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关于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的事 在1965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考虑到战备形势,彭德怀等人不宜留在首都,并提议把他们挂职下放,分配到外地去。为此,毛泽东和彭德怀亲自谈了话。接着,彭德怀被分配到三线任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2.
巴金与彭德怀相见在朝鲜山洞中许虔东50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期间,著名作家巴金两次赴朝鲜,写下了不少优秀的通讯和特写,出版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其中《团圆》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巴金的作品,对最可爱的人充满挚情,特写《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为...  相似文献   

3.
黄运果 《湘潮》2014,(9):18-21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曾受命担任山西省副省长。在山西短期内的意外驻足,是其人生两个低谷阶段(1959年庐山会议挨批和“文革”中再次遭灾)的缓冲期。1959年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上书毛泽东,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被称为万言书)。毛泽东将信印发与会人员后,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总参谋长黄克诚、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表示支持彭德怀的看法。对此持不同意见的毛泽东主持庐山会议对彭德怀和黄克诚等人进行批判斗争。  相似文献   

4.
智救彭德怀 抗美援朝时,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副司令洪学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中央几次发电报,要保证彭德怀的安全。于是,洪学智挖了一个防空洞。彭德怀找到洪学智说:“你个洪学智,是不是没有事儿干了,在山下瞎鼓捣什么!”  相似文献   

5.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彭德怀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历史上遭受过错误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彭德怀的平反,学界逐步把“长期被颠倒的彭总的历史再颠倒了过来”,澄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和历史公案。但是,以往著述中对彭德怀1943年“关于民主教育的问题”谈话这段历史却少有关注,新近出版的《彭德怀全传》,首次系统地披露了这桩历史公案的详细材料。  相似文献   

7.
少华 《党史文苑》2014,(12):11-21
距离陕北越近,张国焘心情越是忐忑。1936年10月10日.他致电中央,提出尽早与毛泽东见面,询问会面地点。当时,毛泽东和中央机关驻在保安,路途较远,彭德怀带领的红一方面军前敌指挥部驻打拉池,距会宁仅两日路程。中央决定先派彭德怀代表红一方面军主动去会宁会晤张国焘、朱德,然后再派周恩来代表中央从保安前往迎接。  相似文献   

8.
被邓小平誉为"革命元老"的杨尚昆同志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征初期,他和彭德怀一起指挥红三军团英勇奋战,保障了中央纵队的安全转移,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遵义会议上,杨尚昆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领导;遵义会议后,杨尚昆和彭德怀一道指挥红军为成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中,他拒绝张国焘的收买,接受毛泽东交待的特殊任务,做团结工作,关键时候率部随中央北上,为彻底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活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数十年戎马生涯,彭德怀叱咤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在日常生活中,彭德怀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彭德怀的弟弟、烈士彭荣华的文儿彭钢曾经长期与彭德怀生活在一起。最近,这位担任中纪委常委、总政纪检部部长的女将军应约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的一席谈,从另一个侧面在我们眼前树起了彭老总活生生的高大形象。“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彭德怀大公无私的言行,从小就在彭钢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52年4月,彭德怀从朝鲜回来治病。接着中央确定彭总留京接替周总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于是、住校读书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彭德怀是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然而,在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中,他却一直不能得志,先是被罢官,后又遭批斗,直至被迫害而死。纵观彭德怀的一生,中南海那道高高红墙恰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半生的荣耀与半世的凄凉拦腰斩断……  相似文献   

11.
根叶情深──回忆伯伯彭德怀彭梅魁编者按:彭德怀元帅没有亲生的子女,但他养育了一群烈士的后代.本文作者彭梅魁就是其中之一,彭梅魁是彭帅大北彭金华烈士的长女.她的父亲在解放前被国民党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年幼的彭梅魁便来到京城,来到伯伯彭德怀身边.此后...  相似文献   

12.
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兴奋地写下了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24个字,既是写实,又浓缩地刻画出了彭德怀同志感震敌胆的英雄形象。彭德怀同志一生风云坎坷,有解放大西北的运筹帷幄,有抗美援朝的临危赴命,有庐山的直言敢谏,有如血残阳时的八载苦苦争斗,无论什么时候,彭老总那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党性原则,都至今让我们缅怀。一、彭德怀同志既是一个高尚的人,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人格魁力永存。(一)多谋善断,智勇双全。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有些人把他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实是极其肤浅…  相似文献   

13.
彭德怀元帅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抗美援朝,戎马一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威名远播,功高盖世。然而,他鲜为人知的三次婚恋,竟以三次悲剧结束。给这位元帅和世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元帅留在巴西的外甥蒋八月1935年8月21日,右路军进军大草地。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以及中央纵队、前敌总指挥部等组成。8月28日,天下着毛毛细雨。负责后卫、收容的是彭德怀的三军团,其后卫部队正在被人们称为“死...  相似文献   

15.
已出版的几本有关彭德怀的传记中,关于彭德怀从北京赴江西庐山日程的叙述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公开发表的王光美及毛泽东警卫员田云玉的回忆文章揭示的情况和细节,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传记中的彭德怀离京日程有误的结论,彭德怀在武昌至九江乘船期间的日程仍不确定的推断,以及迄今相关文献鲜有提及的刘少奇、彭德怀参加了在武昌毛泽东乘船上召开的商议庐山会议拟讨论题目的会议的推论。  相似文献   

16.
1950年,祖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全部获得解放。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通过电报向国内下达了“进军及经营西藏”的指示。这份电报是写给中央吞口彭德怀并转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当时彭德怀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7.
仰望太行山     
乔林山 《新湘评论》2013,(24):52-54
展读左权在战斗间隙给妻子刘志兰写下的11封家书,一个人性的人情的左权缓缓向我们走未。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狭窄的小院,当年是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等人在此指挥太行山军民进行大小战斗135次。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在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之后,奔赴三线建设重镇四川省攀枝花市。本文讲述的是彭德怀在体察三线地区老百姓生活时的一个插曲,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殷切关注和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0月,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统率数十万中华英雄儿女,奔赴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辉煌的枪林弹雨的生活。交战初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考虑到志愿军统帅及其机关的安全,曾指示彭总和“志愿军司令部”,要把指挥部设在中朝边境的中方一侧,不要过鸭绿江。对中央的关怀,德彭怀非常感激,可他一向主张与前方将士同命,指挥机关应尽量跟紧部队,贴近指挥,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情况,对部队实施正确及时的领导。因此,他反复向中央申明自己的意见,在得到批准后,10月19日黄昏,彭德怀便率一…  相似文献   

20.
荣誉面前要自尊王家进彭德怀元帅一生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毛泽东同志曾为他写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著名诗句。然而在荣誉面前,彭老总表现出共产党员谦虚谨慎的广阔胸怀和"见荣誉就让"的高尚品德,执意将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这在历史上已成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