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侨乡青田,有这样一位纪检监察干部: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全部旅居西班牙,亲人们要求他到西班牙团聚,并为他办好了出国手续,但他热恋故土,钟情纪检监察事业,坚持不出国,并以他清正廉明、严以律己的思想作风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敬重,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党的忠诚卫士的精神风貌。他,就是浙江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被誉为“太鹤山麓不老松”的中共青田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正局级纪检员王兴明同志。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 王兴明1989年调…  相似文献   

2.
贤妻     
一进家门,他就感到气氛不对,妻子偎在沙发上,闷闷的、怔怔的。他怕这是错觉,忙摘下色镜:没错。往日,走在门外就闻得妻子做菜的香味,小方桌上已摆好了他爱吃的菜……结婚5年,他清楚记得自己没下一次厨,而且已习惯吃现成的。这是他头一回遇见妻子用冷漠态度对待他。室温似乎降到冰点以下,真叫人受不了。有人说他家有贤妻。他的妻子是有工作的,并不是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要依附他生活的女人。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柴米夫妻”。只是因为他始终当着办公室主任,下班总要迟那么半小时,妻子只好把厨房活都揽在手里,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3.
提起刘瑞岐,天津市宁河县干部群众有口皆碑。2007年1月,他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而在获此殊荣之前,他还曾荣获天津市纪委、监察局授予的“十佳纪检监察干部”称号,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落实“十五”计划贡献突出的“十五立功奖章”。这位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了22年的老党员把自己的真心真情全部倾注到他所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  相似文献   

4.
王再想同志1994年任孝感市国税局纪检组组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颇受群众赞扬.他领导的纪检组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这篇文章是他自己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他敢于查处大案要案,不管对方级别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那股一查到底的韧劲,着实令腐败分子胆战心惊;他工作严谨认真、不徇私情、高超的办案策略和技巧令同事们刮目相看。凭着对党的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与痴心,19年来,他一直战斗在惩治腐恶的最前沿,共参与和组织查办各类违纪案件300多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他就是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纪检监察系统“十佳党的忠诚卫士”的沈阳市纪委常委王凯。  相似文献   

6.
文韬 《检察风云》2014,(4):66-68
2013年,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反渎局的周罕明在整理着自己的材料,在反渎局工作了五年之后,周罕明又要回到反贪局工作。回顾这五年,周罕明感慨万千,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王珍宝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18个春秋。人生与事业的二重奏,凝聚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无悔,也铸就了他求实创新、一身正气、明德坦荡的魅力人格。创新求实展睿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王珍宝最突出的特点。他常说:“纪检监察工作要敢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反腐败工作就没有新起色,我们就无法对党和政府交代,无法面对老百姓。”从1997年以来,王珍宝先后组织起草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法规制度55件,被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备案规范性文件汇集》收录的就有3…  相似文献   

8.
太阳总在以自身的光辉,向人类诉说自己。此刻,满脸微笑的杨德文正坐在从长春开往舒兰的火车上。他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吉林省纪委六次全会上,他受到了表彰,刚开完会回来。这是他人生最亮丽的一天。车轮铿锵,心潮澎湃,往事在列车行进的节奏中逐渐清晰起来……不忘天职,查案敢捅马蜂窝1982年4月,杨德文调入舒兰市纪委,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风风雨雨20年,从纪委干事到纪委副书记,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了过来。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20年来,经他亲自查办的案件和处理的人员多达数百件、数百人,…  相似文献   

9.
1999年9月,厦门特大走私案的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使走私分子和腐败分子闻风丧胆,寝食难安。这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的叶季谌。一天,他对忙着给唯一的儿子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的妻子说道:“儿子去留学也好,不去也好。”妻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说不去也好?”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如果家里有事,他一个小孩子扔在国外怎么办?”妻子莫名其妙。不久,他病倒了。在病床上,他对妻子说:“你不在家,我自己都想得好绝望,人生就像一场梦,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接着,苍凉的泪水夺眶而出,夫…  相似文献   

10.
丧偶晚年有依靠85岁的李明是一位退休干部,在他47岁时妻子不幸得了脑血栓。李明一直悉心地照顾着妻子,但最终挡不住死神的脚步,妻子还是在患病1年后去世了。李明在26岁结婚,婚后生有一子李金。妻子去世后,李明一个人照顾儿子李金,直至1980年李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985年左右,由于年龄渐渐大了,李明在家务事上显得力不从心。儿子李金想到自己工作繁忙无暇照顾父亲,便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块孕育了共和国54位将军的红土地!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里依然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没有战火的激烈争战,依然演绎着一次次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就在这片红土地上,有一位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年轻卫士。十一年来,他凭着自己的才智和胆识,主办或参与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238件,其中大案要案56起,收缴违纪款43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73万元。他,就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兴国县纪委纪检监察室主任曾庆良。惩腐除恶不辱使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要敢于办案、善于办案。不敢办案是失职,不善办案是…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绍兴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孟文荣的职业履历表上,有着11年的当兵经历,10年的检察官生涯和17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2006年6月29日,在绍兴市庆祝建党85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孟文荣在演讲中道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的感悟。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冠冕堂皇的长篇宏论,他只是简单地说:"我认为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工作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知足不满足,得罪人不伤害人,尊重人不奉承人’……"朴实无华的发言引来了台下几百名党员干部如潮的掌声,这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礼节性的回报,更是对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发自内心的尊敬和钦佩。2006年7月,孟文荣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1月,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授予他"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正如他时常提醒自己的一样:"做一名尽心尽职的忠诚卫士",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麻城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马福崇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塑造了纪检监察干部刚正不阿、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连续11年被省、市评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中央和省委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这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浓缩了他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人生精华。1990年,当了7年麻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马福崇由于工作需要,调任到市纪委任副书记。当他接到通知时,许多亲友想不通,纷纷劝他:“别去,组织部门是栽‘花’的,受人尊敬,纪检机关是摘…  相似文献   

14.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8,(10):45-45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维护群众的利益就是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下基层,不是去当钦差大臣。而是去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四川省宜宾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小立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25年如一日地践行党的宗旨,当群众的贴心人,为党风廉政建设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维护群众利益是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党的宗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群众利益无小事。能否把群众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试金石。陈小立作为群众的贴心人,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己任,努力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家有贤妻     
陈群洲 《中国监察》2008,(10):62-62
做一个纪委书记的妻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一开始我并不是纪委书记,但生性胆小怕事的岳父仿佛是一个预言家,当年他对这门亲事犹豫不决的一个理由就是我的“工种不好”。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一定的风险,只不过纪检监察这个特殊的岗位更明显一些罢了。同各种各样的腐败分子作斗争,“得罪人”当然不可避免,有时简直就是你死我活。作为家属,这些年来,妻子没少为我担惊受怕,自己也没少受到伤害。腐败分子为了逃脱法纪的惩处,不择手段地使用各种伎俩,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日子长了,妻子的承载力也强了,一个柔弱女子居然能“笑傲江湖”了。在她牢牢的防线面前,无孔不入的腐败分子一次又一次碰壁。转眼间,我从市委机关到县里担任纪委书记已有七年,在这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每当腐败分子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向我们进攻的时候,妻子总是勇敢地和我站在一起,鼓励我坚定信心和勇气,战胜邪恶,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6.
青丝 《政府法制》2010,(10):21-21
读史书看到两则很有趣的故事:明英宗的时候,经忠国公石亨举荐,当时的著名学者吴与弼前往京城面见皇帝,以谋一官半职。某天退朝后,明英宗在文华殿召见吴与弼,以时事为题询问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略。然而,明英宗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吴与弼都不正面回答,只是说:“容臣上疏,以文字剖析。”旁观的众人都觉得奇怪,不知道吴与弼是在犯哪门子傻。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明英宗很不高兴,暗暗责怪石亨怎么举荐了个傻子来见自己,遂起驾入内宫休息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察》2010,(1):58-61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颁布了《2009-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宣传贯彻《工作规划》,现将其全文予以刊发,供广大读者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18.
吴先锋,人如其名。他在工作中,不但自己一马当先,争当纪检监察战线的先锋战士,更能带领县纪委一班人争当反腐倡廉建设的先锋团队。2003年12月,吴先锋由湖北省郧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调任房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几年来,他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克难勇进,奋力拼搏,锐意创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树立起了纪检监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彰显了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2003年以来,在县委组织的机关单位民主测评中,县纪委机关从第二十四位跃升至前七位。  相似文献   

19.
20年的办案历程,将他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送入知天命的生命时段。这20年里,他查办了一百多个案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00多万元。这20年里,他曾两次荣立北京市纪检监察系统办案个人二等功,一次一等功,多次被北京市纪委、城建工委和北京市政工程总公司党委授予荣誉称号。2002年,他光荣地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就是北京市政工程总公司纪委办公室副主任杨义斌。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里,一个纪检监察干部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实在不多见。这些荣誉来之不…  相似文献   

20.
"时代越发展,咱纪检监察的职责就越要跟进。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到哪儿、到啥时候都不能变!""查出千万,与您何干!年代变了,个人得点实惠比啥不强!"这些年,往河北省承德市监察局局长穆金程耳朵里灌这种话的人太多了。对此,穆金程从不为所动:"时代越发展,咱纪检监察的职责就越要跟进。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到哪儿、到啥时候都不能变!"穆金程是承德市纪检监察系统名副其实的"老将"。今年57岁的他,在这条战线一干就是34年。34年来,他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踏出三段闪光历程:1979到1988年,他在一线办案,堪称业务能手、办案高手;1990到2002年,担任承德市纪委、监察局领导,他组织、协调办案,言传身教,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