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日渐成为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新手段。然而,政府引导新媒体舆论又面临以下挑战:传播格局网状性化加大了官方的把控难度,匿名非理性使网络暴力和冲突不可避免,突变不可控性使其权威性不及传统媒体,复杂多元性使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难度加大。同时,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思想认识偏差、舆论引导效果低下、"救火"成分明显、官民互动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升政府引导新媒体舆论能力,需要健全新媒体舆论预测、预警常态化机制,密切关注并积极有效引导热点话题,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改进宣传方式,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导力,依法打造公民有序参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与广泛运用,公众舆论空间和话语权得到了极大扩展和释放。当公共领域出现突发事件时,新媒体会作用产生独具特色的舆论现象,只有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控制,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与技巧,才能消除公众质疑、维持社会秩序。文章对新媒体的概念及其舆论传播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中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与广泛运用,公众舆论空间和话语权得到了极大扩展和释放。当公共领域出现突发事件时,新媒体会作用产生独具特色的舆论现象,只有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控制,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与技巧,才能消除公众质疑、维持社会秩序。文章对新媒体的概念及其舆论传播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中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新的舆论格局下,传统的政府宣传和舆论掌控手段应对乏力。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应当从三个方面着力,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公信力,尊重公众;真诚沟通,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感染力;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监督功能越发完善,有效的舆论引导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必须要立足于新形势,一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及时开展舆论引导。首先要正确面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提升接受批评的承受力与宽容心;其次是要明确舆论引导的内涵,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化解公众的情绪;新时期我们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主动实现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重开展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及时捕捉社会热点,积极应对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做好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必须正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实事求是地分析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罗俊丽 《探索》2016,(4):99-103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多种新媒介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在对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探索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网络舆情处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党要充分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功能,发挥网络公共领域引发舆论、聚合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通过梳理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思想理念、规律特点、平台差异、引导路径、引导模型和引导方法这几个方面形成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对策,提出网络舆论引导的"六度"指标,从而不断增进群众对党的正面认知,赢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给党的执政形象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塑造党的良好执政形象,必须从形象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方面发力:主体上要注重加强普通党员的自身修养和媒介素养,精心打造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媒体形象,提升基层党组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客体上要引导公众遵守网络道德,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政治,创新党与公众沟通机制;媒介方面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及时引导网络舆论,积极设置优质议题。  相似文献   

9.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使得政府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由此带来政治参与主体的大众化、政治组织形态的虚拟化、公众民意表达的碎片化、主流舆论传播信息弱化等诸多“不适”.面对这一窘境,通过塑造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治理崭新形象、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情监控能力、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法律法规建设、构建科学立体的网络舆情应急新体系等方式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不断提升政治治理的水平,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网络舆论负效应的迅速扩散会产生严重的政治社会后果。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面临着体制、机制、观念、受众、市场等五方面的现实困境。这些现实困境内在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把握好权力监控与权利保障的关系、推动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战略、通过推动信息公开以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建立网络舆论的分类引导机制以及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引导模式将是中国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信息传播倍增器,也成为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平台和渠道。高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内涵,遵循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和规律,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理念和路径,有效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和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越来越快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同时,基于网络自由、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言辞比较激烈,容易误导公众,政府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形成舆论危机事件,并对行政管理工作及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颢。  相似文献   

13.
杨旭年 《共产党人》2013,(Z1):39-40
正当前,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为公众揭露问题、评议时政、发表见解、表达诉求提供了便利,任何机构和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如何直面网络舆论的巨大影响力,保持政府的公信力与话语权,努力提升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新兴媒体时代社会舆情发展对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网络新媒体成为舆论主渠道,迫切需要在网络舆情研判与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之间建立无缝隙的、灵敏的、高效的切换机制与对接机制.建立健全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体系至关重要.必须在主导、引导、疏导网络舆情方面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确保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发挥微博的应急舆论引导功能,加强互联网管控,掌握应急舆论引导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随着新型媒体的不断涌现,社会舆论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规避负能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委宣传部全面加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新时代下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对策——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飞 《世纪桥》2010,(5):153-156
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正负影响日益扩大,并进一步呈现出主体复杂化、客体指向官方化、内容负面性、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效率提出新的挑战。对网络舆论特征及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为加快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良好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其原因可以从公众与政府两方面寻找答案。网络空间的权力重构以平台与动因双重角色弱化公民对政府权威的认同感,网络舆论背后的多元利益诉求提升公民达成对政府理性评价共识的难度,网络政治动员能力增强公民对虚拟社群组织的认同感和对政治权力中心的疏离感等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网络舆论治理理念滞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权力运行不规范,自我控制能力欠佳;政府经济绩效示范性式微,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塑造政府公信力需要通过多管齐下凝聚网络社会共识、建立政府公共权力话语结构、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邓新民 《探索》2003,7(5):78-80
舆论有多种定义.本文给出了新的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这是作为新闻舆论和网络舆论研究起点的定义.新闻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具有快速形成和多元分散的特点.网络舆论引导应遵循及时、交互、整合和有针对性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网民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成为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和舆论格局,而且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论引导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入意,普遍缺乏有效性。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有着积极的效用,有利于政府治理走向大众化、科学化、时代化与廉洁化。但同时,网络舆情在生成与控制两个层面又对政府治理带来严峻挑战,使个别政府部门及其主导的权威媒体的"公信力"受损、"把关力"减弱以及产生"舆论场"的负效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有序的预警机制,强化调控机制,完善引导机制,切实把握网络舆情的主控权、调控权与引导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