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阶层自我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的阶层自我认同普遍偏低;城市居民的阶层自我认同显著高于农村居民;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城乡居民的性别、生活所在地、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受教育年限、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住房面积、相对经济地位、总体快乐程度、工作满意度条件等因素都对其阶层自我认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关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不仅是对国家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大考,同时也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大考。在全民战"疫"当中,国有企业党员要明确角色定位,当好模范守法防疫的"好公仆",物资供应链上的"螺丝钉",化危为机保经济的"排头兵",舆论场上正能量的"传递者"。在未来强化国企党员角色认同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夯实国企党员的政治角色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国企党员的集体角色意思,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注国企党员的自我角色意识,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国企党员的学习角色意识,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增强国企党员的社会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居住空间等结构主义变量和家庭背景、相对剥夺感等建构主义变量对农村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青年的阶层认同特点为"中层及以下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居住境况越好、家庭经济地位评价越高,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高;而相对剥夺感越强,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低。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分配机制,以及提升农村青年获得财富的能力,从而提升农村青年阶层的阶层认同。  相似文献   

4.
新工人阶层的形成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由农民阶层向工人阶层转变的中间环节。其中有利益驱动、社会认同、制度政策因素等原因。完成这种转变不仅需要对现有的社会利益关系进行再调整,对已有的社会认同取向进行再转换,而且要求制度改革、政策完善和实现阶层融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及广泛讨论,其被社会关注的程度迅速提升,这不仅突现了社会发展、人民利益对企业,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确保国企实现社会责任"的政治使命。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决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调查的数据,对中国技术工人的主观阶层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技术工人整体认同的社会阶层为“中下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技术工人阶层认同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户口类型、个人年收入、职业资格等级、父亲职业、家中藏书量、配偶年收入、对生活状况变化的判断等变量.其中,个人年收入对技术工人阶层认同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国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企的健康发展,能有效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而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国企管理人员廉洁从业意识,既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监督企业职工不犯或少犯错误,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央党校《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课题组认为,我国现阶段可划分为十五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1)社会管理者阶层,由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组成;(2)知识分子阶层,由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艺术等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企业家阶层,由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厂长、经理组成;(4)国有企业工人阶层;(5)城镇集体企业工人阶层;(6)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认为:(1)中国的认同阶层与客观阶层区别较大,农村居民认同于上层阶层的比率反倒大于城市居民;(2)影响认同阶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即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决定了认同阶层的归属;(3)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打开了农民阶层进入工人阶层的通道,但城市上层阶层的开放性特征尚需提高;(4)从阶级阶层的代际继承上来说,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有机会进入非农阶层就业与生活。中国正逐步从农业人口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城市市民为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管理的重点,也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强城市社会的融合能力,使进入城市社会的新阶层有更多机会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功能和社会功能。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与领导核心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学习载体、工作载体和活动载体,对于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确保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同步发展。以此发挥国有企业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将党的理想信念对接企业文化发展,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