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的伊始,针对如何将旧式军队和农民武装为主要成份的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三湾改编期间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的原则。三湾改编的核心是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这是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进行的最早、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基础,对于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鑫 《党史文苑》2023,(S1):46-48
<正>水口连队建党是为建立新型人民军队而实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实践。水口连队建党衔接于“三湾改编”之后,是对“三湾改编”要求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首创性实践。一、水口连队建党的历史背景水口连队建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5,(5)
"三湾改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施行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基本原则,即在基层连队中建立党组织,明确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我党改造旧队伍,建设新型人民武装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三湾改编"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上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三湾改编作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本文将简要回顾三湾改编的整个历史事件,并对三湾改编中民主思想的理念进行梳理和挖掘.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缩编为1个团,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武装割据的开辟,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冯治  刘童  徐敏宁 《唯实》2013,(12):33-35
<正>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领袖,人民军队党建的缔造者。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先是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军队党建原则,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中,创造了人民军队党建的体制机制,确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政治立场,保证了人民军队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辉煌胜利。一、"三湾改编"奠基军队党建面对轰轰烈烈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确立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基于此次会议精神,中共  相似文献   

7.
正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整顿和改编。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开始形成。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迫切需要解决军队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湾改编作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本文将简要回顾三湾改编的整个历史事件,并对三湾改编中民主思想的理念进行梳理和挖掘。  相似文献   

9.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在向井冈山转战途中对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基础,是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回顾这段光辉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三湾改编在摧毁旧式军队传统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中的巨大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人民军队中创造的业绩是何等伟大辉煌,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相似文献   

10.
三湾改编是我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军政改编。它的核心是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保证党对这支军队的领导。同时在军中建立肃清旧军队残余的民主主义制度。这两大举措,就像看不见的框架,构建了工农红军的"军魂"。这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所进行的最早、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红军初创时期,为了领导、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军队中进行了两次重要的整顿,即三湾改编和新泉整训。三湾改编和新泉整训都是同一时期关于军队建设的整顿运动,都具有整肃军纪等内容,在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区别之处在于,三湾改编是在逆境中为了求生存而被迫进行的,重在组织机构上的"编",新泉整训是在顺境中为了谋发展而主动进行的,重在思想领域的"训"。两者都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军队的良性发展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正赖毅,是毛泽东为落实三湾改编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要求,在秋收起义中亲自发展的中共党员。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还是参加史无前例的长征,无论是奔赴淮北敌后抗战还是参与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军的斗争,他身上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党性,展现了人民军队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弘毅坚韧、排除万难的强者风范。建国后,他紧密结合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际,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做出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军队建军伊始就通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确定并巩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非常重视人民军队的党支部建设,但由于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党在部队领导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部队的首长制度变成了党内家长制、支部单纯的保证。后一个时期虽也提高堡垒核心,但专门在干部中的教育印象深刻不够,支部工作可有可无,影响不深刻。"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解放  相似文献   

14.
正"支部建在连上"与"小组建在班上",是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一大发明。"支部建在连上"这种组织制度,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项制度,起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1927年10月,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经过一年的努力,无论是军队工作、党的工作,还是地方工作,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初具燎原之势。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向中共中央写报告,  相似文献   

15.
《军队党的生活》2008,(6):73-73
传统是一条链,一条前后衔接,把昨天、今天和明天串连起来的基因链。80年风雨征程,80年发展壮大,80年来我军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锻造了人民军队的灵魂,锤炼了他们的精神.凝聚了他们的力量.使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牢记传统,将传统发扬光大,是一个民族、一支军队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论"支部建在连上"——军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便是这样一部接续传统、发扬传统的力作。"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是我军几十年来基层党建的"传家宝",更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结合军队的实际,建立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军队的各项建设,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初步探索,发挥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一)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创立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端。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组建了工农革命军,并在江西省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针对当时部队组织严重不纯,思想混乱,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情况,对部队实施革  相似文献   

17.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关于三湾改编后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编制、任职等争议问题,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是毛泽东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之设想付诸于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其重要意义体现为:第一次为解决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权奠定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造就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层党组织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基础。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地区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位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最前线,是党和农民群众相联系的纽带,对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基本原则,对保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加强军队中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立足新时代,充分借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弘扬和创新"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思想,坚持"支部建在村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于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确保党在农村地区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