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沐泽 《台声》2007,(4):87-87
他从非洲小国走上了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他成为战争世界中的和平使者,他缔造了联合国的辉煌时代,他被誉为最可信赖的外交官。科菲·安南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2006年12月31日正式卸任.结束了他为期10年的秘书长任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和平"以及"怎样实现真正和平"的重大问题。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和平特性的揭示和阐发上。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和平是符合人类本性的生存状态,人本性是和平的基本规定性;在阶级社会中,和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平与战争都是一定阶级政治的体现,不同阶级所追求的和平是不一样的;和平又是各方利益共容性关系的体现,只有求同存异、扬同容异,才能求得和平;和平还是一个具有演进性的发展历程,人类会不断消除战争因素、积累和平功业,为最终实现永久和平创造条件。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和平意蕴,对于人们科学认知和平并以正确途径争取和平,都是极为重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昭君墓     
从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归来,在记忆的屏幕上突兀地耸立着一座丰碑——"昭君墓"。碑上用蒙汉两种语言镌刻的文字,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就是那位被蒙汉等各族人民传颂千古的"和平使者"王昭君的墓。  相似文献   

4.
珀石 《中国人大》2009,(10):52-52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频频被派遣访问各国,还常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出席各种国际会议。在1950年年底的华沙会议上,他满腔义愤地揭露和控诉美帝悍然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投掷细菌弹的罪行,并强烈要求组织国际调查,最终得到了世界和平理事会一些领导成员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提出,当今世界,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战争还是和平,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答案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念,消解人类冲突的观念基础;以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世界和平的经济机制,弱化国与国战争的经济动因;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世界和平的政治机制,扎紧军事冲突的政治护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世界安全构架,走上世界持久和平的现实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自身和平提供保障,为世界和平增添力量。中国之答为世界指明了一条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的和平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明的和平文化可以界定为东方和平主义。在对和平的追求中,东方和平主义蕴含着四种精神:世界主义精神,以神圣秩序为基础的调和主义精神,以"慎独"追求"至诚"的精神和人类"大同"的乌托邦精神。长城作为东方和平主义的历史纪念碑,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理想和秩序理念,凝聚了中国和平文化的历史意识和永恒价值。东方和平主义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历史与文化思考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日,石嘴山市民营企业家陈逢干在第21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上获得和平使者称号。这是继获得全国十大慈善家后,陈逢干获得的又一项殊荣。民营企业家陈逢干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慈善事业。2005年,他以个人名义命名了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层面看,对和平概念最一般的表述即"非战争"。从实践层面看,现实的和平是一种包含着冲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拓展了人们关于和平问题的视界。和平是"客观存在的状态",是主体的行为方式,并体现为规则、规范或制度。作为客观存在的状态,和平是多重利益的结构性存在,不同的利益应当在求同存异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 ;2 1世纪人类社会还将面临战争的严峻考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所作的战略判断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若弘,京润水上花园创始人;地产界的高尔夫之星,民间和平使者;连续五年所策划发起的三届CBD杯和两届长城杯高尔夫球赛,已成为政府与外商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文明对话是达成和平愿景的一个重要路向,和谐是和平愿景与文明对话的合一.人类应该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各种文明的共同进步,促使文明间平等对话,文化间友好交流,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平愿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平发展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和平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体现在中国内政、外交两大方面,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类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他从非洲小国走上了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他成为战争世界中的和平使者,他缔造了联合国的辉煌时代,他被誉为最可信赖的外交官。科菲·安南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2006年12月31日正式卸任,结束了他为期10年的秘书长任期。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国际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清晰判断。这一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1世纪前十年的发展,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开端。尽管和平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依然坚持走和平之路,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利益交汇点,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使21世纪成为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纪。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条件下,和平的价值日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和平学研究的兴起,对于和平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得以不断深化拓展.和平的内涵已由“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过渡,由单一的政治性概念逐步演变为关涉个人—群体—社会的复合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格健全、群体团结、社会和谐的探求,就构成和平研究的全新论题.  相似文献   

1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求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积极争取革命援助,为中国革命事业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外来干涉,积极支持广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扩大中国外交空间,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环境;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全方位外交,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环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百年历程,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成就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未来制定新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天智 《求索》2008,(10):118-120
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区分出国家权利、国际权利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构建各国间的永久和平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康德看来,由于地球上各个民族间共同性的增强,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对于实现永久和平具有构架之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已显当代价值,引起了新的理论回应。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论视域上看,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公共权利的公共性原则赋予了公民权利概念以普遍性的要求;诉诸武力的干涉必将让位于普遍友好的交往;与战争无法共处的商业精神终会成为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直接动力;道德与政治的先验一致性期待着道德政治家的出现,并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权利作为政治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青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在现代体育之父顾拜旦的眼中,从奥林匹克山上步下来的人间运动,身姿是如此曼妙动人,她是正义、勇气、荣誉、乐趣与培育的象征,更是追求进步与和平,及至人类真善美最高境界的引路明灯……  相似文献   

19.
王义桅 《人民论坛》2021,(2):106-109
评价一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是要看其是否构建了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心向背的政治新型形态,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拥有数千年和平基因,秉承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参与、融入现行国际体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崛起的中国要给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国际体系利益攸关方的关切,持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王世彤 《友声》2007,(4):40-40
我们是和平的种子,啊!和平的种子。无论撒在哪里,和平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我们是友好的使者,啊!友好的使者。无论走到哪里,友谊就在哪里开花结果。让我们敞开宽广的胸怀,拥抱七彩的世界;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迎接八方的朋友。让我们敲响和平的钟声,祝愿天下更太平;让我们唱起友谊的颂歌,祝福未来更光明。2007年5月19日于北京和平友好的使者——为中国对外友协第九届理事会会议召开作@王世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