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来缘去     
一生命中,很多灵光碎片都是拼凑起来才完整的,我和车兴兴的缘分好像也是这样。大学最后一年,同学们还在为毕业论文奔去忙,我已经马不停蹄地找工作了。看到一家政法报招聘记者,我毫不犹豫报了名。笔试那天,我的自行车中途闹故障,而我居然忘了带钱包。去到考场,那里严严实实坐满了人,后来者只能“将就”到最后一排的位置,我听不清考试要求是什么,推推身旁的人问,他抬头,那一刻,我一阵眩晕。天!他跟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居然如此相似,而那个同学,曾经是我喜欢过的人!他客气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之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我们都开始埋…  相似文献   

2.
大胡子     
我和外子,好像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上的人。他是华人,然而,不懂华文。他自小受英文教育,中学毕业后,负更澳洲,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后,留在澳洲工作,长达十年。生活语言与工作语言,全是英语。我呢,土生土长,受华文教育,以华文教书、以华文写作。读的呢,又纯粹是文科。我们的结合,可说是“中西合壁”、“文理相通”。结婚以后,他才好整以暇地透辟了娶我的“真相”。“我娶你,因为你不精明。你的数学一塌糊涂,不会查询我的收入;你对工程又一窍不通,不会在我工疲归来时,问东问西!娶得糊涂夫人,丈夫福气大哪!”我亦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3.
黄永存是广东普宁占陇镇侨联会主席。他20多年来活跃在海内外侨胞之中,全心全意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建设事业服务,成了全国侨联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侨联“爱国奉献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是柬埔寨归侨,广东省揭阳越柬老归侨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普宁市政协委员,普宁市侨联常委,全国、广东省和揭阳市侨联委员,是来自最基层侨联组织的中国侨联委员。真诚为侨多办事占陇镇是普宁侨乡重点镇,全镇有归侨侨眷9万多人,海外侨胞15万多人,遍及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海外侨胞纷纷回乡探亲、旅游、观光,每年多…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1.研究课题随着1978年底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因务工和留学等出国前往世界各地的人增加了。侨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改革开放以前侨居海外的华侨被称为"老华侨",而改革开放后前往海外的华侨被称为"新华侨"。中国一般称新华侨为"中国新移民",但本文为了对老华侨和新华侨加以比较考察,拟使用"新华侨"这一  相似文献   

5.
是标准的寒窗苦读十二载,然后顺利升入高等学堂,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遇到过的老师无法细数,但只有一位,是我多年以后,才猛然发觉要对之深深感谢的人。老师姓林,教我们时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头,眼睛花了,头发也掉落得稀稀拉拉,这样的老师,我们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尽管他很善良,但是对于我们,对于一群十三四岁的调皮孩子来说,光有善良根本就管不住我们。林老师的左腿有点跛,捣蛋鬼小黑就经常跟在他后面,学他走路一颠一跛的样子,引得观望的同学一阵大笑。林老师是乡下调来的,普通话不怎么灵光,我们就常常给他挑刺,然后大…  相似文献   

6.
我是1932年到1936年在北平燕京大学上学时认识司徒雷登的。他于1876年出生于一个在中国传教的美国人家庭,1905年又被美国教会派到中国传教。1919年到北京创办燕京大学,长期担任校务长,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因此,马歇尔(当时任美国务卿)在“调解国共军事冲突”工作已面临失败之际,推存他于1946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最后一任大使。他出任大使以后,尽管也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但他的着眼点是通过政治花招维护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谪居京西吴家花园,以自己不能为党工作为最大痛苦,曾自嘲:“半身暇日,老来偷闲学种桃。”1965年,他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他做梦还在打仗,要求让他到农村去做点工作。不久,毛泽东委托周恩来打电话给彭德怀,约他去中南海家里谈谈。9月22日上午8时,彭德怀到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早在那里等着他。两人见面时紧握着手,相互问好。毛泽东说:“早在等着,还没有睡。昨天下午接到你的信,也高兴得睡不着。”接着,风趣地说:“你这个人有个犟脾气,几年也不写信,要写就写八  相似文献   

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2.其他职业对表中其他50位家长的调查结果证实,他们同样趋向于选择巴黎地区作为定居地,而且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也与上述理由相同。但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重新从事本行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有时候问题还挺严重的,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法国的文凭。情况如下:──一些人(多为高等专科学院的老届生)由于其相对偏高的年龄(50—55岁),未能找到适合其所持专业文凭和解决其经济困境的工作。他们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6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在同一届法国同学的帮助和关照下,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1975年以…  相似文献   

10.
年近花甲的张雄飞,回顾这大半生,他显然是怀着深厚愉悦的,因为他在一直与笔墨相伴,不离不弃数十载,且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亦会与其长相伴。  相似文献   

11.
一、他是客家人民的骄子   黄遵宪的少年时代,正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瓜分欺凌使中国贫弱交加,无不在他幼小心灵中引起强烈的震憾。就在他 22岁那年,太平军首次攻下了嘉应州城,他就发出了感叹:“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他正是在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里接受着封建礼教的启蒙。他天资聪颖,思想敏捷过人, 4岁即入塾受学, 10岁就能写出“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的诗句去答应老师所出的“一路春鸠啼落花”的诗题,充分显示了一个黄毛少年的横溢才华。他人小…  相似文献   

12.
参加工作以后有一段时间觉得一切都不如意,惟一高兴的是在这样的一座办公楼里工作。办公楼是50年代苏联援建项目,50年过去,现在的办公楼容颜老去,但体态端庄,宽敞大度。3层的楼房有现在的4层高,因为举架高,即使是30米的办公室也不显小。在走廊里走过,听到鞋跟笃笃地敲着地面,声音空旷而辽远,人在其中有非常巨大的立体空间。办  相似文献   

13.
熊向晖,在对国民党秘密情报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潜伏 12年,颇得信任,预闻机密,向中共中央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情报,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和另外两名地下工作者申健、陈忠经被誉为中共秘密战线的“后三杰” (前三杰为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 ),亦被人称为“中共高级特工”。  相似文献   

14.
冯立 《海内与海外》2012,(12):50-51
自然界充满着美。但有的人能发现它,有的人却熟视无睹,还有人则能凭借大自然的造化,创造出胜于自然原始美的艺术美,王良就属于后一种人。熟悉王良的人发现,他的眼睛平时显得柔顺和真诚,但一旦看到常人不起眼的树根,总有一种不一样的神情,有时还会发出一种异样的光,透露出猎人在捕捉到猎物踪迹时的专注和机灵。笔者有一次和他同游苏州名胜拙政园,来到听雨轩前园洞门,这里石桥北长着几棵寻常的槐树,有些树根暴露在泥土之上。王良蓦地停住脚步,盯视须臾,眼中发出亮晶晶的灵光,失声喊道:"鳄鱼!鳄鱼!"笔者好生奇怪,在这游客众多的名园内,哪来的鳄鱼?但  相似文献   

15.
王相民 《新青年》2005,(6):32-33
我曾经当过6年的坦克兵,在这6年的军旅生涯中结下深厚情谊的首长和战友,30年后的今天还难以忘记,他们还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出现在我的梦境里。在这些人中,就有我的老连长辛占廷。我称辛占廷为“老连长”,并不是他年纪有多大,现在他也不过就是六十多一点,当时也就是30岁左右。当过兵的人都知道,称对方为“老”连长,或“老”排长,那他就是你刚入伍时的第一任首长,他后来可能升迁、转业等已不再是这个职务了,便在他的职务前加“老”,以示亲切、尊敬。我入伍的第一任连长就是辛占廷,我在部队的6年生活中,有3年是在他的连队,3年来他给我留下了…  相似文献   

16.
现 年 64岁 的 王 家 玉 ,是安 徽 省 阜 阳 市 颖 上 县 化 桥 村前 王 庄 人 ,从 小 家 境 贫 寒 ,生活 艰 难 ,因 没 钱 读 书 ,王 家 玉小 学 未 读 完 就 辍 学 务 农 了 。后 来 ,父 亲 积 劳 成 疾 重 病 不起 ,不 久 便 去 世 了 。王 家 玉 弟妹 多 ,他 又 是 老 大 ,从 此 ,他便 成 为 这 个 家 的 顶 梁 柱 。王家 玉 起 早 贫 黑 ,辛 勤 劳 作 ,含辛 茹 苦 地 将 弟 妹 拉 扯 大 ,这时 ,他 已 到 而 立 之 年 ,却 仍 形单 影 只 。因 家 境 不 好 ,王 家 玉30岁 那 年 才 与 邻 村 一 位 名 叫舒 月 香 的 纯 朴 村 姑 结 婚 成…  相似文献   

17.
曾在军事科学院工作的刘培恩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爱好书法,曾得到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的真传,在艺术上很有造诣。后来又迷上了摄影,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已有上千幅作品在外报刊和网络发表并有上百幅获奖,其中《北京全景图》长14米,宽1.2米,  相似文献   

18.
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将私产无私奉献给国家,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坎坷的、漫长的革命道路。他,就是海内外著名的爱国老归侨83岁的张楚琨先生。 楚老的一生是和中国历史和华侨历史分不开的。他在新加坡念小学和中学,大学毕业于上海。1931年,他从事抗日救国工作,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1937年他在新加坡《南洋商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去法国他已年近古稀。然而与分别40余年的亲朋老友相聚,大家都说他一点儿不显老,还那样潇洒,风采依然。说不老,那是假的,哄你喜欢;说风采依然,倒有几分实话。瞧那半秃半白的脑袋,多少爬上皱纹的脸庞,能说不老吗?岁月不饶人啊!可他皮肤还黑里透红,行动举止一如既往,动作迅速,反应灵敏,生物年龄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因而人家觉得他风采依然。而我却认为,他不显老,主要保有一颗童心,一颗执着追求艺术的诚真的心,以及他那乐观的天性。他多才多艺,艺术感受力极强,想象力特别丰富,天生就是个搞艺术的人。凡看过其…  相似文献   

20.
谁还会知道巴依科夫?谁还能谈起巴依科夫?难道他,一个老哈尔滨人,没有什么回忆的价值吗?不,正是在现在、当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正悄悄而又快速地席卷全世界时。我们更应该怀念他的事业,他的生活和活动。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巴依科夫在哈尔滨生活和工作了35年。至今,日本国内仍认为他是个对生物界有特殊品味的作家。在当时、巴依科夫是一位学者、自然学家。也是一位自然界的忠实信徒。很遗憾,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了。 目前,关于巴依科夫的生平并不完整,所存的资料也仅零星见于各种回忆性的文献中。但是,在俄罗斯之外,对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