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大发现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发现应指任一文明民族的代表首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15世纪60年代至17世纪末,欧洲人进行和完成了地理大发现,这段历史时期地理发现的规模、成果、意义和影响特别重大。地理大发现可依其主角的变换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西葡阶段和英法荷俄阶段。航海探险和陆上探险分别是地理发现的第一途径和第二途径。大航海大探险若取得重大的地理发现成果便构成地理大发现。大航海及其时代则可据其航海的特点分为近岸远洋航行、跨洋远洋航行、环球远洋航行和极地冰海远洋航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岐山同志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在目前制度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惩治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是我们现实的选择。本文对治标的有力抓手——腐败发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界定腐败发现概念的同时,对腐败发现的重要性,腐败发现的途径,腐败发现的机制保障、法律保障、方法保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反腐败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证据发现制度虽然在证据发现的范围、发现方法以及违反发现程序规定的制裁措施 ,即基本构造上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同 ,似乎显得更为详尽、周全。然而英美法系国家在有关证据发现的规定上之所以颇具匠心 ,并非完全是因为立法技术上的成熟 ,其实是其诉讼体制的实际需要。诉讼体制不同 ,其制度设置也必然各异。为此 ,中国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应当从中国诉讼体制的特点出发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展了以审判为中心的系列刑事司法改革,旨在促进司法公正,防范冤假错案。在着力防范错案的同时,构建错案发现机制,从而纠正错案,才是促进人权保障、促进司法正义的重要途径。借鉴域外的刑事错案发现机制,可以从制度内和制度外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错案发现机制。制度内,改革刑事再审制度,建立刑事错案发现机构,强化律师在错案发现中的参与作用。制度外,应充分吸纳民间力量,完善我国的刑事错案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法律的稳定性、抽象性,法律语言的专业性等特征需要法官面对个案,在法源中寻找和选择应当适用的裁判规范;刑事法领域的罪刑法定之"法"同样不能提供处理案件的现成答案,在空白罪状存在和适用的场合,刑事法官发现法律的复杂性更为突出;此种情形涉及法官发现法律的必要性认识问题,更涉及根据不同个案,法官发现法律的场所、发现的思维路径及在此过程中的法律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事天地》2012,(10):6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俄罗斯东部雅库特一个永久冻土猛犸象墓地中发现了一副独特的猛犸象残骸。这支考察队的负责人、雅库茨克市东北联邦大学猛犸象博物馆馆长塞米扬·吉利古尔耶夫表示:"8月份的发现还包括这头猛犸象柔软的脂肪组织、毛发和骨髓等。"更重要的是,据说该发现包括"活"细胞,这在猛犸象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发现。通常情况下,在冰冻细胞中DNA被毁坏。所以,从雅库特猛犸象体内发现的这些细胞对科学家来说具有巨大用途。科学家要获得一只猛犸象完  相似文献   

7.
刑事案件的侦破关键之一是发现谁是犯罪嫌疑人。随着警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网络条件不断改善,通过网上信息发现抓获犯罪嫌疑人有了广阔的前景。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排摸、网上缉控、网上预警等网上作战形式不断演进,使通过网上信息主动发现犯罪嫌疑人成为侦查破案的新亮点,以网上工作代替许多实地工作,节省了时间和警力,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8.
侦办传销案件中存在发现难、立案难、抓捕难、取证难、追缴难和处理难等难点。对此,经侦部门应拓展线索发现途径。增强主动发现能力,加强反传销的理论研究,解决立案难问题,重点打击传销组织、领导者,全面取缔传销窝点,强化证据意识,加强线索的经营,理清资金链,层层追查资金去向,妥善处理案件,做好维稳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打击传销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  相似文献   

9.
法治原则要求法官依法司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依靠制定法来治理社会已凸显不足.司法实践表明法官在裁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法律的冲突和漏洞,这就决定了法官所要发现的法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不仅应从现行的制定法中发现法律,也应从其他社会规范中来发现,即法律的外部发现.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司法为民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民主特征的看法包括共同的民主特征、中国的民主特征和西方的民主特征三个维度;西方的民主观包括自由民主、参与民主和多元民主三个维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共同民主特征,其次是中国的民主特征,对西方民主更认同的是参与民主。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大学生民主看法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性别、专业、年级、父亲的职业和对"两课"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CGSS中721个个案的统计分析发现,西部青年的阶层认同体现出向下偏移与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特征;调查同时发现,不同年龄、户口状况、文化程度、收入、职业地位、政治面貌与婚姻状况的青年在阶层认同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一、简要案情2007年9月11日,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工商局对面空地上的垃圾池内发现三块碎尸块。经现场勘验,发现三块尸块均被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内,分别为人体的躯干、右上臂和右前臂,遂送检。  相似文献   

13.
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与利用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刑侦部门、刑事技术部门必须面对、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证实、揭露、打击刑事犯罪的必然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就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利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仅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界定疑案的角度是逻辑和科学方法论,首先要应用假说演绎法的程式解释,其次要区分案情发现和案情论证阶段,最后指出发现和论证中的逻辑缺失.这样,从深层处划分了疑案的三类形式无头案、断线案、悬案.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材料1.简要案情二○○八年三月九日上午,我市某居民在壶西大桥头某居民小区旁的菜地化粪池内发现一个包装物,将包装物捞出后打开发现为一具尸体,遂报案。  相似文献   

16.
发现案件线索是查办贪污贿赂犯罪的起点,拓展和完善案件线索的发现渠道是提高贪污贿赂案件侦查成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贪污贿赂案件具有隐蔽性、发案时间滞后性的特点,办案人员只有转变侦查观念,变被动发现线索为主动出击,拓展反贪案件信息的收集,建立案件信息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办案协作机制,才能有效完成案件线索的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勘查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时,应以现场进出口、实施犯罪行为的中心现场、翻动或可能触摸的物品、作案工具和其他遗留物这四个部位作为发现提取手印的重点部位。这样不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是切实解决当前现场手印发现率、提取率、利用率不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犯罪现场靠肉眼发现潜在生物物证比较困难,特别是那些现场清洗过的血迹、精斑、唾液、汗液肉眼更是难以发现,而现有的刑侦光源在便携性、准确性上存在不足。而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200nm—850nm激发光,以上4种体液能够发生固有荧光光谱响应,将其应用于现场勘查可有助于发现潜在物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一名31岁妇女和一名44岁妇女猝死的罕见案例的验尸发现。验尸和形态检查发现主动脉破裂,但未破入心包。两例都在血管肌肉层和弹性纤维稀释液中发现类粘蛋白沉淀,致使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从而导致主动脉破裂。在这两个特殊案例中,破裂的动脉壁上只发现小滴内膜珠,无出血。两名死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和左心室肥大。主动脉破裂未延伸至左、右冠状动脉,未发现与主动脉破裂有关的其他临床或病理症状,是囊性主动脉中层坏死造成主动脉破裂,本文讨论了两例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微量物证提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物证是刑事案件、交通案件中常见的一类物证,在发现、提取过程中我们除了遵循微量物证提取的基本原则以外,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物证存在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对物证进行提取,在承载物上寻找、发现、定位和分离待检样品,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