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2005年.47岁的内蒙古汉子牛根生再次为他的“蒙牛神话”添上神奇的篇章。夏天.比天气更热的一档名为“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使数亿中国观众痴迷欢乐。在招来无数眼球的同时也为赞助商带来滚滚财源:数亿盒蒙牛新产品酸酸乳销售一空.直接营收近10亿元,而“蒙牛”对“超女”的直接投资仅1400万元。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与“蒙牛酸酸乳”,一个是文化行为,一个是经济现象,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从下面的事实看,两者的确有一定的联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中国各个乳业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须迅速打开更多的销售市场,才能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去年蒙牛高层决定,蒙牛迫切需要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从一般意义的液态奶市场向高技术、高利润的乳酸市场进军。而国内此类产品的竞争更是激烈,伊利和太子奶的乳酸菌饮料均早于蒙牛,如何打赢这场乳酸菌饮料战成为蒙牛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3.
摇作为中国乳业后起之秀的蒙牛,在一鸣天下的同时,更令人折服的是其拥有诸多“唯一”:唯一的“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唯一参加APEC峰会的中国民营企业;2003年香港超市表现最优秀产品奖中唯一获奖的大陆品牌……如同初生的牛犊,蒙牛在奇迹般地长高长大。是什么魔法让蒙牛“闪电式”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什么力量让蒙牛在2002年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表彰的超速成长非上市民营企业中,以1947.3%的成长速度位居榜首,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0.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0多个亿,并且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由排名第1116位跻身到第三名。了解蒙牛的…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0,(6):62-63
中国的绿色增长需要企业来勇于担当,蒙牛的这一波“绿色攻势”相当猛烈,而此次蒙牛的生态行动,除了是一次精准的企业营销外,其雄心还远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5.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与“光明”、“伊利”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为使“十一”黄金周过的更有意义,2007年10月4日我到蒙牛参观。我选择的重点是看澳大利亚牧场和第六期工程的现代化生产车间。由于看点颇多,因此我只选择了一个侧面,就是专门看一下蒙牛文化。在蒙牛,无论是草坪间还是生产车间到处都展示着充满了哲理的标语(或说格言)牌。在这庞大的企业文化体系中,我只能选择一小部分记下来,回味其道理、感悟其内涵。蒙牛文化的确是一笔极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比如其品牌观、广告观、生态观、质量观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经对所记标语的归纳,下面谈谈蒙牛的人才观、人财观、人文观。  相似文献   

7.
“半自助”出行受青睐 出境游方面也开始有了“半自助”。捷达假期国旅市场部经理张效青称,将首推“新概念半自助游”产品,也就是将以往团队游行程与自由行相结合的方式,适合现阶段中国一部分期望自由行、又不具备能力或怕麻烦的游客,让客人感到东南亚“有了新玩儿法”。在产品试水阶段有“普吉岛6日半自助游”和“巴厘岛6日半自助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只有四年。四年来,在国内乳业行业对手林立、世界乳业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蒙牛公司从小到大,茁壮成长,以高姿态的扩张趋势,短时间内成为中国乳业界的明星企业,创造了令同行侧目的奇迹,成为自治区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从2000年起,蒙牛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GMP(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五大质量认证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公司商标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蒙牛“利乐枕”产品全…  相似文献   

9.
《人民公安》2012,(1):6-6
新年里,三元、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打出的“涨价牌”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这一阶段商品最常见的促销手段难道不是降价?  相似文献   

10.
王金涛 《半月谈》2003,(1):53-55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相当一批国企由于产品、机制以及管理等多种原因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到了生死关头。对于那些“卖不出去、活不下去、扶不起来”的“烂苹果”企业怎么办?在河北省,一些企业通过职工民主选举厂长、经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企业还实现了“逆风飞扬”。  相似文献   

11.
企业之魂──记广州开发区保安公司总经理李万禄钱合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魂”,就不会有生命力。而这个“魂”,就是企业的经理。广州开发区保安公司总经理李万禄深谙此理,认为:一位经理要真正成为企业之“魂”,是同经理本人的整体素质和用人之道分不开的。1988年...  相似文献   

12.
论公司经理权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法上,经理是最重要的一种商业使用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使公司管理成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专业经理呼之而出,经理权利日见膨胀。部分经理由单纯的“他人资本的管理人”发展到取代公司所有者的位置,成为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决策者。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3.
蒙牛特仑苏的OMP事件看似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国家6部门日前组织了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诸多专家,研讨了OMP的食用安全性,专家们认为其“没有健康危害”,但明眼人可以一眼看出来的是,OMP是未经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难道蒙牛就不应为此违法事件承担责任吗?在三聚氰胺事件出现后,许多人开始改喝“贵一点”的牛奶了,因为不懂如何识别奶粉质量的消费者大多把质量好和价格高画等号。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15.
“王经理,我答应了客户下个月10号交货,你们部门能不能准时交货?”销售经理问生产经理。“不可能!”王经理干脆利落的回答让一团乌云笼罩在了两人的头上。“怎么不可能?况且我已经答应客户了!”“就是不可能!你答应客户前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两人头上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2,(15):16-17
没有风叶的电风扇、雨淋日晒不褪色的纺织品、节能环保的建筑膜……在近几年的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上,上千家浙江企业智能化、新科技的元素随处可见。一届比一届多的浙江“智造”产品,让许多国内外采购商刮目相看。连续多届参加博览会的日本木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采购经理木下义次说,印象中浙江外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可短短几年,产品档次、科技含量上去了,更具市场竞争力了。  相似文献   

17.
——这是有些员工问经理的问题。他们希望看到经理们整天像大家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这种情况从管理和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好事。经理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之外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经常看到这样的经理,一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样子,手里的手机不停地作响,一个小时之内要发出几十个指令,好像他所领导的公司离开了他就一天也活不下去。然后他还会抱怨说:“我真累呀。你看每天有多少事 !”   ——曾经批评过一位总经理朋友。这位朋友是做技术出身的,他的公司也是以技术为基础,靠开发产品起家的。这位老兄始终没有忘记跟踪技…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09,(12):77-77
在某企业的季度会议上,营销部经理说:“最近销售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下。”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企业迎接跨世纪挑战的竞争中,企业厂长(经理)处在特殊地位,肩负重大职责。目前,由于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厂长(经理)在职消费相当惊人,资产转移问题日趋严重,现实中出现的“59岁犯罪”和“于志安”现象令人震惊,强化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已成为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企业“二把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一、加强对企业“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迫切性”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一把手”,既是党的路…  相似文献   

20.
“穷庙”何以出了“富方丈”张宝江这些年来,怪事颇多,有件怪事就被新闻媒体炒得火热,一些国有企业,职工看不起病,揭不开锅,而厂长、经理却是“洋车照坐,洋酒照喝”。试想,一私营企业,如果经营失败,老板可能纵身跳楼;外资企业,业绩不佳的经理,往往被砸了饭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