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的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个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争上游”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质贫乏,空间狭…  相似文献   

2.
宋瑜 《农村青年》2009,(7):51-52
一大早,我就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朝着一个方向走去,边走还边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哦,原来是在聊电视剧里的剧情啊!可是,聊剧情怎么都往一个地方走,为什么还说“去晚了没位置”?难道有什么活动在吸引他们?我怎么没听说呢?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3,(2):45-45
澡堂见闻 汪汪干完活去洗澡,刚进大堂,就见右边“女部”门口有位妈妈拉着五六岁的男孩往里拽。男孩死活不进去,边退边喊:“我才不进女澡堂呢,里面都是女的!”妈妈气急败坏地说:“小子,你现在不进去,以后就别想进了!”  相似文献   

4.
储存的母爱     
何永飞 《时代风采》2008,(20):24-24
她从邮局里出来,蒙蒙细雨依旧在下。街上的行人打着各种色彩的伞,急匆匆地赶路。城市里的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没有片刻的停息。她的心情跟这朦胧的天气如出一辙,一片迷茫,不知该如何用口袋里剩下的那几文少得可怜的钱,打发往下的三十天。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28日,宜都市王家畈乡陈某早早来到宜都市人民法院门口。当看到审判监督庭庭长薛传祥时,慌忙的她从背篓里拿出两双手工刺绣的鞋毡和两小瓶小磨香油硬往薛庭长手里塞。薛庭长左推右让,最后在两名女法警的帮助下,才回绝了陈某的盛情。原来,早在今年初,病中的陈某因丈夫外出打工不顾家而无力生活,不得不来到宜都市人民法院起诉丈夫。陈某家境贫寒,无力交纳诉讼费用,时任立案庭庭长的薛传祥同志接待后,及时向分管院长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6.
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到邮局邮完信,走出大厅。大厅门朝东,门口有着许多层台阶,其时日光正从东方出来,将我的周身涂上了一层明亮的金色。我步履轻盈地从台阶上走下来,修长的腿上蹬着牛仔裤,一件酱紫色的T恤扎在腰里,袖口卷在肩膀,露出两只光光的手臂……突然间,我发觉自己原来是那样年轻富有朝气,仿佛周身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这个霞光四射的早晨,我几乎要引吭高歌了。骑着车子的时候就怪怪地问自己,以前我怎么没有发觉呢?或者说,在那些有着淡淡细雨的午后和黄昏,在那些平淡一如流水的日子里,我从台阶上走下来,怎么就没有发…  相似文献   

7.
聊博一笑     
《工友》2009,(4):62-62
好好炒吧一个炒股大户收市后从大户室的楼上走下来,看见散户大厅里一股民正在看盘,于是凑过去和他搭话,两人唠得很  相似文献   

8.
过年     
(一) 太阳已经下山了,只有西边的老阴山顶还有一抹亮亮的金黄,寨子里渐渐暗了下来。老于头长长地叹了口气,使劲咬了咬牙,终于横下了一条心。他拉开房门顺着楼内长长的木廊往外走。廊道内早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咕咚咕咚的脚步声和着地板咯吱咯吱的呻吟,整栋楼都微微地颤抖起来。  相似文献   

9.
金钟翠花     
于江南一小镇宿夜,晚饭时大家说要出去走走,最好到纯味的农家吃一餐“乡下饭”。于是走出旅馆,信步由缰望小山坡踱去,走过几家打着店招的农家,已经有了商业的烟火气,门口竖起大木牌子,七歪八倒写:“停车、吃饭、歇夜”字样,和别的地方没有两样,大家多说不进去,再找。又走一歇,小路口几只冠儿红得滴血的公鸡此起彼伏地打鸣,相互摆出雄赳赳的普士比拼威武样子,觉得有点意思,遂晃进小路深处的一户农家拍门,炊烟缭绕里探出一张脸来,是个男孩,问找谁?我们说找饭,你家能不能让我们吃?没想男孩真去询问母亲,得到肯定后回来答我们:“姆妈说可以,只是乡下小菜,你们吃不吃得惯?”啊,好好,我们极喜欢乡下小菜呢。  相似文献   

10.
最可怕的人     
四岁的时候,我最怕的人是理发师.头发稍微长一点.老爹就会把我拎到门口的理发店里,放在椅子上。理发师用他铁—般的太手捏住我的脑袋,东扭西扭,又赶上他的剪刀年久失修,常常夹了我的头发,连根拔起,疼得我鬼哭狼嚎。老爹还骂我:“老实点,别乱动!”理发师那不苟言笑的面容让我恐怖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11.
"若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若想走得远,一起走",是什么让组织"金秋助学"活动的工会工作者有这样的感慨?又是一年金秋至,学子们的行囊里装着家人的殷殷祝福和热切期望,将要踏上求学的行程。今年是云南省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第六年,一些学子又得到了工会"金秋助学"活动的资助,这使得他们前行的步伐更加淡定而从容。  相似文献   

12.
孤旅也风情     
女孩砂砂,以做平面广告设计为生,工作不坐班,属于那种忙起来恨不得一天24小时连轴转,闲时又有大把时间可供任意享用的自由打工族。去年9月,在做完一个大case,从广告公司领得一笔丰厚酬劳后,她背上大行囊,孤身一人上路,开始了神往已久的西域之旅。从甘肃、新疆到青海、西藏,再到川西、滇北,砂砂艰辛而快乐地游走着,走在阳光下的尘埃中,走在暴风雨后的泥泞里,走在乡野村落一小块一小块橘黄色的灯火边,走在城市满街破碎迷离的霓虹间,走过荒原、石窟、雪山、废墟……一路风尘,百味兼收。归来后的砂砂明显变黑变瘦了,那张藏蓝…  相似文献   

13.
刘国庆 《工友》2011,(10):42-42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么想在床上多待一会。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问她找什么。她埋怨道,老花镜不见了。他从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不是她的。之后,他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买菜,走之前没有忘记把厨房的刀具藏得严严实实的。  相似文献   

14.
奇丽 《时代风采》2006,(2):47-47
车停下,我已站在文山州境内大山中的一个隐秘之处。从此要进入坝美,还须走1公里多的“液体”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轻咏着晋代陶渊明的诗句,小船背离世俗迷惘的痛苦,载着一帆欢愉的心情,逆水行舟地驶进了一个凌空高悬的倒v字形的山洞口。那洞口非常地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我们进洞大约20米以后,眼前渐渐地昏暗了起来,洞里没有一丝的光亮,但我已感觉到在它宽厚的体魄里,一条轻柔的溪流由南向北横穿而过,它像一条飘动的丝带牵着我们的小船缓缓地在黑暗中行前。洞里出奇地安静,静得使人惶恐,静得使人躁动,静  相似文献   

15.
亲情接力     
林华玉 《工友》2015,(3):5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还年轻,时间还很充裕,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这家银行顾客很多,各个窗口都人满为患,一个体形消瘦的中年男子往里探了一下头,接着走了进来,他去叫号机叫了一个号,然后顺手拿了一份银行的宣传单,静静地在一旁看了起来。这是一个新型的银行,名叫时间银行,办理着前所未有的业务:时间的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时间的转账业务??就拿时间的零存整取业务来说吧,宣传单上就这么说的:现在生  相似文献   

16.
送礼     
拗不过妻子,我只有拎着东西出门。出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就像怀揣着两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搅得我不得安宁。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 只有硬着头皮往外走。我一边低头走着,一边默记"803"这个门牌号码。虽说在厂里已近20年,可厂长的家我从未去过;我们虽是同学,见了面也少不了"来家坐"的客气话,可自从他当了厂长,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少了。难怪妻子常责怪我死脑筋,只会一门心思搞技术,从不过问"窗外"事。这下好了,由于厂里不景气,一下子要下岗百多号人,不容乐观的家庭经济状况,迫使  相似文献   

17.
马瑟 《工友》2013,(2):48-48
近几年,人们的头脑越来越灵活,择业观念也越来越新,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这不,胡屠户也厌倦了那每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行当,脱下他那身几十年没有洗、油光光、血斑斑的工作服,换上了崭新的白大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起了白衣天使。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精神可嘉。  相似文献   

18.
喝死喂狗     
很晚了,还不见张呈回来,卫红的心里就有了委屈。上班前,卫红就特意强调过今天是结婚纪念日。张呈出门时还回头望了妻子一眼说,我知道,一年才有一天呢。卫红在家里烧了好多菜,九岁的儿子扬扬几次想偷袭,被打了手,晾在一边闷头摁着电视遥控器。卫红戳着毛线,针来针往,像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有钥匙探进铜孔的声音,张呈终于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出现在门口,手里一大包东西。有给儿子的饮料,也有给妻子的玫瑰花,最后,还从口袋里拽出一瓶二锅头。买酒干什么?喝啊!你平时不是滴酒不沾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劳驾去拿两个杯子。张呈笨拙地拧开瓶盖,妻…  相似文献   

19.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坏。一次,她来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兴致格外高涨,信步漫游。在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  相似文献   

20.
李华玉 《工友》2013,(6):49-49
李县长一行人去胡瓜镇检查秋收工作。视察完毕,在镇政府开完总结会后,李县长正要往外走,后面的胡瓜镇刘镇长紧跑几步,赶上他,小声对他说:"李县长,您的西装袖子上掉了一枚纽扣。"李县长抬手一看,还真是这样,就说:"看来是刚才在这大楼里掉的,这套西装是我上一次出国时买的,花钱多少不说,问题是上面的纽扣在国内很难买到,现在我有事需要马上去办,刘镇长可以帮我找一下吗?"刘镇长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