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利用荧光AFLP检测技术检测罂粟植物DNA多态性。方法 用Axygen公司的AxyPrep DNA试剂盒提取了12株产于缅甸和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罂粟植株的DNA,用Eco RI和Mse I对总DNA进行酶切。连接人工接头,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其产物在CEQ8000遗传分析系统上检测。结果 6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8对引物能得到20条以上的扩增片断,具有高度多态性。结论 荧光AFLP技术可用于罂粟DNA多态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4.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对点重合,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组合。微视野仪的各项研究指标与主观视力有良好相关性,为定量评估视力提供了新手段,在法医学视功能的评定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微视野仪的原理、方法及研究指标,并着重探讨微视野仪在视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视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需要对骨折形成时间进行鉴定,因此,研究和探讨骨折形成时间的评定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及法医学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测量、脉冲测定、数字影像学技术和骨密度检测技术等在评估骨折愈合程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认为综合利用多种评定手段,能为骨折形成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传导通路的状态,具有测试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尤其是眼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尚属较新的客观检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mfERG和mfVEP技术的刺激方法、电极位置、分析方法及其在视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二代测序(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SG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通量增大、读长增加的同时测序成本大幅降低,给生物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使法医遗传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测序技术在法医遗传学的应用历程展开,回顾了测序技术对法医学遗传标记检测的重要性。以已有相关法医学研究应用的Roche、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三大测序技术公司推出的二代测序技术平台为例,探讨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潜能。目前可依赖这些平台完成DNA水平遗传标记(SNP、STR)、RNA水平遗传标记(m RNA、micro RNA)及线粒体DNA全基因组的测序。然而,技术产品的推出及验证、分析软件的成熟化、与现有数据库的对接、大数据使用中的伦理问题等都是决定该技术能否替代(或补充)成熟PCR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及普遍应用于案件检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11.
代谢组学是运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NMR)、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对细胞、体液和器官等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或一组生物标记物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献报道,从历史渊源、概念、优点、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专业期刊和网站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根据现有研究对其在法医学各专业的应用作以展望,相信其能为法医学各专业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analysis of botanical forensic evidence provides a means of obtaining a reproducible DNA profile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species for which no sequenc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FLP profiles were obtained for 40 Acer rubrum trees. Leaf material from five additional species was also typed. 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using the DNeasy Plant Miniprep Kit (Qiagen, Valencia, CA), double-digested by two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EcoRI and MseI) and ligated to oligonucleotide adapters. Two consecutive PCR reactions (pre-amplification an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were performed using a modification of the AFLP protocol described by Gibco (Invitrogen, Rockville, MD). The DNA fragments were separat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using the CEQ 8000 DNA Fragment Analyzer. A number of Acer rubrum species-specific peaks were identified. In addition, within this closed set of samples, 15 of 16 (93.8%) blind samples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AFLP data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es of botanical evidence or to associate a sample to a source.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to link a piece of evidence with a particular location or suspect. 相似文献
13.
测谎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协助侦查破案,成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它在古代的最初尝试以及近代心理-生理参数指标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出现,使心理-生理参数指标更趋完善。随着人们对认知领域的深入探索,事件相关电位、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在测谎领域的应用,使现代测谎技术的重心转移到对大脑活动的侦测方面,检测结果更为客观,更接近说谎的源头。本文介绍了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的测谎形式和各自的原理及目前发展最新动态,并分析了它在法医学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者眼球结构及其功能变化的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近视者眼球可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眼底形态、黄斑神经上皮厚度等改变与眼球的屈光状态及视觉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脱离、白内障、青光眼、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着近视屈光度数的加深而增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改变是上述多种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望通过应用多项检查方法观察高度近视者眼球的结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分析评估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的损害程度,为法医学评价眼部外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眼外伤的司法鉴定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法医DNA分型经历了三代遗传标记的研究,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作为比较成熟的工具已被广泛运用于法医生物学鉴定中。进一步对人类基因组的探索,先后发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等一系列遗传标记,而其中InDel作为新型的遗传标记,基本兼具各类遗传标记的优点,受到包括医学分子生物学和法医生物学在内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就InDel的研究历史与相应的成果进行简单总结与回顾,以时间轴与研究目的为主要的分类指标,重点关注以多个InDel联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多重扩增系统(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在法医生物学及人类学研究中的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与暨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