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与实践》2005,(2):F002-F002
近年来,公安塘沽分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全国“二十公”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三步并作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打击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力量开展了打击团伙犯罪、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团伙犯罪呈现出地域性、职业化、专业化、组织性强等特征,带有地域性的同类型犯罪成为其中新的发展趋势,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公安机关需完善相应的情报信息、专业打击、警务协作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遏制同地域人员同类型犯罪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及打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财案件比例升高,流窜犯罪嫌疑人的职业化趋势,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带有区域性特点的犯罪团伙,选择交通便利的落脚点、向周围城市辐射、甲地落脚、乙地作案,不在犯罪地久留,团伙成员中女性和未成年人比例增加,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逃避打击手段是当前流窜犯罪的新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要采取构建新形势下动态社会治安打防控机制,建立打击流窜犯罪的快速通道,转变执法观念,善待流动人口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宁波市涉枪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国孟 《公安学刊》2005,(3):82-85,102
2003年以来,宁波市涉枪案件频发,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打击查处工作、情报信息工作与涉枪犯罪打防控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公安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涉枪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责任感;必须严厉打击流氓恶势力和赌博团伙犯罪,铲除"枪患"土壤;必须强化治安管理防控措施,"打源"与"截流"并举;必须强化阵地控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权;必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形成涉枪犯罪打击合力.  相似文献   

5.
警方动态     
警方动态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在严打整治斗争中把打击团伙犯罪作为重点,取得较好的效果。从去年9月罩12月15日,全省共破获各类犯罪团伙3341个,抓获犯罪团伙成员10744人。在打击团伙犯罪中突出强调:一查,就是组织力量,深入到居民区、内部单位、村镇以及犯...  相似文献   

6.
农村恶势力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恶势力犯罪具有地域性、劣根性、疯狂性、突发性和公开性、阶梯性和再生性、牟利性和频繁性等特征 ,其原因有个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方面的、打击和防范方面等。打击和防范农村恶势力犯罪 ,必须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不断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原则 ,充分发动群众 ,深挖犯罪线索 ,大力强化农村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李雷 《公安教育》2003,(4):34-3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新疆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增长点,逐步成为吸纳内地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省区之一。库车作为新疆第二大县,近年来年均流动人口、暂住人口近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同时,随着库车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职工待岗和下岗分流已成普遍的社会问题。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再就业困难等其他社会问题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诱发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团伙犯罪和流窜犯罪的高发势头,成为公安刑侦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甚至长期打击的重点。一、库车县公安局近年来打…  相似文献   

8.
关于有组织犯罪———湖南省岳阳市11个有组织犯罪团伙覆灭带来的启示□漆林生黄北星许复关刘宝山(一)自70年代以来,团伙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态。从当前团伙犯罪的类型看,以侵财型团伙犯罪、性团伙犯罪、暴力型团伙犯罪和恐怖型团伙犯罪居多。而且,团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域性职业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分析当前地域性职业犯罪的突出特点,找出公安机关在打击该类型犯罪方面的制约瓶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有效打击地域性职业犯罪的对策、提升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水平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出现了一些以专人组织,瞬间集合、收取“出警费”替人“平事”为特点的“地下110”新型违法犯罪团伙。这些团伙成员通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手段,大到强索债务、报复他人、强抢工程,干扰基层民主。选举,小到插手车辆剐蹭,宅基。争水抢电等民间纠纷,“出警”速度甚至超过警方的110。邯郸市警方虽然一举铲除了以李发林涉枪黑社会团伙为代表的64个新型犯罪团伙,为打击此类新型犯罪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新型犯罪团伙的趋势性,苗头性。社会危害性和如何创新打击机制等方面,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经济诈骗犯罪对市场经济秩序、治安秩序以及党风、社会风气形成冲击。其犯罪形式趋于多样化,犯罪过程的智能性越来越高,并且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法人犯罪占很大比例。针对目前在防范打击经济诈骗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健全完善经济犯罪防范、制约、打击的配套机制,增强打防合力,以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链条化犯罪是超越特定犯罪个体和团伙在社会范围形成分工—协作体系的犯罪现象。犯罪碎片化、犯罪协作化、犯罪链接机制非接触化、犯罪高效化、犯罪跨区域、犯罪链条易恢复、犯罪低风险是链条化犯罪的主要特征。根据相应的标准可将链条化犯罪分为单链犯罪、长链犯罪和犯罪网,或者分为社会层面的和组织层面的链条化犯罪。实践中,单一环节打击、全链条环节打击和关键环节打击是针对链条化犯罪的三种基本打击模式,其效果各有利弊。链条化犯罪的侦查对策应从妥善选择打击模式、扩展情报来源、优化大侦查格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组织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层级及成员关系往往错综复杂,依靠人脑、手工等方式分析难以保证准确性及效率性,且不利于深度挖掘组织节点、实施全面有效打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此类犯罪进行分析,可以系统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小团体、等级程度、小世界效应上存在的某些特点。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犯罪网络分析,有助于拓宽预防与侦查思路,在查明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和层次、发现核心成员和中介者、搜寻团伙成员、分析团伙派系、团伙的运行机制和作案模式等方面均具有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针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出现的犯罪类型多、犯罪手段变化多等新的情况,注意加大公安科研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的新课题,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学科研人员中,涌现出一批能够开展公安理论研究的重要力量。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明确重点进入90年代以来,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伴随着各种治安问题上的难点急需从理论上、技能上去探研。作为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不仅担负着培养新一代警官的重任,而且理应成为公安理论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群体犯罪是指以地域、行业为犯罪区域,以村落、街道、社区不特定多人为犯罪个体,在社会劣迹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行为规范而同时实施相关犯罪行为的犯罪形态。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定时期人们社会心理的突出表现,是新形势下团伙犯罪的又一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6.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严重程度的重要坐标。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较多,青少年团伙犯罪呈现出团伙教及占全部青少年犯罪教比例双上升,团伙恶性程度趋重,流动人口青少年占多数,团伙成员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等特征。治理青少年团伙犯罪需要解决流动人口青少年就学难的问题,开展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青少年帮教组织,保持对团伙犯罪严打高压等态势。  相似文献   

17.
1999年3月,南昌市公安局为了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开展了以“三打”──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的涉枪团伙犯罪、打击盗窃犯罪。打击经济犯罪,“两查”──查禁赌博违法犯罪活动、查禁毒品犯罪,“一加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三二一”战役,从而探索出了一种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新的公安工作模式,不仅有效地遏制了刑事犯罪的上升势头,强化了治安管理,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双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争取了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秦帅 《公安教育》2023,(11):65-68
<正>公安侦查工作是公安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开展的一系列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专门工作,是公安机关参与社会安全治理的前沿屏障,历来广受人民群众的关注,正所谓“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以公安侦查工作为实践蓝本的侦查学课程,以打击各类犯罪的基本原理、具体措施、策略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其价值追求,扮演了为公安侦查工作持续孵化后备人才的社会角色,在公安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1987年至1989年南阳地区公安机关共查获刑事犯罪团伙1910个,涉及成员6068名,其中属于25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团伙1320个,占三年查获团伙总数的69.5%,青少年团伙犯罪成员4308名,占查获团伙成员的71%。青少年团伙犯罪虽经多次打击,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呈上升趋势,对社会的危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较猛,涉案价值日益巨大。今年1—8月全国立案33000余起,比去年同期增长23.4%,涉案金额84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2.经济犯罪种类繁多,侵犯社会客体范围广。3.团伙犯罪突出,单位犯罪严重。4.犯罪主体层次高,职业化、智能化特点突出。5.侦办中普遍存在取证难、提人难、追赃难、查处难,且阻力大。迅速蔓延和日趋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打击经济犯罪的对策: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侦队伍,是搞好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重要保证。3.建立完善经济法规体系,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4.坚持严打方针,加强预防工作,对经济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是打击经济犯罪的根本途径。5.加强公安经侦基础业务工作,增大科技含量,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强有力的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