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国外经济不景气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国内体制、政策、经营理论及外贸企业应诉不力等原因 ,使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者 ,使得国际市场份额严重萎缩 ,挫伤了国外企业对华投资的积极性。所以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加大政府交涉力度 ;力促取消对华不平等待遇 ,完善和建立反倾销机构 ;积极应诉 ,争取最佳裁决结果 ,是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天下事     
欧盟决定对华光伏征11.8%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6月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3.
据WTO反倾销委员会统计,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中国产品受到28个国家和地区的378起反倾销指控,居全球之首,至少影响中国出口创汇1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将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必将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我国企业必须着手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4.
欧盟对我国企业实施了大量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欧盟反倾销法律规范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公正,也有我国企业自身的问题,同时还有欧盟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解决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政府应采取主动措施,既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竞争观念,改变企业发展模式;又要努力促使欧盟以产业为基础给予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0年特别是1998年7月以来(自此中国公司可以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所发生的欧盟反倾销案件表明:欧盟一直在广泛地使用反倾销政策,从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数量到使用程度,中国公司都是很重要的反倾销对象,尤其是那些以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中国公司。欧盟之所以加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政策,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希望降低中国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保护欧盟内部市场的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这些产业的重组。因此,中国出口商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可行措施,尤其是合理的价格战略,来防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地缘经济时代来临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中欧双方共同利益平台不断扩大。欧盟对华经贸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因子,又有消极影响因素。总体说来,未来欧盟对华经贸政策发展趋势,决定欧盟对华经贸保持稳定提升的势头和存在一定的限定界面。中国应该积极制定和不断完善关于欧盟经贸政策和决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别是中欧关系的不断改善,对华军售禁令这个冷战的产物已经成为阻碍欧盟发展与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绊脚石。为此,欧盟自2003年年末开始采取切实步骤,重新探讨对华军售政策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是大势所趋。2003年10月,中欧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迈出了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第一步;2003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纳入其议事日程;2004年12月中欧首脑会议,欧盟表达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政治意愿”;同月,欧盟主席博…  相似文献   

8.
外国对华反倾销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以反倾销为形式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 ,不断吞噬着我国出口市场进而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拦路虎”。入世后 ,随着中国与国际经贸交往的日益频繁 ,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全球性将使反倾销问题更严峻地凸现于我们的面前。及时有效地消减这一出口障碍是外经贸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准确地分析外国不断大规模对华反倾销的内因和外因 ,可使我国能更有效地针对性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复关”的日渐临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然而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浪潮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美国:1993年7月7日,美商务部对我国出口的球墨铸铁管件反倾销案做出了最终裁决,决定对所有中国企业出口的该产品一律征收121.38%的高额反倾销税。由此我国该产品将全部被挤出美国  相似文献   

10.
范骏 《求实》2004,(Z1)
1996年中国的鞍钢、宝钢、武钢、舞钢和浦钢出口的钢材首次被美国反倾销至2 0 0 1年,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遭受反倾销已有十三起,其中数起涉案数量大、金额高。这对于正处于结构调整中的我国钢铁工业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调整的难度。有数据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回顾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施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增多。1988年前,这些指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在有近4 0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第二,被诉倾销产品类别增多。涉及钢铁…  相似文献   

11.
陈虎 《唯实》2011,(4):71-73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欧美等国对华企业征收反倾销税采取“一国一税”原则。该原则是一种政策性歧视,它加重了中国应诉企业的负担,造成了对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也违背了WTO规则。WTO专家组对“紧固件案”的裁决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一贯主张,并将对我国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的权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据了解,自从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糖和闹钟反倾销以来,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已达300多起,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而近年来韩国、日本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反倾销则尤其使山东省的农民兄弟深受其苦。我国于本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一问题会更加严峻地摆在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业者的面前。反倾销烟尘弥漫其实,早在2000年11月的中墨入世谈判中,墨西哥贸易和工业发展部部长布兰科就表示,因为不能解决阻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在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被哪个国家起诉最多?可能很多人回答是美国。错了,是印度。印度近年来已成为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制造"的钢铁、药品和化工产品等均遭到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即使相对印度弱势的电信行业也未能幸  相似文献   

14.
尹立 《学习论坛》2009,25(3):72-76
欧盟与巴西之间有关进口可塑性铸铁管装置反倾销争议这一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欧盟针对自巴西进口的可塑性铸铁管及管道装置实施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了WTO反倾销协议的相关规定,从而是否应被纠正或予以撤销的问题.从案情来看,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事实上是由于双方对GATT1994第6条和WTO反倾销协议相关条款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在确定倾销幅度过程中反倾销调查当局是否可以采用"将负倾销幅度视为零"的计算方法;二是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关于调查当局对损害是否可以进行累计评估的问题.通过该案,分析专家组对国际反倾销领域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所作的具体解释和裁定,从中发现规律,寻求对策,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反倾销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合理有效运用WTO反倾销规则来应对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实际能力,在对外贸易中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生存发展实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访欧洲回国的布什总统应该很沮丧,因为欧盟计划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无法阻挡,美国“最担心的事”正在发生。担心先进武器流进中国美国政要如此恼怒,出自他们一种强烈的担心——欧洲先进武器进入中国,将使美国的安全利益受到中国的威胁。那么,美国最担心欧盟的哪些武器流入中国呢?法国的军事卫星和导弹法国媒体曾报道说,法国的侦察卫星和“紫菀”导弹可能对中国有很强的吸  相似文献   

16.
邹玉娟 《党课》2012,(9):84-86
欧盟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近期,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典型案例就是欧盟紧固件产品反倾销案。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目2002年4月30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493起,涉及4000余种产品,累计涉案金额逾百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手段的最大受害者。中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原有的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歧视性政策,已在逐步取消,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会更加宽松。然而,WTO的成员为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必然会转向以具有“合法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特点的反倾销手段限制中国产品。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巨浪,不仅不会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减缓,而且会更加汹涌。为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虽然反倾销的立案权掌握在进口国手里,但应诉的主动权却在我们手  相似文献   

18.
周倩倩 《实践》2003,(5):31-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外对华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如影随形,其势之广、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对华产品反倾销目前已确实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拦路虎“,而且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这一问题将日趋严峻,因此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反倾销”是进口国家为保护本国工业不因进口商品的低价竞争而遭损害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按照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国内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输入另一国即倾销;如果倾销对进口国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进口国可对倾销产品征收数量不超过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反倾销作为关贸总协定认可的一种法律手段,本意在于阻止不公平竞争,但近年来被某些资本主义大国作为用来排斥我国产品,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华滥用反倾销中,有以下特点:(一)征税范围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继以往反倾销之后,美国企业开始对中国出口产品频繁提起"337条款"诉讼,该条款具有的永久排斥性使其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又一严重贸易壁垒.由于"337条款"调查涉及的内容在技术上比较专业,对应诉企业来讲,应对起来比反倾销更为复杂.大连企业应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事先预防;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审查机制;一旦涉案,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