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臣问题--普京执政的契机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车臣问题对确立普京执政地位的特殊作用,概括了普京的车臣政策以及普京执政以来车臣局势的演变。普京总统对车臣政策的基本点是:(1)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解决为辅;(2)不同任何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谈判;(3)培植、依靠车臣人中的亲俄派管理车臣内部事务。普京的车臣政策在显示国家权威方面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却没能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目前,俄罗斯严峻的反恐形势、反恐的巨大社会成本和反恐的长期化趋势已成为对普京实现其强国战略的掣肘。能否在短期内取得反恐的胜利,是普京在其第二任期内面对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车臣问题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由于车臣极端势力发难,俄罗斯和车臣之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探讨车臣危机的根源及相关教训,对我们处理好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安全是有益的。 一、俄车民族矛盾尖锐是车臣危机的根本原因 车臣人由于其祖先居住闭塞,加之不断遭受外族侵略,生产力发展缓慢,直到16世纪才开始形成民族。长期氏族社会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磨练和发展了车臣人自由自在和无所拘束的性格,不愿过受制于人的生活。然而,俄国人征服车臣后,没有善待该民族,致使他们对俄罗斯人的不满和憎恨日益加深,反抗斗争不断,一有机会就想自立门户。 (一)沙俄征服车臣后,车臣不断进行顽强反抗。18世纪20年代,沙俄军队开征北高加索后,车臣民族就联合其他民族一道抗击沙俄军队。1785-1791年,车臣宗教领袖乌苏  相似文献   

3.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与各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反恐合作,这是俄反恐国际合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这是其反恐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与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反恐合作,服务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大局。“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其它国家”这三个层次有着鲜明的主次、轻重之分,这是由俄罗斯面对的反恐形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李华 《东北亚论坛》2005,14(3):54-58
近年来,俄罗斯境内频繁发生车臣恐怖分子的袭击事件。究其原因有5方面:1.俄、车民族结怨很深且由来已久,这使得车臣族人很容易拿起武器,随时准备着用暴力证明自己的正确;2.冷战结束以后,一部分车臣人谋求政治独立,结果遭受俄军一再打击,受害者转而寻求以武力复仇;3.车臣地区社会贫困、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使得一些车臣人迫于生活压力从事恐怖活动;4.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不断向车臣地区渗透扩张,使部分车臣青年产生了驱逐甚至消灭俄罗斯异教徒的激进思想;5.包括穆斯林国家战斗人员、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内的国际恐怖势力的公开支持以及某些国家的纵容立场,都对车臣恐怖分子起到了姑息养奸的作用。惟其如此,俄罗斯国内的恐怖主义问题不仅层出不穷,而且成了一个久治难愈的顽症。  相似文献   

5.
如同苏联解体一样,除了内部原因以外,车臣问题始终有外部因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车臣分裂主义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外部势力企图利用分裂势力,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车臣危机爆发以来,持续不断的车臣非法武装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外部势力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车臣战事余波难平赵龙庚UnavoidableBacklashofChechnya'sEvent¥Abstract:ThetroopsdispatchedbyRussiatoChechnyastillfeeldifficulttoputanendtot...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民族分裂主义看车臣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出现的第三次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的消极面十分突出,这就是危害极大的民族分裂主义.在其影响下,车臣民族极端势力走上了闹独立之路.与此同时,车臣内外的宗教极端势力与其相勾结,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推波助澜.对这两股势力的结合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解体后,车臣问题成为危及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的严重隐患。莫斯科人质事件说明,在“9·ll”后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范式。在世界各国政府联合反恐的国际背景下,车臣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恐怖主义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俄车臣反恐战略应定位于瓦解民族分离的思想体系、全方位拓展车臣决策的外交空间以及建构国内反恐机制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车臣问题是关系到俄罗斯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它涉及历史、现实、国内、国际、民族、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当不易。毫无疑问,车臣问题也是政治纷争的焦点之一。俄政府平息车臣叛乱,合理解决车臣问题,必能赢得民心,提高国际声望。  相似文献   

10.
9 .11事件后 ,国际反恐斗争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不可避免地出了一些新问题。本以拟就这些新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俄科技合作及技术转移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评估机构对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发明技术进行分析后认为,俄占有近30%的份额,处于世界科技领先地位。该机构还预测,至2010年在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俄所占的份额将接近50%。中俄两国政治、经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中俄科技合作及技术引进工作却进展缓慢。探索中俄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剖析技术转移领域产生的诸多问题,对于促进俄高新技术向中国技术市场转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对俄东部地区农业合作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是中国对俄开展境外农业合作最早的地区。依托地缘、人缘优势发展与毗邻的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农业合作,不仅有助于实现我省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而且将促进俄东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巩固中俄长期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条件下,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是辽宁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是双方开展科技合作的基础,中俄两国近年来的相关政策则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而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经济基础和结构看,辽宁省开展对俄科技合作具有优势,因此,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8年黑龙江省继续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在对俄经济技术和投资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1—9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俄贸易额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主要是对俄出口大幅下降。当前,中俄经贸合作站在新的起点上,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科学决策,推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登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创新经济对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依然更多地依靠出口原材料来支撑、维持。俄罗斯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实力并没有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俄罗斯人开始意识到,靠卖原材料维持日子的时间不可能会太长,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要走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之路。俄罗斯发展创新经济必将对中俄经贸科技合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节’使中俄关系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得到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提供了对接平台。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期间,必须下功夫解决中俄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要注重实现务实合作,特别在经贸合作领域应当争取有所突破,全面提升双边关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是遭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两个大国,反恐战略在俄罗斯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美两国在反恐战略的形成、恐怖主义威胁判断、反恐目标、军事反恐战略实践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别。随着俄美领导人的更换,两国反恐战略都在调整,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战略取向。反恐是俄美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但俄美反恐战略的分歧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爆发摩擦乃至冲突。  相似文献   

18.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1):91-12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regime in terms of network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actor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overlapping membership data of 69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organizations in th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994/1995 are analyzed to describe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hrough network analysis. The analysis reveals a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 with the Western industrial countries at the center and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t the periphery.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is also regionally structured suggesting influence by geopolitical and cultural proxim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governmental glob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ITU and UNESCO play intermediate and coordinating roles at the central linking‐pin positions (or cut‐poi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regime. In summary,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ransitional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have affected the interaction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actors.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加强产业合作具有客观必然性。在产业合作过程中,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工;政府引导、利益驱动;规范管理、制度保证三项原则,并突出装备制造、北药、旅游和石化四大产业合作重点。针对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产业合作所面临的一些观念性、体制性和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应采取树立竞合理念、加强行政区际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合作动力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东北四市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富有权威的产业合作协调机构等措施,切实推进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的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油消费量的50%需要中东供应,但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并不乐观,时刻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对于要摆脱对中东石油的绝对依赖、实现石油来源多样化的中国来说,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以及稳定的供应能力,颇具吸引力,我国加强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