麻的词都可以表达出来,两眼一对视,词儿立马忘了。二是便捷,不管是开着大会,听着报告,还是坐着马桶,乘着小车,即便是正和漂亮女客户喝着咖啡,也不影响短信你来我往。而最重要的是省钱,表述衷肠的几十个字的言词话语传递过去才花一角钱。后来他索性给手机办理了短信包月,大喊“不发白不发”的拇指族倡议。“独坐相思椅,手握相思笔,望着相思月,想着相思的你,写着相思信,句句相思语,滴滴相思泪,想的就是你!…  相似文献   

8.
最爱红与白     
乍暖还寒时候,最爱红与白。白的纯净,红的热情,冰与火的邂逅燃烧你的似水柔情。风再起时,民族风情的神秘古老,抑或几何卡通的绚烂天真,做你的完美配饰情人  相似文献   

9.
<正> 如果你有手机,你应该收到过很多COPY 过来的短信。这些短倍或抒情,或幽默,或无厘头,你可能只是对之报以会心的一笑。当你知道这些每天收到的短信可能属于文学的范畴时,会不会感到惊讶?那到底这些短信算不算文学呢?这种类似快餐文化的东西,究竟有多少文学的含量呢?近日,国内著名人文刊物《天涯》杂志与著名人文网站“天涯社区”联合推出全国首届短信文学大赛,反响热烈。主办方宣  相似文献   

10.
黑丁 《人民公安》2012,(20):24-27
一桩看似平常的车祸,却是那样充满玄机;一条诡异的短信,牵扯出一群拜金女郎的秘密:一起蹊跷的失踪案,终结了一个“淑女猎手”精心设计的“完美计划”和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短信,被人们称为“拇指媒体”。它既带来了“拇指经济”,也滋生了“拇指文化”。同时,短信还可能引火上身,成为侮辱,诽谤他人的工具。 短信传播速度之快,问题之新,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情感的位置     
情是玻璃做的。把一件易碎的东西放在夹缝里——社会与家庭,那便是情人的位置。 不要过多地说,改革了、开放了、宽松了,捣腾个情人,既不劳“改组内阁”之神,又让心从此不再干枯。同时,也不再承担多重的舆论压力。其实,若这世界上真有这等便宜事,就不会有人无奈说一声:你想麻烦一辈子吗?找个情人去! 试着想想。是男人,发现她在人群中的独自美丽。于是,你就得请她进酒吧、听音乐。你就得给她买衣服、送首饰,甚  相似文献   

13.
短信自产生以来,这样的表述总困扰着我们:“这是一条来自古埃及的咒语,将它发给您的五位好友,你就会幸福一生……,否则就会……”还有总会不期而遇的“黄段子”,几乎每一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笔者曾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红色短信暖了党员心》的文章,大体是说静安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在现今党员流动频繁、教育管理不便的情况下,通过短信的方式,沟通、联系、服务党员,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凝聚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而这种短信被党员们称为。红色”短信。  相似文献   

14.
短信经历了从“实用”到“时尚”的演变,逐渐成为一种与网络语言融为一体的“后现代语言”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作为一种社会产品,短信因场合、目的、对象、情绪、角色不同而表现出与传统语言相分离的特质。对短信的特质进行社会性探讨,既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的正常交往,也有利于推动短信语体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和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前卫新潮,并借助无线传播这个快捷的通道,手机情人现象悄然兴起。一款小巧玲珑、新颖别致的手机里储存着数不清的柔情蜜语,演绎着一个个虚拟浪漫的爱情故事。时尚的手机情人有一首用Flash制作的歌曲《浓情蜜语——手机情人》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我的身体在你手心/与你脸庞贴得很近/每天感受你的温度/日夜陪你如影  相似文献   

16.
消息     
首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交流温馨平台启用首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交流温馨平台8月1日开通。包括服务热线63051111和服务短信10639111。目前能够提供的服务分为6大类,包括聋人短信紧急呼叫,聋人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中转服务、盲人语言短信中转、盲人定位导向、通讯录自助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今后还将逐步实现与首都应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结巴医生问:“你总是结巴吗?”“不,只是说话的时候!”看戏事情发生在刷院里。一位先生气愤地对身后边的一对叽叽喳喳的情人说:“我想看戏,你们不反对吧?”一位小姐答道:“我们非常支持你,但你看错了方向。”钳打丈夫丈夫又是一夜未归,妻子再也无法容忍...  相似文献   

18.
羽田在短信里解释说,“没有人会在日本的公车上大声说话的,不信你看看。”  相似文献   

19.
微笑是最有魅力的表情,然而,牙齿上的一些蛛丝马迹无形中泄露了我们的健康状况,牙齿不够完美会让人没有“面子”,而遭受牙病之苦更会让人无法忍受。其实,只要你愿意,拥有一口完美健康的牙齿只在点滴生活中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委政法委、永州市人事局联合举行“2006永州市十大杰出政法干警评选”活动。活动效仿“超女”评选,引入手机(小灵通)短信和拨打热线电话的投票方式。按照短信和热线投票的数量,目前整个活动至少已经赚了200多万元。这种评先的做法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不加甄别地把“超女”模式复制到公共生活中来,则必然会陷入伪民主的狂欢;有人认为程序上的弊端并不应否认票选这一民主形式。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