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鲁民 《奋斗》2008,(9):60-60
《清人笔记》载:一个清代文人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买到了一方砚台,这块砚台太珍贵了,是岳飞曾用过的,因为上面写有岳飞的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这两句话是出自《论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就是:不是说很坚硬吗,7怎么磨,也不会变薄;不是说很纯白吗?就是放进污水里,也不会染黑。表明了志士仁人应该具有的气节与操守。  相似文献   

2.
心动之后     
如果我们心动之后,陷入了无限的欲念之中,在欲望中沉沦,就意味着和智慧挥别。对中国人来说,返回内心,就是返回传统,在重新审视传统中拾得内心的宁静。《六祖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我们中学教科书中曾经引用过这个故事。当然,书中称这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加以批判,这里暂不讨论。至少因为教科书的原因,国人对于"仁者心动"有了比较频繁的接触。这里所说的恰恰是中国人自身传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陵客 《唯实》2006,(8):128-128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5.
乐水     
李仁凤 《奋斗》2006,(8):33-33
孔子曰:“智者乐水。” 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答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寺院里,一群和尚正闭目静神打坐,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寺中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一个小和尚说:“幡在动。“另一个小和尚说:“不是幡动,是风在动。“第三个小和尚说:“不,是风吹幡动。“老方丈最后说:“既非幡动,亦非风动,是心动。“ 这个故事既有禅意,又富哲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狐狸爱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4):40-40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四》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礼记》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孙中山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8.
朱健国 《唯实》2007,(4):94-95
李斯先生,近日在电视剧《秦始皇》中又见到尔,幸乎不幸乎?与《史记》中一笔带过不同,尔在剧中反复几次向秦始皇秘书赵高感叹自己从“厕鼠”变“仓鼠”的喜悦,殊为令人深思———虽然先生留在《古文观止》中的名篇是《谏逐客书》,其实真正的独创性思想是“仓鼠论”:“人之贤不肖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4,(2):47-47
“与时俱进”一词并非中国现成用语,而是由中国古语“与时偕行”“与时并进”等词语演变而来《周易大传》“文言篇”在解释《周易·乾卦》中的“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说文》注曰:“偕,俱也。”意思是说,君子终日勤勉努力,与时并进而不息。  相似文献   

10.
古圣先贤的很多话,言简义丰,如果我们粗粗读过.往往会漏掉不少深意。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湘中飞舟 《党课》2010,(2):72-73
记者在采访一位德高望重、成就辉煌的为政者时问道:“你在领导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有何秘诀?”对方笑曰:“《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相似文献   

12.
忠诚是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文化品格。《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单元文选:“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在春秋时代本来是一种爵位,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子”字也随之而降级:“诸侯———微子,箕子;诸侯之大夫———季文子,赵简子;士人———孔子,孟子;乃至于———小子,婊子”(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样看,“子”从春秋时代的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对人的尊称,已经是一种降格。以“子曰”开头,是一种偶然呢,…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注·玉部》“瑰”字下,段玉裁注曰:“公回切,十五部。玟瑰本双声,后人读为叠韵”(段玉裁,1988)。“玟”字下又云:“二义古音皆读如文.  相似文献   

15.
“不学无术”.源自《汉书》,《汉书·霍光传》载:“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相似文献   

16.
《论语》“素以为绚”、“绘事后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儒 《理论学刊》2003,(4):139-141
一《论语·八佾》记载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本章记述的是弟子子夏向孔子求教《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几句诗的诗意及孔子的答复与感喟。《硕人》是卫人为赞美卫庄公的妻子庄姜而作 ,《论语》中所引部分正是描写庄姜的佳人贞淑 ,天生丽质。“巧笑倩兮”———《毛诗传》曰 :“倩 ,好口辅。”《毛诗正义》曰 :“以言巧笑之状 ,故知好口辅也。《左传》曰 :‘辅车相依。’服虔云 :‘辅 ,上颔车也 ,与牙相依。’则是牙…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18.
彭斐 《党员文摘》2008,(12):26-2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奋斗》2005,(6):55-55
中国人历来是看重节操的,尤其是看重晚节。人生一辈子,晚节不保,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宋稗类钞》栽:“韩魏公为相。在北门,重阳有诗曰:‘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公居常谓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故晚节事事尤著力,所力特全。”韩魏公名韩琦,朱熹所著《名臣言行录·韩琦》中,也收录了韩琦的这首重阳诗和“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
据《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鲁国聘问:“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乐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