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兹别克在突厥语里的意思是“自己当家作主”,1991年9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成了真正独立的国家。与此同时,乌经济也陷入了困境,直到1996年生产下滑势头才得到遏止,个别领域出现复苏迹象。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000多亿苏姆,比1995年增长16%。1997年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底起,波兰经济走出谷底开始回升,尔后几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不断提高,呈良性循环态势。1993年增长3.8%,1994年增长5%。1995年头9个月工业生产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8%,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约10%,国营企业的盈利比例已从一年前占  相似文献   

3.
在中东欧诸国中,1995年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是波兰。它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7%,其次是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独联体各国仍然是负增长,平均下降5%。 在原苏联地区各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缓慢的若干国家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好兆头,例如产品的质量有了改进,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实行经济转轨以来,对外贸易已成为俄罗斯经济最具有活力、最易发展的一个部门。199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53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5%。其中出口额为8.67亿美元,进口额为669亿美元,外贸顺差达198亿美元,比1996年有所下降。 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包括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和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据初步统计,俄罗斯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额1997年为1183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2.1%,贸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形势一直十分严峻,1995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独立前1991年的60%左右,而外贸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直保持稳定的顺差。1995年,俄罗斯的外贸交易额(不包括非组织贸易)为1237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8.8%,同远邻国家的交易额增加了22.3%,达976亿美元,同近邻国家(独联体)—7.1%,为261亿美元。1995年俄罗斯的出口总额增加到773亿美元,提高18%,至远邻的出口额为643亿美元(增25%),其中至欧洲国家(不包括独联体)占俄出口总额的  相似文献   

6.
据南朝鲜专家估计,90年代上半期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南朝鲜的经济仍然是最活跃的。在实施1992—1996年7年经济发展计划期间,可望国民总产值年均增长7—8%。预计从1990年的2320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4540亿美元,而人均收入增至1万美元。在最近10年内,南朝鲜经济会发生首先是与技术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有关的重要结构变化。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费用的比重计划从1990年的2%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俄罗斯经过1992—1996年连续5年严重经济危机后,俄经济在1997年出现了转机,GDP与工业产值分别增长0.4%与1.9%。正当人们乐观地认为俄的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时,这一增长势头很快消失。自1997年10月以  相似文献   

8.
始于九十年代初的波兰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目前的经济增长尚不稳定,原因是深层的危机根源未被彻底根除: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工农业生产低效率、保留甚至加大与西方在技术上的差距等等。而其中波兰的通货膨胀问题尤其令人瞩目。 造成通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算短缺。94年国家预算缺口约29%,同时国家的内外债务上升近9%。95年负债总额占预算开支的17%以上。 91—94年贷款和金融政策的变动具有通胀性质,为的是扩大总需求。当时成功地控制了价格制  相似文献   

9.
捷克,这个人口只有1.034千万的中欧小国,近两年来因其经济全面增长和经济、政治的稳定,而被推为转型国家的成功范例。从1990年开始经济改革的捷克,在连续4年经历经济衰退后,于1994年步入经济复苏和增长,当年GDP增长2.6%,1995年GDP的增长又超过人们的预期,达4.8%,更难得的是这种增长是全局性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表明这一点。本文试图从近年来捷克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外贸、外资等方面,描绘捷克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0.
据波兰统计总局报告,波兰1984年上半年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沿着克服危机的道路前进的又一步。经济增长指标接近中央计划所规定的数字。某些实例还超过了计划指标,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收入方面。工业方面:固定价格平均增长总数达百分之四点八;加工部门的增长高于冶炼部门。市场产品的增长非常有活力。例如,轻工业增长百分之七点三;水材工业——百分之七点五;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以来,中东欧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转轨。8年多来,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情况较好。而波兰又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回升最早、幅度最大的国家。1995年,波兰的实际国民收入便已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称波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石油公司联合会的预测,整个亚太地区国家目前的石油消费为每昼夜1100万桶,到1995年增加18%。达1300万桶。1987——1990年每昼夜从900万桶增至1100万桶。印尼由于石油利用的急剧增加(仅1990年就比1989年增长14%,在2000——2010年期间,将变成液体燃料的净进口国。该国计划建成4个新的总生产能力为每昼夜50万桶的石油加工厂,在不久的将来将开始建设其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的经济开发及其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1950—1970年期间,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4%、1970—1980年期间为5.3%,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5.1%和3.8%,发展产业与整顿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迅速增长与扩大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经济增长。1980年波世界银行分类列为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5%,也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同类比率23%。  相似文献   

14.
波兰的农村和食品经济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农业生产目的调查。他们向波兰的七千个农场发出调查表。调查表明,农村对建房的兴趣增长了。1984年有多达36%的农场在建造牛棚,30%在建造猪圈,37%在建造家禽饲养棚,还有11%则在建造羊栏。希望进行新投资的农户为7.4%,高于前一年投资农户的数目。这就使1978~1981年间希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南斯拉夫陷于全面危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少走弯路,就88年下半年起,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有近十篇。他们共同探讨了南陷于危机困境的原因及其根源,见解颇多。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南陷于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1953年—1956年南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l%;1965年—1979年降为6%;1980年为2.2%;1981年为2.4%;1982年为0.7%;1983年为1.3%;1984年为1.7%;1986年略上升到3%。目前生产增长率只在0—1%之间徘徊。农业从1980年起连年歉收,每年下降0.6—0.8%。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只达60%。  相似文献   

16.
就苏联经济状况而言,8月19日的未遂政变没有带来丝毫变化,但就可能性、机会和直觉而言,形势有了很大改变。政变前的经济状况 1991年上半年,苏联经济正在迅速恶化,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在直线下降。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报告,1991年1至6月内,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与1990年同期相比下降10%;国民收入下降12%,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自进入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长期萧条状态。1990-1999年的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2.1%,增长量只相当于高速增长时期一年的增长水平。除1996年外,日本的绝大多数年份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5~24岁之间的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1995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根据国际劳动组织的报告书,1995年韩国青年的失业率为5.5%,到1999年~2000年增长到12%。这相当于成年人失业率的2.6倍。虽然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美国、日本、泰国高,但是在国际劳动组织抽查的国家中是比较低的(日本青年的失业率1995年为6%,到2000年增长到9%)。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波兰团结工会取代波兰统一工人党,接管统治大权,并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巴尔采罗维奇制定的经济计划,其主要目标是由计划经济“跃向”自由市场经济。本文仅就该计划实施—年来的情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84年经互会各国生产的国民收入(根据各国统计机构的预测,下同。)和1983年相比,保加利亚增加4.6%,匈牙利——3%,民主德国——5.5%,波兰——5%,罗马尼亚——7.7%,苏联——2.6%(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捷克斯洛伐克——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