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是以李大钊在史学上的变革为契机的,其中,历史观的变革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其核心取向则是对神学史观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的倡导。其内容对神学史观在旧史现中核心地位的揭示;对神学史观的阶级实质及其严重危害性的剖析与揭露;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在史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以精英史观为指导,通过空间、网络、身份认同等理论建构,运用诗歌和全知想象手法,走在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成功地塑造了沈定一的革命生涯,并通过他再现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面貌。  相似文献   

3.
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历史不是孤立的,历史在不断的经历社会变化时,不断的吸收和衍生,这就要求历史学者们不断的研究,去发现历史的奥秘。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理论领域发生了学术范式的转型。出现了由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代替分析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4.
陈训慈自20世纪20年代始就关注浙江地方史研究,1925年的《浙东之史学》即为其最早之作。研究浙江地方史的直接动因,是他那强烈的爱乡爱国情感。在此情感驱动下,他先后写出了《清代浙东之史学》、万斯同系列论文、《浙江省史略》、《浙江文化概说》等论著,极大丰富了浙江地方史研究的内容,构建了浙江地方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实为浙江地方史研究之先驱者。  相似文献   

5.
班固的史学思想主要是:封建正统史观;天人感应神学观;人性“三品”说的唯心史观;历史变化的观点。班固的史学思想在我国史学上有一定的地位。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严肃认真的写史态度,史学与文学浑然一体,使《汉书》在史传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叶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对历史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在法经济学,似乎处于转向历史研究的矛盾之中。随着新经济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历史的比较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法经济学领域扩大历史实际和潜在使用的影响和意识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寻求将法经济学中的历史研究和经济史学、法史学研究联系起来,以推动法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推动经济学、法学和历史学互动交融研究的新领域,这正是历史的法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备受推崇。虽然学界对社会史的定位多有分歧,但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研究范式,其兴起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以往格式化史学的突破,是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结果。社会史不仅吸收了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史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抛弃了以往片面强调政治史、革命史的单一范式,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日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第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对中国史学来说,进入21世纪,我们如何总结开发2000年来和20世纪中国史学的遗产,如何辩证地把握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以推进中国史学在21世纪健康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书利用大量的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外国法制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世界上各种类型并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及其法律体系的学科。其确立不足百年,20世纪30年代由苏联建立,在我国经历了60年发展变迁。但作为其研究对象和基础的外国法制史学,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渊源却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史学研究领域中,对于中琉关系史的研究,相对来讲比较薄弱,这有其历史与时代的原因。根据笔者现阶段所能进行的调查情况以及所能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史学界关于中琉关系史的研究概况做相应梳理,以期对研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程树德 ,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律史学家 ,其代表作品《九朝律考》是 2 0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自 30年代面世以来 ,一直被不断再版 ,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大历史观来审视和定义中共党史,形成了其独具理论特色的“大党史观”。习近平党史观有其内在的理论渊源、文化底蕴与现实指向。从理论渊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其最深厚的理论基石,中共历届领导人党史观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从历史文化底蕴上看,它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求真”“通变”“经世致用”的优秀史学文化。从现实指向上看,它是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大变化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思索,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以来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研究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解释了利率差异引致的资本跨国流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阐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新进展,进一步讨论了垂直型FDI和水平型FDI的产生动因。这三个阶段的理论都解释了发达国家FDI的动因,关于发展中国家FDI和发达国家之间垂直FDI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一改往日的温情与浪漫,呈现一种深刻的自审意识和与世抗辩的文化姿态,另外也以风格鲜明的私人化写作表现出对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颠覆。这些变化显示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的深化,蕴涵着女作家们与时俱进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法国年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著名学者。人们对他的研究也多局限于资本主义、长时段和市场理论等问题上,而对他的文明史观研究不多。其实,布罗代尔在文明和文明史研究方面亦颇有建树,他在文明定义中提出的文化场、借鉴和拒绝三步骤说,剖析了文明的基本结构,总结了文明的特点,并且把文明理论用于他的历史研究当中。布罗代尔的文明史观与他的年鉴学派研究风格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在新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时期制定的以“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和相应设立的计生机构,既是20世纪50年代人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为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青岛的文学翻译出现了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现代文学翻译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岛新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领导理论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从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的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权变的传统领导理论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新领导理论阶段。随着领导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领导理论的研究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由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相对欧洲协约国处于弱势,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在赔偿问题上向英法做出了较大让步,致使赔偿问题趋于复杂。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放弃了在赔偿问题上的发言权。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发美国再次介入德国赔偿问题。研究一战后美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可以使我们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美国外交政策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