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美国经济衰退及“9·11”恐怖袭击的双重影响 ,2 0 0 1年世界经济增速大幅滑落。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步放缓 ,东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困境不亚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那场金融危机。以网络股为主的“新经济”股泡沫破灭 ,导致全球股市大幅震荡。经济活动疲弱使国际贸易萎缩 ,跨国并购收缩致使外国直接投资滑落。此次衰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引发的“新经济”型衰退。全球联手采取空前的反衰退措施 ,美国经济复苏将推动2 0 0 2年世界经济转晴。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在2010 年全面恢复增长,但由于各国经济政策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剧烈动荡,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甚至有陷入“二次衰退”的危险。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世界经济“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两极化”并不意味着国家间冲突会必然加剧。现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经济是主流,政治必将越来越从属于经济。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今年上半年,在美国次贷危机继续发酵和油价暴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经济趋缓,通货膨胀加剧。由于困难因素远未缓解,美国经济低速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经济将继续受到一定的拖累。在当前不确定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积极、及时、灵活应对,就能趋利避害,使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欧盟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展望陈朝高今年春,欧洲货币体系发生严重危机后,欧盟国家的经济曾一度受到沉重的打击。进入后半年以来,除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外,欧盟多数国家的经济仍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就欧盟整体经济而言,目前乃至明年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世界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美国和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欧元区形势依然低迷 ,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加快。全球股市强劲反弹 ,美元持续贬值 ,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倚重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依赖全球资本 ,加剧全球经济的失衡与风险。一、全球经济呈现前低后高增势2 0 0 3年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高增势。年初 ,受伊拉克战争和SARS影响 ,世界经济开局不顺 ,复苏步伐蹒跚。下半年 ,因伊战速战速决以及SARS得到全面控制 ,形势开始明朗。(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据JP摩根公司统计 ,2 0 0 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只增长 2 % ,第三季…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发达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明显趋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2009年世界经济整体可能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5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飙升,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增加及区内需求强劲和贸易条件改善,中东经济增长5.4%。 2006年石油价格依然高企,但由于中东地区谨慎的金融政策及石油产量、产能制约,GDP增长率下调至5%。如何突破石油产能瓶颈制约,合理分配巨额石油收入,成为影响中东石油出口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尽管有限,但随着油价上涨,以及双方合作关系的加强,中东经济形势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是风险上升.表现为“滞胀+金融危机”,即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通胀压力却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的影响继续深化,新兴经济体再面临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11.
李晓  陈煜 《东北亚论坛》2020,(3):43-57,127
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12.
论东北经济的结构性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曾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如今那些辉煌已成昔日黄花。东北经济正处在结构性危机之中 ,要迎接新曙光尚需时日 ,须用大手笔实现一系列的创新。最要紧的是认识东北的特殊区情 ,探索一条“中国先发地区”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宋效峰 《东南亚》2011,(1):22-27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于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丝绸之路交通走廊的初步建成,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发展带”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空间。新丝绸之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为目的的中国—中亚跨国带状经济合作体。目前,中国—中亚各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初步建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现已初具规模。合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将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最大程度地化解全球化风险,实现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建国十多年以来,纵观其各年GDP增长,1995年经济开始有了起色,虽然1997、199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GDP有所下降,但是危机过后到现在,一直保持增长趋势。经验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其能源出口、制度改革、居民消费、汇率贬值和稳定的政治局势有很大关系,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学术界存在的观点,并根据结论提出保持经济稳定性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的终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形成集团竞争力,以提高竞争实力。但区域化并不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在WTO框架内,两者相互促进,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明 《东北亚论坛》2011,20(1):92-99
韩国经济预计在2010年取得5.9%的增长率的基础上,2011年有望取得3.8%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有回落的趋势,欧洲的财政危机仍有可能持续,使得韩国主要产业的出口和投资增幅预计都将回落,民间消费也因政策效果和资产效果的萎缩等原因很难期待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因此,韩国经济要在2011年复苏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比较困难,这就要求韩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战略时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 ,为西藏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西藏与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放边贸、扩大边贸对我国藏区政治安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但以利为主 ,因此 ,我们应当不失时机 ,积极开拓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19.
印度于 199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 ,开始了使印度经济迈向“自由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为此 ,历届印度政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促使印度的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这将为印度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提供更大的动力 ,有助于印度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农业税收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而阿根廷的农业税收政策可对中国的农业税制改革有所启示。本文在介绍阿根廷农业税收制度的基础上 ,构想了中国的农业税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