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芮果 《前线》2013,(4):84-84
去年年底有媒体披露,一项调查表明,33.4%的党员干部每周读书看报的学习时间不到3小时,平均每天学习不足半小时;27.6%的党员干部为6小时以内。倘从此调查结果看,应该说,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党员干部疏于学习会产生什么后果?将直接导致本领不足,进而带来本领恐慌。不学无术,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毛泽东在延安时就曾告诫全党:“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怎样消除本领恐慌,他给出的良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说:“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  相似文献   

2.
蓝芳编译 《求贤》2013,(4):36-39
近来,很多美国的媒体都将视线锁定在硅谷兴起的新一轮“人才争夺大战”这一话题,并且一致强调其战况之激烈。为此,专家建议各驻扎在硅谷的企业对其自身的人才资源机制(包括招聘机制、留存机制、管理培训机制等)进行大检修;同时,在硝烟弥漫的“人才战场”健全指标化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也十分必要。究竟这场”人才争夺大战”的战况如何?源于何处?深远意义有哪些?让我们透过本期“环球瞭望”一同梳理这场战争的种种线索……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发展是否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着无法破解的“死结”?这些问题,正被一位基层的环保局长用他的心智和汗水所破解——  相似文献   

4.
沈逸 《学习月刊》2013,(15):38-38
2013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网络监控项目“棱镜”,引发轩然大波。埘这一事件的解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及其网络空问安全秩序存在的问题.并思考面临这种安全秩序挑战的新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挑战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的死因.流传着多种说法.如“自杀成仁说”、“顽抗被毙说”、“降后击毙说”。近年来,在一些刊物特别是影视作品中.“自杀说”一度盛行。那么,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相似文献   

6.
一、人才系统是开放型的复杂巨系统 第一,人才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带着大大小小“乌纱帽”的人。他经历了从自然人——社会人——科学人的漫长的历史。但是,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对自身的了解太肤浅了。古往今来,尽管无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人,然而,人究竟是什么?人才究竟是什么?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为什么?因为“人”太复杂了,人才更复杂了,不仅人(人才)的生理结构、脑生  相似文献   

7.
人才盛,事业兴。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才,最紧迫的也是人才。按照全面落实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结合延边人才队伍现状,我认为,“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一、牢固树立人才支撑事业的理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动力”上来,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当前,全球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人才的作用日显突出。各国都把抢占人才作为支撑事业的战略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不惜以最优惠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网罗人才。而我们有  相似文献   

8.
李抒望 《党史纵横》2008,(10):22-23,21
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一个名字——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设计的主题就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稀土暗战     
《党课》2012,(10):4-12
除了石油,还有什么资源可以牵动世界?答案也许就是稀土。近年来,这一被称为“21世纪战略元素”的宝贵资源始终被世界各国所争抢,由此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稀土到底有何妙用?我国为何要严格控制稀土的开采与出口?美欧日三方又为何针对我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联手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重重迷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某些发达国家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请看——  相似文献   

10.
张樯 《党课》2010,(22):116-118
近来,一则关于“小月月”的帖子一夜之间红遍各大网站论坛,如病毒一般扩散,帖子中的很多语言一时间成了最新网络流行语。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个名为“小月月”的热点话题究竟有何魔力?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网友怀疑这只是一场恶俗炒作。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0,(18):20-21
打造一支立足于全球市场的强大的“中国企业国家队”——这究竟是一种致命的自负,还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吗?这是国资委成立的使命和职责吗?  相似文献   

12.
曹小航 《先锋队》2010,(3):23-27
从新闻报道角度,我们可以围绕严舜钧受贿案几个特点进行报道——如他的身份是“专家型”领导干部;如他是退休后被人举报,且他离职后最还收受他人钱款;如他擅设环评“绿色通道”等明目张胆地违规收费,缺乏应有的监督;如涉及的行贿人是有名的外资企业、高层次的知识人才,难以取证等等。但是选择侦破的角度,反映检察机关如何高效、规范地攻克严舜钧受贿案难点,为反贪查案工作提供借鉴样本,仍然是检察宣传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生病的与治病的,这一人与人之间相辅相成须臾难离的关系,究竟该是什么模样——有的似水滴掉进油锅;有的如鱼儿游于水中。我们在塞北煤城阜新市采访时发现,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那敞开的窗口里没有医患关系似“油水”的异化现象,所看到的是医患之间如鱼水交融般的和谐与互敬。院长张晓华以珍视生命的医德为生命承诺,在医护人员中产生了楷模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张晓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人们称颂他是“活着的白求恩”、“人民的好医生”。他的先进事迹在阜新乃至全省广为传颂。 一位伟人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张晓华就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患者眼里,他的医术、医德、医风都透射着他阳光般的人格精神,这阳光是暖人的,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温情爱意。编者撷取了“张晓华事迹报告会”的一篇讲稿,经整理后发表如下。让我们从这位共产党员身上领受一种崇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曾晖 《廉政瞭望》2013,(19):36-37
今年的军转工作总算进入尾声,北京市军转办干部郭程长舒一口气。每年6培月,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在此期间,他要协助近3000名军官转业留京,而在全国,则有约4万人需要得到安置。这是一个庞大又特殊的群体。“他们即将踏足社会,进入一个与部队截然不同的环境。本领恐慌、缺少依赖.很多人没有信心”郭程每天都会接到上百通各式各样的咨询电话。有人会问政策,有人会问考试范围,有的人则是纯粹“吐槽”——“有办法能让我推迟转业吗?”  相似文献   

15.
孔同 《世纪桥》2012,(16):24-25
位于上海辅德里中共二大纪念馆的墙壁上,挂有十二个出席“二大”的代表像,其中一幅却是空刍,这正是至今还没有研究确认的一名代表。究竟这“第12人”是谁?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代表存在?或者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有关“二大”出席代表的名单,成为当今专家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制度的困境及改革的框架性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在国人心目中,啥最不值钱?——土地,于是才有了“祝金钱如粪土”之说。而在今天,这“粪土”突然变得金贵起来,只要与“土地”沾边的东西,都可以化作滚滚财源。一些政府把土地作为“二财政”,贪官污吏把土地作为廉价“高效”的寻租工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出让、转让所造成的目有资产流失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以地生财,不仅透支未来,消费后代的资源,而且它引发出的国资流失、贪污腐败等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基本国策的施行,这不能不引起中央的高度警觉与重视。围绕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来自高层的行动变得紧锣密鼓。政府以地生财是否可取?农地市场化改革是否应访缓行?土地征用制度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究竟要选择、设计和安排一种什幺样的土地制度?我们请专家来把把脉。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杭州某公司制订了一项特殊政策,只要本单位技术人员被聘用到其他单位的,一律予以重奖。不久前,该公司一位技术科长“跳槽”到另一家单位,公司果然一次性奖励他10万元。读罢这则消息无不让人感慨,当今人们对“跳槽”人才褒贬不一,而这一举措无疑是对“跳槽”人才的肯定和鼓励。那么,该公司重金奖励“跳槽”人才究竟为哪般?应当说,重金奖励“跳槽”人才,单位又失人才又贴钱,似乎是“人财两空”,雪上加霜,眼前利益一定受到很大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它却能给单位带来难以估量的效应。一是“品牌”效应。一个单位的人才能…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上海辅德里中共二大纪念馆的墙壁上,挂有十二个出席“二大”的代表像,其中一幅却是空白,这正是至今还没有研究确认的一名代表。究竟这“第12人”是谁?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代表存:扛?或者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有关“二大”出席代表的名单,成为当今专家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唐钧 《学习月刊》2012,(9):36-36
始于2008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近几年来渐次扩展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尤为突出的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在国内的学界和政界.认为“欧债”就是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寅吃卯粮拖累了经济.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就二战以后欧洲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把所开发的商品房品牌确定为“快乐无穷大”,想来是为了摆脱动辄号称“花园”、“广场”的命名风气,别出心裁,颇为有趣。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么为衡量的标准?名声?地位?财富?健康?各人取舍不同,当然,也有想“鱼”与“熊掌”兼得的。不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把“安康”作为普适性标准——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如有一桩自己喜欢的事业更好),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则幸哉福哉。这是从总体上说。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的生命其实是存在于连续不断的情绪之中,甚至于在睡眠时,潜意识里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