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大风起兮“云”飞扬。3月1日下午,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15日下午17时,记者如约来到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A座六层会客室,采访了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段永基总裁。段总裁是人们熟知的我国IT产业的知名人士,是中关村2001年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虽然已紧张工作了一天,可他依然精力充沛,毫无倦意。谈起“中关村科技”,他思路清晰,见地深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关村科技公司的成立,是北京市委和市政府设计和实施“首都经济”战略目标———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基地,使之成为首都经济“发动机”的整体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赵弘 《前线》2011,(3):9-10
日前,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中关村“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描绘中关村未来十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中关村的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强化中关村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中的引领和支撑地位。  相似文献   

4.
如今,来北京观光的外国人除了去长城、故宫、天坛,还要去中关村。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梦开始的地方”,它由“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一区七园”、1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园区。多年来,中关村高举“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大旗,艰辛探索、坚忍不拔,不断  相似文献   

5.
罗旭  李斌 《当代党员》2011,(9):63-64
最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北京市政府决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先试先行13项人才特殊政策。试水人才特区,中关村目前主要在三个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共和国成立的55年间,一颗耀眼的科技明珠—中关村在北京西北部跃然而起,昔日的文化古都又增加了新的城市因素。“中关村”,这个与李家庄”丫大柳树”一样再平凡不过的普通地名,如今不仅在国内赫赫有名,还被几十种语言传播在世界各大媒体之中。美国著名呵时代周刊》评之为21世纪世界上新的八个文化圣地之一。与中关村如雷贯耳的名声相比,其地名的历史渊源和由来却一直鲜为人知。“中关村”在历史上曾有众多地名和称谓,见于文字和地图记载的就有“中官竖中官村竖中官屯竖中官坟”丫中关”丫钟关儿”丫中关村”等。笔者由北京大学、中…  相似文献   

7.
新知     
《当代党员》2013,(6):5-5
重庆大数据发展战略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从2010年推出“云端计划”以来,重庆在“端产业”方面已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在“云产业”方面已吸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太平洋电信等企业入驻,建成首个高等级数据中心——太平洋电信数据中心项目,目前已具备启动大数据发展战略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隽 《前线》2009,(12):54-56
说起闻名中外的中关村,可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地属燕国,汉时属渔阳郡,唐代属顺洲,明初改为中关村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庄,寂寂无闻;到了上世纪50年代,风云际会,这里被打造成为实现“强国之梦”的科学城;改革开放以后,中关村又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正>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是北京市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伴随着企业大量入驻,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党支部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抓手,以党建工作引领园区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世界领先专业特色科技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数据铁笼”,是通过大数据融合分析实现权力有效监督的机制,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完整记录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并通过云平台的数据汇集和应用功能,编织制约权力的笼子。 一、贵州实施“数据铁笼”的优势(Strengths) 1.已建大数据的基础优势 “数据铁笼”的三大功能“全记录、可追溯、可公开”要以“云平台”为基础。贵州省从2014年以来,发展大数据产业,坚持基础先行。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12-12
<正>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天降喜事:两天内6家私募基金登门洽谈入股,每家出资额均在亿元以上,每股出价从6元提高到8元,公司整体估值陡然增加33%……原来犹豫不决的私募基金转眼间下定决心,以更高的代价抢着入股,这得益于中关村发展集团一下子入股2000万元的举措。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在中关村"一区十园"现有十几家建设公司的基础上成立的。它承担着充分调  相似文献   

12.
正大风起兮"云"飞扬。3月1日下午,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推介会。省委书记赵克志,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作推介。省领导秦如培、陈刚、王江平及来自全国著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来自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的知名企业家出席会议。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主持推介会。赵克志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深刻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贵州突破工业化和信  相似文献   

13.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5,(4):8-9
<正>贵阳:持续发力大数据1月8日,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宣布此次数博会将于今年5月26日至29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举办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和峰会在全球尚属首次。据悉,此次数博会由贵阳市政府、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共同主办,由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多家协办,以"专业展会、国际平台、促进合作、共谋未来"为原则,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机遇和挑战"为主题。(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14.
3月20日,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三运、市长刘长贵等领导同志带领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及各区、县、市的主要负责人,继19日参观、考察罗甸县大关村之后,在贵阳市鸟当区野鸭乡下麦村召开全市“远学大关、近学下麦,艰苦创业、狠抓落实”现场会。下麦村是乌当区野鸭乡最边远的一个村,现有452户,耕地1966亩。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355元,人均纯收入2300元,在全乡15个村中属中等水平。下麦村人小富不安,仍不断谋求发展,大关村的事迹传到下麦村后,下麦村人决心以大关精神鞭策自己。从去年12月27日坡改梯动工,每天都有二三百人上工地。…  相似文献   

15.
马林 《前线》1998,(11)
五月的北京,如花似锦。为庆祝海淀试验区十年华诞,5月8日,由海淀区政府和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管委会主办,海淀试验区承办的首届“中关村电脑节”隆重开幕。中国硅谷、中国最大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聚集地、产品集散地,首次以整体形象向世人展示风貌。当年的“电...  相似文献   

16.
<正>数据贵阳大数据贵阳印记1 2013年1月11日,《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鼓励贵州、贵阳建设"以灾备应用为主的超大型数据中心"。2 2014年2月25日,《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3 2014年3月1日,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4 2014年3月27日,第四届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暨IDC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于滨,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先后获得北京市十佳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都"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目前是北京市推荐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不断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作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的"杠杆",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今年6月,贵州省首支大数据相关专业专项奖学金"云上贵州格致奖学金"设立,将覆盖省内二本以上高校,旨在更好培养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专业人才,带动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积极参与贵州大数据创新发展。这项奖学金的设立是贵州给予大数据产业资金支持的又一举措。近年来,为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贵州设立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基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吸引企业落户贵州,并不断引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海淀北部迅速崛起的高新产业聚集区,全市科技园中唯一一个被冠名“中关村”的乡镇园区。园区产值2011年30亿元,2012年70亿元。在这样的成绩与光环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个人的信念与汗水,他就是园区的管理者——北京东升博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小东。作为带头人,王小东带领着他的团队用科技产业替代“瓦片”经济,间出了一条乡镇自办科技园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发挥地区优势实施﹃两个升级﹄战略海淀区区长李进山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起步的。作为海淀区科技、人文优势的“结晶”,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海淀试验区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