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父亲是个最重感情的人,在他心目中共产党的位置最高。用父亲的话说:他的命运是与党息息相连的。父亲是咱们那个穷山沟里最大的“官”——村党支部书记。从咱懂事时起就知道,父亲在村上是个挺体面又有威望的人,不管是在化苦思甜会上作报告,还是在家里谆谆训导我们,他都会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好啊,以前咱给地主当放牛娃,做长工,现在咱穷人翻身做了主人。要没有共产党,咱还不真成了个要饭的”。这种感情他咂摸得最实在。的确,共产党给父亲的第一次解放,使他从受剥削受压迫的绝境中解放出来,真正做起了人,为他的人生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2.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06,(2):33-33
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宰相叫石奢。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不媚权贵,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去南方巡视。半路上看见一个人行凶后逃走,就下车亲自和随从们一起追捕凶犯。快抓到凶犯时,他才发现凶犯原来是自己的父亲。他既愤怒又羞愧,就命令随从不要追了,放走了父亲。  相似文献   

3.
不沾光     
上哪个当父亲的不爱儿子,哪个当儿子的不爱父亲。但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正确的爱呢?三国时胡威的故事,可以说是极好的例子。三国时的胡威去探望做了荆州刺史的父亲,他独自带着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荆州。父子相见,十分高兴。有些人就忙着在官府内给胡威张罗住处,房里罗衾锦被、豪华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可是胡威竟然拒绝去住,而在衙门的马棚里安了一张床铺。他说:“儿子不应该沾父亲的光,去享受非分的待遇。”胡威在荆州住了没几天,便请求回家。他父亲取出一匹绸子给他,可是他站在一边愣着不拿,过了一会儿,他问道…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出新闻的年代。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设有国家级植物病毒检测基地,有人推荐一位植物病毒检测专业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来园工作。但这位博士开口就提出要做该园的业务主任。结果因他“伸手要官”卡了壳。事隔不久,这位要官的博士终于如愿以偿,去了福建省农科院,农科院专门为他成立了“果树所”,任命他为所长。对博士伸手要官,人们褒贬不一,但显然贬多于褒,认为专业人才做官不能集中精力搞研究,且有官瘾太大之嫌,我倒觉得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对博士该不该伸手要官,应该辩证地去看。首先要看他为何要官,如果他是从事业出…  相似文献   

5.
去北京登天安门,是父亲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虽在电视上看过升国旗,看过邓小平检阅仪仗队,看过江泽民迎接外宾,但他还想亲临其境。帮父亲实现夙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春,我利用一个双休日,又请了两天假,拿出积攒了半年的稿费,领父亲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出了北京火车站,父亲便东张西望,直问我北京这么多人是从哪里来的,到天安门有多远,是否要走着去,来趟北京不容易,省着花钱多去几个地方行不行。最后我拗不过父亲,就在一家距天安门广场三里路但很廉价的胡同旅馆住下了。父亲说那旅馆比家里的土坯炕头要强多了。父亲…  相似文献   

6.
石奢纵父自刎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宰相叫石奢,他为政清廉,刚直不阿,不媚权贵,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去地方巡视,半路上看见一个人行凶杀人后逃跑,他就下车亲自和随从一起追捕凶犯。快抓到凶犯时,他发现原来是自己的父亲。他既愤怒又羞愧,就命令下属不要再追了,放走了他父亲。回朝后,石奢把自己捆绑起来,请求司法部门处置,并派人对楚王说:“杀人的凶犯是臣的父亲,如果臣抓住父亲,将他治以死罪,这样虽然可以建立自己的政绩,显示自己的刚正无私,但这是不孝的。臣废弃法律而放跑了凶犯,这是不忠的。臣的罪应当判处死…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08,(2):62-62
从前有一少年,很小就能诗善对。父亲为了让他早日成才,便带他去拜一老先生为师。 由于年少,父亲就把他背在背上去见老师。老先生见此情景便出一上联:“子把父当马”;意思是小孩不懂礼教,竞把父亲当马骑。谁知小孩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8,(2):62-62
从前有一少年,很小就能诗善对。父亲为了让他早日成才,便带他去拜一老先生为师。 由于年少,父亲就把他背在背上去见老师。老先生见此情景便出一上联:“子把父当马”;意思是小孩不懂礼教,竞把父亲当马骑。谁知小孩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9.
圆梦     
年逾花甲的父亲,要去北京登天安门。这是他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他三十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看到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是个谜。在我上高中时,村里有人买了电视,父亲才看到了天安门,他知道那是毛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地方,就萌发了去天安门看看的愿望。别说那时登天安门有限制,单就我们的条件也是望“门”兴叹。我的两个哥哥都像父亲一样,天天守着黄土地,…  相似文献   

10.
“凡人”父亲□艾琳父亲走了。我常常陷入久久的难以自拔的思念之中。父亲是带着清贫、带着无私无悔离我而走了……父亲一生平凡。当了一辈子工人,钻研了一辈子技术,最大的“官”不过车间主任。但他的同事们常说,他很有才华,很优秀。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些评价,总是...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5周年,也是父亲张启仁诞辰100周年,美院举办了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父亲逝世30年了,他越走越远,与他同时代的那些革命者大都离我们而去,知道父亲的人越来越少,了解父亲的人就更少了。我写文章回忆父亲,是为了纪念他们那一代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战士。父亲生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了整整20年,他两次被任命为副院长,第一次是在1963年,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央美院,有父亲青年学生时代的老师王森然大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王达夫,乳名王丙娃,1918年2月出生在四川渠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全家人就靠我爷爷给地主打工来维持一家人半饥半饱的生活。家里穷得连草鞋都买不起,父亲经常打赤脚板。家里只有一床破被子,晚上睡觉时人多不够盖,父亲只得去柴草棚,把草扒开一个洞,钻进去睡觉。父亲4岁时,爷爷得了重病无钱医治,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家里没钱买棺材。只好找了一领破席下葬。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谎言     
葛闪 《党课》2014,(9):104-105
在南方已久的他,给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嘘寒问暖。这种电话,他是隔三差五就打一个的,他生意实在忙,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关怀。母亲离开后,父亲就像院子里的老磨盘,没了推磨人,除了历经风雨沧桑的苦痛外,蕴藏在心头更多的,是无尽的孤独。他甚至能想象得到,早上,父亲会坐在门槛外,默默地吸着旱烟,一轮又一轮的烟圈,氤氲在他的周围;而中午,父亲就会躺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拿一张报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相似文献   

14.
朝圣     
正瑞金,是我们全家人心中的圣地。之前,我去过两次。小弟刘孟泽也去过,但大哥刘孟概、大弟刘竞文没有去,都想找个机会一起去看看。2009年10月5日,我同大弟、小弟、堂侄等人开车从兴国县城出发经于都江口直奔瑞金。父亲刘孔权很早就告诉我们,他年轻的时候在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木材公司工作过,毛泽东主席还送他到瑞金县城读了一年免费的苏维埃学校。这是父亲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大概因为父亲会锯木板(两个人把原木锯成有用的木板,用于做房子之类),到瑞金时领导就叫他去中央政府木材公司,直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因为还未成年,毛主席把他当作红小鬼。父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举国悲愤。当时齐白石在北平卖画营生。一天,一个日本商人出高价想索取他的画,被他拒绝。后来他贴出字条:“齐白石画不卖给日本人。”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京。一天上午,两个日军军官带一个翻译找到齐白石,以买画为由,诱劝他加入日本籍。他一听就火了,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齐璜(白石的名),就把他的脑袋拿去!”3人碰了一鼻子灰。为避免敌人找麻烦,齐白石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下:“中外长官要买画,用代表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6,(6)
正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要是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不贪名利,生活简单,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相似文献   

17.
李可 《党建文汇》2002,(14):6-6
1943年9月,我出生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医院。父亲匆匆赶到医院看望母亲,安慰了母亲几句,就匆匆而去,这可引起了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不满,他生气地说:“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石奢是楚昭王的令尹,个性刚强廉直,从来不会阿谀奉承,也无所畏惧。有一次,他到下面巡视时,碰到有人杀人,就前往追捕。但将凶手捉住之后,他却发现凶手竟然是自己的父亲。迫于当时的伦理道德,他把父亲释放了,回来后却把自己囚禁了起来,并派人向楚昭王报告说:“杀人凶手是我父亲,如果我将父亲严惩,别人就会以为我大不孝;我置国法于不顾,把凶手释放了,这又是对国君的不忠。我的罪过应该受死。”楚昭王说:“追捕犯人但没有捉住,按理是不应该追究责任的,你还是好好地当你的官吧!”石奢却说:“如果我不偏袒自己的父亲,别…  相似文献   

19.
亲走了,走得从容、安详,甚至没有声响。他是去年4月7日清晨突然去世的。起床时,他说想喝点水,母亲便到外屋去倒,进来时,父亲已倒在一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去年春节,全家人祝他健康长寿,父亲说,84岁是个坎,我恐怕迈不过去了。果然应验了他的话,应验了那句久远的古谚。四年前父亲被发现患有心脏病,且伴有心衰,此后的日子便每况愈下,后来发展到全身浮肿,医药的作用也愈来愈父不明显了。但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他始终没有躺倒在病床上,走路也不让人搀扶。我问他感觉如何,他总是说没什么。这些年来,我的心一直悬着,感到…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9,(11):50-50
罗西在9月14日的《天津老年报》上介绍:1952年,他出生在圣彼得堡。他发育迟缓,个子很小,但又生性好动,所以经常受到高个子的欺负。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他不得不练习拳击,但还是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就在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弱的时候。父亲建议他去学日本柔道,这下收到了成效,过去迷信于一味用拳头说话却又屡屡碰壁的他,终于开窍了,原来“讲道理”一样可以赢得他人的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