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阳 《共产党人》2010,(14):28-29
"我们不能给你资源,但能告诉你资源在哪里……"在宁夏地矿局,局长徐占海告诉记者说:"几十年来,自治区地矿局所属地质勘查队伍和广大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  相似文献   

2.
冯学娟  李旭 《共产党人》2013,(16):21-22
他们是孤独的先行者,走过的是荆棘坎坷;他们是艰辛的拓荒者,面对的是荒山野岭。尽管艰辛坎坷,但是在一种精神的鼓舞下,地质工作者乐在其中。他们的足迹镌刻在大庆、白银、攀枝花等一座座新兴城市。在宁夏,他们探明的一处处矿产地,成为众多基础工业的资源支撑,提交的一份份地质报告,为道路、桥梁和城镇建设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多年来,宁夏核工业地质勘查院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大力弘扬"三特别"和"三光荣"精神,鼓舞和引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奉献、奉献、再奉献……  相似文献   

3.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安,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武鸿麟,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周忠良等出席庆典并为贵州煤田地质科技中心落成典礼剪彩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1日,辽宁有色大厦32层会议室里,一场签约仪式正在隆重举行。局长王研代表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与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书评     
《红岩春秋》2016,(4):76-77
正《温家宝地质笔记》这本书是作者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精心之作,不仅是地质专业笔记选编,还是作者的真实回忆。它客观地记录了一个年轻地质队员成长的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质工作的变化和成就,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人民、地质事业的赤胆忠心与力透纸背的无限深情。第一部分所选笔记、日记和回忆文章,记录了作者当年穿行于崇山峻岭、戈壁荒漠从事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内容。第二部分收录的笔记,反映了1979年至1985年作者在不同领导岗位、不同管理阶段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收录的日记主要反映了作者对工作的热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8,(3):F0002-F0002
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成立于1960年,是一支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地质勘查单位。近五十年来,该队广大地质工作者肩负起地质找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丹心献苗岭,辛勤探宝藏,在贵州高原神奇富饶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先后三次受到国务院嘉奖,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采》2009,(1):F0004-F0004
座落在邢台市钢铁北路的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始建于1979年12月,是一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5,(5):F0004-F0004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重庆市地勘局)是一支隶属于重庆市政府的专业性地质勘查队伍,主要从事国家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及商业性地质工作。在几十年的地质实践中,广大地勘职工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辗转祖国大江南北,用心血和智慧铸就了极富行业特色的“三光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  相似文献   

9.
陈群 《党的文献》2020,(6):102-108
李四光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演变时势中产生的卓越科学家。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探索救国之路。辛亥革命后,他秉承发展实业、建设新湖北的目标,曾担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建设新湖北的梦想破灭,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系统地学习地质学。1918年以题为《中国之地质》的毕业论文,被该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1年,应国内培养地质人员的需要,李四光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他撰写的第一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科》,被母校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从1928年起,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长达20多个春秋,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4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月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翌年9月,李四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在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关怀下,他冲破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于1950年5月到达北京,随后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开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0.
汪黎 《求实》2013,(Z1):286-287
<正>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要加快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的目标任务,将地质找矿工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他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专业精深,时时处处高标准严格规范自己,几乎天天在做工程,跑工程,谈工程;他一直奋战在野外地质工程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他是著名的勘察技术专家,曾参加过包钢尾矿坝的加高排渗等30余项大型工程的勘测和评估工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专业论文和学术著作;他是廉政勤政的优秀代表之一,也是改革发展大潮中的奉献者。他的名字叫陈殿强,现年46岁,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杨舰 《当代贵州》2010,(2):32-32
<正>2009年12月28日下午,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在贵阳大剧院喜迎50年华诞。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厅局等领导作出批示并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3.
座落在邢台市钢铁北路的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始建于1979年12月,是一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全队现有在职职工464人,  相似文献   

14.
蒋颖 《支部生活》2011,(9):48-48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1982年8月.刚刚从昆明地质学校地质普查与找矿专业毕业的崔子良,唱着《勘探队员之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地质工作者这条充满艰辛的路,一干就是29年。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成立于1975年,现有职工6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0余名,其中高、中级职称85人,是一支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的综合性地质队。先后荣获"煤炭业部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先进单位";"河北省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现代化地质  相似文献   

16.
福泉葛镜桥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7,(18):49-49
贵州是一个巨大的桥梁博物馆,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桥型齐备,从古老的桥梁到现代的桥梁都有创新、在国内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都市乡村,还是在崇山峻岭,原野江河,人们在遥望蓝天的同时,总能看到那些高高矗立着的塔——钻塔。不论是角铁结构的井字塔、三角塔。还是钢管结构的人字塔,在那些高高的塔的身影下,人们总能看到那些地质工作者坚忍不拔、巍然挺立的高昂气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初步探明,中国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量达185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成立于1956年,是隶属于自治区国资委的区内煤炭地质勘查资质级别最高、种类最全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现有职工119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6人。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07,(7):F0002-F0002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组建干1953年,现为湖南省直正厅级事业单位,辖有11地质勘查单位,主要担负有色、黑色和贵金属的找矿任务,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