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是苏联解体15周年。15年前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声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2006年12月4日,俄罗斯《政治杂志》第45—4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社会学研究》杂志2002年第9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尤·瓦·阿鲁秋尼扬《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结构》一文。作者以在莫斯科市、萨拉托夫市及萨拉托夫州农村进行的社会调查为依据,论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各阶层人士的思想取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苏联—俄罗斯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在国外也享有盛誊的俞邃教授,最近撰写了《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二十年后再看苏联演变》一书,已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作者的专著《莫斯科的冬与春——一个时代的终结》、《苏联解体前后》、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祖国史》杂志2005年第3期刊登了俄罗斯国民经济规划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克罗茨沃克题为《关于苏联社会经济制度性质和崩溃的原因的争论》的文章,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作了介绍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奉行“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但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目标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排挤、削弱俄罗斯的力量,以阻止在欧亚大陆再出现一个大国。所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趋同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完全一致。于是,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1993年2月制定出《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6.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8年春季号发表了迈克.海涅斯题为《不确定的俄罗斯力量的回归》的文章,分析了俄罗斯国家力量恢复的主要原因:普京政府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政治权威,并通过国有化和半国有化方式控制了经济的关键部门,从而在石油涨价的背景下获得大量收益,并以此改善了国家状况。但作者也认为,俄罗斯总体实力与苏联不可同日而语,腐败严重,轻易致富的富人没有建设的能力和动机等等将使它恢复不到苏联那样的地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你可能听说过水泥制造的驳船和扫雷舰,但你一定没听说过水泥潜艇,这不是美国电影《猎杀“红十月”》中无声核潜艇的情节,但相同的是由当年苏联红海军发展中的水下秘密武器——水泥潜艇。据最新一期俄罗斯《军事检阅》杂志介绍,俄著名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在苏联时代曾对有关水泥潜艇进行研究,若不是1991年苏联解体,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可能制造出排水量在  相似文献   

8.
1992年2月16日,即苏联解体后仅隔半年,俄罗斯激进派周报《莫斯科新闻》就称,俄罗斯出现了“新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幽灵再度在俄罗斯游荡”。现在又事隔两年多,俄“新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如何呢?它的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武器出口一度下滑,但是,基于技术特点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经过数年持续不懈的拓展,俄制武器再次获得亚洲很多国家的青睐。本文编译自《亚洲防务评论》2004年4月号《俄罗斯的亚洲武器客户》,本刊发表此文并不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报道,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反潮流》杂志2007年3-4月号刊登了《社会主义理论批评杂志》编辑、苏联和后苏联政治经济方面的资深专家希勒尔·蒂克廷题为《关于俄罗斯的头条新闻的背后》的文章,对俄罗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了背景分析,认为普京上台后面临严峻局面:大多数居民不满、国家面临分裂和解体、外资和寡头控制俄国,他于是别无选择,改变了叶利钦的许多政策,他代表的是俄国内想保持可持续统治的一批精英,包括强力部门和受到新自由主义削弱的制造业部门的精英,他们力图重新控制资源部门和军工部门并投资工业部门以建立经济基础.但是他们至今并没有找到一个使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会给俄带来长期稳定.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8日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举办了题为《苏共二十大:在苏联和苏维埃制度历史命运中的作用》的圆桌会议。会议组织者认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苏共、苏维埃制度、共产主义思想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终对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严重后果。为此,与会专家对苏共二十大及其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会后历史学博士谢尼亚夫斯基根据提交的报告撰写了会议综述。该综述刊登在俄罗斯《祖国史》杂志2007年第1期。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谢尼亚夫斯基在题为《苏共二十大在…  相似文献   

12.
姚培生 《当代世界》2015,(10):66-69
<正>中俄解决边界问题意义重大一谈到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人们不免想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想到20世纪50年代的蜜月期和之后的对峙期。对峙期的顶峰莫过于1969年两国的边界冲突了。但那时,人们绝没有料到二十多年后苏联大厦倒塌分解为15个独立国家,更没料到四十年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斯拉夫国家在明斯克会晤,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建立斯拉夫联合体,并首次提出"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存在"。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的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哲学家叶·索洛波夫在俄《对话》杂志2003年第3期发表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文章。作者对近年来引起争议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问题发表了看法,并论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与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关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18—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国际合作局联合在京举办了“中俄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俄罗斯政治学学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研究员威·斯米尔诺夫作了题为《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从浪漫到现实》的报告,回顾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分析了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现将报告的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书房     
《南风窗》2013,(7):100-100
《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应从中汲取的教训》【俄】叶·季·盖达尔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版经济学家叶·季·盖达尔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个帝国衰落的情况开始,呈现19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抽丝剥茧似的分析了苏联由国内食品短缺、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15—1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贝尔福讲座教授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以"帝国的迷思"、"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民主化、民族主义与战争"为题做了三次学术讲座。本文根据斯奈德教授10月17日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原稿未经本人审阅。斯奈德教授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民主化与民族主义、美国对外政策、俄罗斯(苏联)对外政策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美国政治学评论》和《国际安全》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8.
李兴耕,1936年生于江苏无锡。曾就读于无锡师范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1960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央编译局从事有关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和俄罗斯问题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99年12月退休。主要学术成果有:《拉法格传》(专著,1987),《拉法格文选》(上下两卷,合编,1985)、《当代西欧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编辑,1988),《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合著,1997),《第二国际研究》(合著,1998),《20世纪的历史巨变》(合著,2005),《当代俄罗斯政党》(合著,2006),《饶勒斯文选》(编辑,2008)等。上世纪50年代的留苏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为新中国各个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中坚力量。那个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从那一代人的回忆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在中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复杂的变幻,俄罗斯是影响其演变趋势的一个关键角色。苏联解体15年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经济上“甩包袱”和在军事上谋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1991年12月—1995年9月)、重返中亚(1995年9月—2001年9月)和谋求恢复在中亚的传统影响(2001年9月至今)。未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仍将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将会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同时将受到俄罗斯自身实力状况、美国因素和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意见与媒体     
俄罗斯《新时代》杂志2006年10月15日文章:《最好的和最坏的》平壤宣布核武器试验成功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激烈反响不仅来自华盛顿和东京,而且来自首尔、北京和莫斯科。朝鲜核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